萬眾矚目:中國嫦娥四號發射成功
冷戰期間,美國為了顯示其制度優越性,不惜耗資255億美元,先後組織了80萬人參與阿波羅登月計劃。從1961到1972年的11年間,進行六次登月行動的阿波羅工程為美國帶來了驚人的就業率和科技增長速度,期間產生的各種高科技產品技術,令全人類受益至今,也讓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由此可見,登月絕不僅僅是一個面子工程,它是科技進步的推進器,更是實現偉大理想,實現民族復興的必然選擇。
因此,中國自2004年確立嫦娥登月工程以來,開始穩健有序地發展,先後發射了嫦娥一號繞月衛星、嫦娥二號月球登陸器和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並釋放了名為玉兔號的月球車,對月球進行實地科學勘探。
圖為嫦娥四號月球車外形CG圖 鳴謝作者
而如今,中國嫦娥四號的發射成功,意味著中國的登月計劃又邁進了一大步。按照嫦娥工程計劃,嫦娥四號和嫦娥五號無人探測器將完成月球地形全貌的勘探,為實施載人登月計劃做準備,最終將實現建立月球基地的終極目標。
嫦娥四號月球車在外觀上與嫦娥三號著陸器所搭載的玉兔號月球車十分相似,但重量只有140公斤,其尺寸資料為:長1.5米,寬1米,高1.1米,堪稱目前人類製造的最小的巧月球車。別看它小,技術含量卻非常高,壽命也將超過玉兔號。
玉兔號之前只能依靠太陽能帆板發電,所以採取了月晝工作,月夜休眠的策略。其設計壽命為3個月,但憑藉優秀的設計和出色的質量,其實際工作時間卻長達972天。尤其是玉兔號在多次經歷極寒月夜之後又多次甦醒,頑強地重新開始工作,向地面控制中心發回最新資料,不屈不撓的精神令無數中國網友淚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