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訊產品簡析
短視訊行業現狀
從去年開始,大量短視訊產品出現在各大應用市場上。日活高,線上時間長,使用者體量大,良好的資料表現,讓大家突然發現這個領域的巨大潛力,原來一個十幾秒的視訊可以觸達百萬甚至上億的使用者。除了頭部的快手、抖音、美拍,各大廠也紛紛擼起袖子一起幹,BAT愛奇藝等紛紛入局。
短視訊領域三大代表產品:抖音、快手、美拍,各產品的定位和及特點
快手: 出世早,積累了大量的使用者,使用者體量是三個應用中最高的;快手的定位是記錄生活,內容偏生活化,所以快手的使用者對視訊美化的要求沒那麼高,開啟頁面可以看到很多視訊的封面上直接打著並不美觀的正紅色黑體大字,快手的使用者主要訴求在於表達和分享。因拍攝門檻低,快手上每天上傳的量要大於抖音和美拍。早期吞燈泡等純粹博人眼球的視訊內容讓它被打上了“低俗”“low”的標籤。
在產品設計上快手沒有底部的導航欄,頂部有關注、發現、同城三個tab,並且離開app後會記住使用者此刻的選擇,下次再次進入後還是會進入到該頻道,流量沒有那麼集中在發現。另外快手沒有采用下滑自動聯播的功能,在視訊播放頁面下滑進入到評論列表。
抖音: 除了四五月份的整改期外,長期盤踞下載排行榜top10;抖音從潮流音樂入手,打造垂直領域的短視訊產品。去年與中國有嘻哈等品牌合作推廣,主要也瞄準了年輕的使用者群體。
在產品功能方面,抖音開啟應用就停留在推薦頻道開始播放視訊,在開啟應用的第一時間就開始給使用者push內容抓住眼球,流量集中在“推薦”。抖音的推薦機制上延續了頭條的做法,開啟應用時,先給使用者推薦若干條熱門視訊,根據使用者的觀看情況(播放時長、切換、互動等操作)記錄使用者的喜好,並進行不斷調整,需要使用者的行為去“調教”推薦。
美拍: 美拍,有多年做美圖積累的經驗,深知在畫面處理上,如何達到使用者預期。美圖擁有大量的愛美的女性使用者,為美拍帶去了大量使用者,而短視訊產品的使用者中,以女性居多,在這方面,美圖有做短視訊的先天優勢。
在產品設計方面,美拍是唯一一個有明確內容分類入口的產品(在產品的第四個tab-頻道),除了通過播放行為“調教”推薦以外,還可以自主選擇內容分類,快速找到喜歡的內容。
短視訊的使用者
使用者主要分為三類
kol等頭部使用者 。這類使用者是平臺上的頭羊,潮流往往從他們這發起,且擁有,因此,平臺們不惜花大價錢去搶奪擁有大量粉絲的網紅資源。
粉絲以及忠實使用者。 這部分使用者也是內容生產的主力軍,他們有極大的熱情跟隨網紅或模仿模版視訊進行拍攝。是平臺的主要使用者群體,對平臺有高度歸屬感和認同感。除了鼓勵他們繼續生產內容,還可以適當培養他們成為專業的內容生產者,成為領頭羊。
瀏覽型使用者。 這部分使用者不大發布內容,主要是內容的消費者,傳播者,為平臺貢獻了大量的流量。
短視訊浪潮對行業及生活的影響:
短視訊不光是手機上的殺時間利器,同時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影響,coco奶茶新喝法、海底撈,都是由短視訊平臺開始火。電商平臺上,出現很多商品名稱中帶有“抖音同款”字樣……這些成功的案例也對營銷方式產生了影響,大量品牌在抖音、快手等平臺上開設賬號,釋出內容。
短視訊也對網際網路產品設計也產生了不小的影響。今年Facebook將app中第三個tab由messenger改為了video,也是通過下滑聯播的方式播放短視訊類內容。
此外向下連續播放/瀏覽的模式也在其他產品中可以見到蹤影,比如小紅書app最近的改版中,從推薦列表雙列feed流中點選一條資訊,是跳轉到一個列表頁,列表第一條為feed流中選擇的那一條內容圖片或視訊,且詳情文字被收起,需要點選展開方能檢視全部內容;從第二條起,是同類型的其他內容,且可以自動播放,而在這之前是典型的一(文章詳情)拖多(相關推薦)的模式。
短視訊產品為什麼讓人慾罷不能
1、短。視訊長度短意味著單位時間內資訊密度大,拍攝者為了博取眼球,需要在一條視訊內埋下至少1個包袱或亮點,15秒就有一個刺激點,高頻的刺激讓使用者在使用中覺得“爽”;內容短,顆粒度低,使用過程中對時間流逝的感知度降低,短視訊應用還很雞賊地把頂部狀態列隱藏,所以很多人在使用的時候都是”本來我就想看個10分鐘來著結果刷了2小時“,這樣的內容很適合在移動端觀看和傳播。
2、還是短。時長短,對應視訊製作週期短,拍攝難度降低,讓更多人有機會表達自己。
3、製作門檻低,成片效果佳。過去視訊拍攝往往是由專業的團隊用專業裝置製作,如今只要一部手機就能完成音視訊採集和編輯,美顏濾鏡貼紙等簡單易操作的工具,讓視訊看起來效果還不錯。
4、泛娛樂化的內容。快手不是第一家做短視訊的,過去梨視訊、一條、二更都是做短視訊的,雖有較好口碑,卻沒有成為現象級產品。抖音現象的爆發也是因為產品挖掘出了人們對泛娛樂類內容的需求,人在看這類視訊的時候省心省腦又省力,而追求快樂輕鬆,本來就是人的天性;
