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懷孕”不流產就處分?難怪HR你留不住人!
世界經理人專欄
近日,河北一名銀行女員工“ 違規懷孕 ”,不流產就接受處分的新聞,傳遍了網路。雖然最後事情已經得到圓滿的解決,但是企業的這種做法估計已經傷了全體女職工的心。
當然,這是一種比較極端和粗暴的個例。絕大部分的企業還是非常具有人情味的,很多企業為了留住人才,也會想盡各種方法。
福利不好?下午茶每天走一波,團建一個月來一次!
工資太低?加薪加薪,你說要多少
領導不好?調整工作崗位和工作環境
培訓太少?重新規範員工培養體系
HR能想到的辦法都試了,可是企業的 人才流失率 依舊居高不下,為什麼?不是HR你不用心,而是你用錯了心。
一、HR給的≠員工想要的
馬雲曾說,員工之所以離職,不外乎兩個原因: 要麼錢不到位,要麼心有委屈。 其中,“心有委屈”包括了很多方面:企業缺乏公平的分配機制、企業缺乏公平競爭的用人機制、員工不認同公司的管理方式和企業文化……
每一個員工心理委屈的程度和原因都不一樣,HR卻都用一樣的方式去解決,自然是起不到作用的。舉個例子,如果員工在工作中比較需要認同,那HR就可以建議用人部門多多認可和讚揚員工;如果員工比較喜歡人際互動,那就更加適合一些能夠與他人互動交流的工作崗位。
只有HR給的=員工想要的,員工才會更加積極的工作,也會更加願意在企業中長期留任發展。
二、HR怎麼才能知道員工想要什麼?
想要了解員工內心真正想要什麼,內在的驅動力是什麼?對於HR來說,確實是一大難題。難題也有難題的解決辦法,只是有的辦法高效,有的辦法就費時費力還不討好。
方法1:訪談法,有經驗的HR是能夠通過訪談了解到員工內心的驅動力因素的,但是這樣的方法對HR的能力要求太高,時間成本太大。
方法2:問卷法,設定一些題目,讓員工自己去回答,這樣的方法比較省時省力,不需要HR一對一的去面對員工,但是員工會不會刻意裝好呢?例如明明心裡很看重薪酬,卻故意反著回答;明明心裡不願意面對客戶,但是卻故意回答喜歡客戶,只是因為這樣回答可以討領導歡心。
方法3:觀察法,可以通過加強對員工的日常觀察,來了解員工內心的驅動因素。但是,這樣的方法無法在短時間內獲取員工內心全部的激勵因素,並且代價太大。等到你徹底瞭解的時候,也就是員工跟你談離職的時候了。
方法4:職業驅動力測評。這是目前倍智提供給大家最有效的方法,不僅省時省力,而且題本設定科學全面,從4大維度共14個驅動力因素出發,幫助HR快速瞭解員工的內在激勵因素,題本設定客觀公正,有效避免員工刻意裝好的傾向。
三、知道員工想要什麼了,後面怎麼辦?
除了降低離職率之外,瞭解員工內在的激勵因素,還有哪些作用?
1.識別人-崗、人-組織雙匹配的員工:在選人環節上,不管是校招、社招,還是幹部選拔、高潛識別,瞭解員工的激勵因素,可以幫助企業準確識別出更加符合企業組織文化的候選人,從源頭上提高員工的留任率。
2.最大化激勵員工,提高員工績效:從業務部門的角度出發,瞭解員工的內在激勵因素,可以幫助用人部門提供員工積極性。在企業組織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在員工看重的地方給予最大限度的激勵,如果滿足不了呢,也能在其他維度上儘量彌補,避免高潛力員工出現消極、懈怠的情況。
3.科學化用好員工,針對性管好團隊:有能力的員工產不出高績效,往往是HR你用錯了人。如果在分配具體工作任務或者崗位調動時,能夠結合具體個人的驅動因素和團隊整體的激勵點,有針對性的科學化用人,對員工和企業來說都是雙贏。
四、總結
員工能力素質不錯,但就是發揮不了高績效;HR一直努力給員工加薪、調換上級領導、甚至調換部門,但就是留不住員工,這都是為什麼?
核心原因是因為你根本就不瞭解員工真正想要什麼,你給不了他想要的,人家自然就走了。
什麼加薪、調崗、培訓都不是最重要的,最快的解決方案就是去了解員工的內在激勵因素,既能讓員工保持積極的工作態度和工作動力,提高留任率,還能成為員工和用人單位之間真正的橋樑,給予用人單位最切實際的用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