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力撬動首烏產業升級 鹽城果老首烏公司完善執行機制謀發展
(記者 白琦瑛)“絕對正宗白首烏,比我之前在其他店購買的好多了。”“這個品質更好,可以看出是真的多年生首烏。”“首烏的品質不錯,乾淨,也很符合多年生的特性,貨真價實。”“這個首烏味道濃,顏色也偏深,這個才是多年生的首烏,贊!”……記者發現,在果老天貓旗艦店的購買評論區內,白首烏不只銷量好,更是好評如潮。這家旗艦店正是江蘇鹽城果老首烏科技有限公司的線上銷售視窗。
圖:公司檢測員對產品進行檢測
江蘇省濱海縣是我國唯一的“首烏之鄉”,首烏種植在濱海有200多年的歷史。為迅速做大、做優、做強濱海首烏產業,果老首烏科技公司以現代科技推動傳統產業升級,以“八仙”之一的“張果老吃首烏成仙”的典故註冊了“果老”商標延伸產業鏈,先後開發了“果老”牌首烏系列健康食品、粗糧食品及海洋食品。“目前我們可生產沖泡茶飲、速溶顆粒粉體、休閒脆餅、方便含片四大系列近百種產品,首烏系列、小四黑營養套餐等產品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青睞。”果老首烏科技公司總經理張道國如是說。
科技引導產業升級
雖然果老公司的多年生首烏一直銷量不錯,但在4年前,市面上並沒有真正的多年生首烏。
“首烏種植在濱海歷史悠久,但基本上是大規模人工種植,且都採用一年生的種植模式,生長期只有短短几個月。生長期短對首烏本身的營養積累和有效成分形成有很大的制約,首烏特有的烏髮、降血脂、醒酒、通便的作用也不盡如人意,更與同類人蔘、三七等植物3年—7年的種植形成的營養不能相提並論。”張道國表示,當地群眾也嘗試過首烏多年生種植,卻最終由於澱粉含量和含水量高等原因,導致在第二年生長期時就被害蟲吃掉或完全腐爛。因此,群眾嘗試種植多年首烏積極性一直不高。
作為首烏行業的龍頭企業,研究多年生首烏種植、帶動產業升級成為了果老公司的著力之舉。2014年,公司積極與濱海縣供銷合作社合作,聯合農戶在最適宜首烏生長的黃河故道入海口黃海沿岸、濱海港經濟區雙堆村流轉土地200畝,成立雙堆首烏專業合作社。在江蘇省農科院自主創新專案和多名專家的指導下,通過採取水旱輪作等多種技術,多年生首烏種植實驗取得了成功,一舉打破了濱海不能種多年生首烏的歷史。
公司乘勝追擊,建立了首烏行業獨家多年生水旱輪作種植基地,完善農業的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完整產業鏈條,進行產業化經營,確保了公司原料的質量穩定可靠。目前,公司已帶動1310戶農戶、8名種植大戶,連片種植面積達3200畝。為了降低烏農種植風險,公司實行訂單收購。同時,定期開展專題培訓、科技講座、現場指導、田頭會診、印發資料、熱線電話、網路服務等多種形式,為廣大烏農提供新品種、新技術和致富資訊,並把服務送到田間地頭。目前,種植基地的白首烏畝產可達1000公斤以上,而且多年生白首烏原料都達到低農殘、高營養,畝產值達3200元,純收益可達2400元,烏農年收入可達250萬元。
為進一步落實相關部門科技幫扶要求,公司結合產品研發需要,在濱海縣東坎鎮新安村對低收入農戶重點訂單種植公司所需黑豆原料,並與低收入農戶簽訂訂單收購合同,免費向農戶提供農藥、種苗、農業機具,全程指導農戶種植,並以高於市場價收購農戶的產品。目前,這些農戶種植的黑豆已經進入收穫期,每畝可產生收益1500元,戶均增收近5000元,有效幫助低收入農戶脫貧致富。
據張道國介紹,果老公司通過多年生首烏種植成功試驗資料和市場推廣經驗,利用已有技術擴大輻射種植區範圍,再輔以現代機械化操作模式,可促進首烏產品品質提升,實現本地區由傳統的一年生種植向二年生、三年生種植模式轉變。同時,通過機械化種植減少了農民勞動強度,也可優化農業結構調整,做大做強地方特產品牌,對濱海縣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低收入農戶脫貧及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網銷提升市場佔有率
隨著消費形式的改變,電商銷售模式已成功挑戰傳統的大賣場、大超市等銷售模式。為了進一步提升企業的發展空間,在成功對接百度、阿里巴巴的基礎上,公司又成立了鹽城果老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組建了專門的運營團隊,以適應現代營銷市場需求。
“線上銷售可以使生產者和消費者一對一互動溝通,及時瞭解顧客的要求、願望及改進意見,將大規模營銷改為小群體甚至個體營銷,可以快速實現銷售目標。”張道國表示,為了有效參與電商營銷,公司將線下資源整合,從線下多家賣場營銷延伸到線上打造多家實力店鋪。同時,公司從首烏到其他養生產品營養成分、生產工藝、食用方式、口感及包裝等多方面改革,實現了從原先濱海白首烏單一產品向多系列產品的轉變。
據瞭解,該公司先後在阿里巴巴、天貓、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註冊天貓果老旗艦店、天貓果老食品專營店及阿里巴巴果老旺鋪等店鋪,在濱海的所有食品生產企業佔據一半以上註冊份額,為企業的發展取得了得天獨厚的電商發展優勢。為適應電商平臺銷售需求,公司開發了系列產品,並與天貓簽約,目前已有幾十種產品全面上線。為進一步快速推進電商產業,公司又引進了6名專業電商人才,網上銷售額穩步增長。2018年上半年,公司電商銷售額達600萬元。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是企業長期發展的基石,無論是在生產還是銷售環節,公司嚴把質量關,實行質量管理一票否決制,培養員工“質量是生產出來的,不是檢驗出來的”意識,“果老出品,必是精品”的發展理念逐漸深入企業和消費者心裡。
對話
江蘇鹽城果老首烏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道國
記者:提升品牌影響力的關鍵是什麼?
張道國:如今,食品安全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好的質量是留住消費者、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第一步。打造品牌必須以質量為根本,公司遵循“安全、綠色、環保”的發展理念,在加工過程中堅決杜絕使用新增劑,並配備了完善的檢測設施,強化產品安全監控檢測。同時,公司還吸收具有衛生部門多年工作經驗的人擔任公司食品檢測工程師,與江蘇省農科院食品安全檢測所博士團隊共同組成公司的技術力量,為產品質量把關。
記者:公司在扶貧上做了哪些工作?
張道國:公司堅持以“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方式,積極響應黨委、政府“先富帶後富,大家一起富”的號召,先後在就業幫扶、種植業幫扶、特色收購等方面積極作貢獻。一是新增就業崗位17個,並把人員招錄一律向家庭困難人員傾斜;二是通過建立首烏水旱輪作多年生種植基地,先期對貧困戶免費供應種苗、肥料、種植技術等,且訂單種植收購,有效提高了近百戶家庭的收入。
記者:公司在三產融合發展上做了哪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