5、人天生的表達欲、分享欲;
6、產品體驗好,操作上讓人慾罷不能。視訊檔案小,載入快播放流暢,加上輕輕向下划動就可以切換到下一條,播放流暢和操作流暢給人良好的體驗;
7、推薦演算法。你喜歡什麼我就給你什麼的“母愛演算法”讓人沉迷;
8、網紅帶頭,全民從眾。各平臺邀請了網紅大v來拍攝視訊作為示範,人們只要下載相同的素材,跟著拍就可以產出一條不錯的內容。當身邊人不斷地說,“這是抖音上海底撈的網紅吃法”,“抖音上看到的檸檬鳳爪”,好奇和從眾心理讓人很難不去下載瞭解。
9、資訊交流的平臺。用視訊這種直觀的方式,我們知道了不同地方不同職業的人,他們的生活是怎樣。
總結:短視訊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移動裝置的不斷提升,以及人們在移動端使用情況的越來越碎片化的趨勢。
行業或產品還是存在問題和缺陷的
1、內容和功能同質化嚴重。在日常瀏覽時,能夠感受幾個平臺上從內容到音樂有很多雷同之處,在同一平臺上,相同內容和音樂的視訊也經常重複出現,已經可以在使用者的評論中明顯感受得到,有部分使用者對重複的內容感到厭倦,自己消費內容的同時,感覺自己也在被消費。
2、變現。目前快手和抖音都在面臨這個問題。抖音開始在視訊播放列表中插入廣告,美拍在視訊播放時,可以插入從這個角度看,淘寶之類的電商平臺會是短視訊生長很好的土壤。
3、目前對使用者的激勵不強。在平臺趨向成熟時,希望維持內容-互動穩定迴圈的生態,需要有一套合適的激勵體系。
4、社互動動屬性不強。短視訊主要還是以播放為主,單方面把資訊push給使用者。目前快是開始在在同城推薦中加入直播,以增加互動,且在直播中可以展示推廣的商品,可跳轉到淘寶進行購買。
5、版權。這方面國家版權局已經對行業從業者發出過警告,雖然說內容短,且都是以使用者上傳為主,維權難度大,卻也不能掉以輕心,當年bilibili也是靠這個打擦邊球,如今還是老老實實下架非版權內容。平臺一方面要開展自查,另一方面也要重視這方面的使用者投訴,此外還可以鼓勵使用者原創,說不定,這會成為平臺的一大亮點。
行業的未來
一輪洗牌,優勝劣汰。 短視訊類的產品功能和內容上有極大的重複度,使用者並不需要這麼多的短視訊產品,經過洗牌後,只會留下頭部或垂直領域的優勝者,未來也會出現如線下視訊行業一樣,三年足鼎立,各有千秋。
短視訊行業細分領域IP出現。 內容型產品需要生產者們不斷地產出內容,而只有專注於某個吸粉領域才有足夠的素材源源不斷地輸出。未來短視訊行業必然會出現相應的細分領域強勢ip。所以,各個平臺不能夠僅僅以全平臺的資料表現為核心,更應該將內容的分類進一步細化,多關注不同領域的資料表現。
平臺進入了成熟期,如何進行商業化及變現是都要面臨的課題。 一方面平臺要變現,還要給內容生產者們提供變現的方式。目前平臺變現通常是廣告,內容生產者變現往往通過內容廣告變現。不少平臺開始嘗試通過視訊為電商導購的模式(快手、微博等)。內容本身也可以作為一種標準化的商品進行交易,交易的模式也可以有很多種,如1對1的合作,1對多的合作,均可,平臺可以提供規範的合作機制,引導內容合作的雙方進行合作,讓交易規範可靠。
可以嘗試進入其他使用者市場。 因為對人們的生活和意識產生很大的影響,國家層面對視訊行業的管控越來越嚴格這是必然的趨勢。另外,也可以嘗試走出管控圈,出海看看,挖掘不同國家民族的使用者喜好和習慣,從公司發展和國家角度都是可以鼓勵的方向。目前已經有不少公司開始走出這一步,tiktok(抖音)、kwai(快手)、vigo video(火山),另外還有不少公司從海外起步,如小影,避開國內的這片紅海,去尋找一片藍海。
適當加強內容上的把控。 現在各大平臺上已經出現了很多對內容重複度高的抱怨聲,大量視訊都是相互模仿相互引用。雖說大家都想做一個去中心化的平臺,但是為了行業或平臺的長久發展,還是可以適當加強人工稽核、推薦等比例,提高平臺的審美水平。另外可以豐富下曲庫,在產品機制上鼓勵使用者多使用沒那麼熱門的音樂。
內容質量要提升。 熱潮過後,逐漸有一些使用者慢慢反應過來,這些洗腦的內容過於空洞乏味,短視訊平臺的本質是由內容吸引流量,再將流量進行變現的一種模式,一切的源頭是內容,內容是最核心的部分。
推薦機制的優化 。一方面內容分類的顆粒度可以調增地更加細一些,減少熱度權重,給大家挖掘新內容的機會。在推薦時,適當增加可以考慮適當給使用者自主選擇權。如美拍、小影、鹿刻等有內容緯度上的分類。
內容表現形式更豐富 。當一個平臺的調性穩定以後,內容表現形式不再拘泥於短視訊,可以根據平臺使用者的特點,適當增加其他表現形式,如圖文,直播等。
一個產品,在達到平臺、內容生產者、內容消費者三贏的平衡只會才能稱得上真正的好產品 ,行業才能健康持續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