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學習之六—天賦與學習元知識的關係
發現元知識就是探討事物背後底層規律的過程。這個過程要求我們深入專注,耐心研究。事實上,在任何一個領域要做到傑出都不容易,學習元知識也不例外,而堅持努力這件事情,除了要有意志力外,更重要的應該是對這個成長過程從心底熱愛和喜歡。如果我們能夠一邊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一邊學習元知識,就能事半功倍。事實上,這也是我所推薦的方法:在做你喜歡的事情的過程中,尋找事物背後的規律。
那麼,哪些是我們充滿熱情與喜愛的事情呢?一般而言,是我們具有天賦或者說具有優勢的領域。我們就可以從這個方面入手。

文/黃成甲
努力尋找天賦
天賦就是你更快速成長的所有天性。是你獨一無二的勢能,具備這種勢能,你就可以在同樣起點的情況下,比一般人更加快速地成長。
天賦需要兩個要素。一是能力方面的天賦,也可以稱為潛力;二是意願方面的天賦。
但是,我們在談天賦的時候,往往只說了前面一個要素,而忽略了後面的要素。
舉例來說,如果你天生更加有同理心,你當然能夠更好地與他人溝通,但是,如果你性格並不喜歡與人溝通,也沒有動力去開發自己的溝通能力,那麼很可能也不會比其他人成長更快。所以,意願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天賦。
從這個角度來說,“努力也是一種天賦”這句話就有其合理性了。因為,努力代表著一種意願,背後是由性格、動機、價值觀等等來決定的,而這些都是天生的特性。
所以,天賦包括能力天賦以及意願天賦兩個方面。我們只有將自己的天賦應用到合適的領域,才有做成事情的可能性。
天賦的種類有很多種,籠統可以分為八種,也可以叫做人類的八種智慧。
1.語言智慧:能夠有效地運用語言文字或者是理解他人,天生閱讀、寫作和溝通能力比較強,比如孔子、曹雪芹。
2.邏輯數字智慧,對於數字和邏輯推理比較敏感,善於用數字工具來理解事物,比如說柏拉圖、牛頓。
3.視覺空間能力,可以準確地識別出視覺空間的結構,比較善於把他們看到的、感覺到的,用具體形狀的東西表現出來,代表人物就有畢加索、羅丹。
4.音樂智慧,比如有一些孩子三歲就能在鋼琴上彈肖邦的曲子。
5.人際智慧,可以很敏銳的覺察別人的情緒、動機,這種人善於和別人合作,特別討人喜歡。
6.內省智慧,這類人自我反省、自我分析能力特別強,能夠向內觀測到自己的行為和動機,例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
7.運動智慧,這類人善於運動,善於用動作來表達情緒,有很強的運動慾望,就比如有些人喜歡跳舞,喜歡戶外運動。
8.自然觀察智慧,這類人喜歡觀察外部環境,例如達爾文、愛因斯坦。
這八類天分是一個大致的分法,你可以對照著想一想自己哪一方面或哪幾方面能力比較強。不一樣的天賦組合起來就有多種可能。
發現你的天賦的方法
天賦包含能力天賦和意願天賦兩個因素,也就是說,“你很有樂感”這並不是天賦,因為你不一定有意願從事音樂創作。所以,真正的天賦,是能夠讓你感覺自己更強大的東西。拿我自己舉例,小時候很喜歡打乒乓球,作學生期間參加乒乓球比賽總能奪得三甲,乒乓球就是讓我感覺更強大的東西。打乒乓球就是讓我感覺更強大的天賦。
因此,天賦有四個特徵,簡稱"SIGN":
特徵一,自我效能(Self-efficacy)。你完成某件事情或任務的自信程度。比如,你遇到細節瑣碎的事情時,還沒開始就覺得自己做不好,但很善於電子電路、電腦程式設計等難題的解決,並且充滿信心。這說明你具有比較出眾的邏輯思維能力。他在邏輯數字智慧方面的自我效能最高。
特徵二,本能(Instinct)。當你還沒有開始做某件事的時候,你就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了。比如,你對乒乓球情有獨鍾。你願意嘗試使用各種球拍,願意學習各種打法,每當學會了一種新的發球,就會感到莫名的興奮。
特徵三,成長/專注(Growth)。當你開始做某件事的時候,他充滿好奇,十分專注,時間過得很快。比如,我從小打乒乓球的時候,能夠從下午一直打到天黑,也不覺得很漫長。
特徵四,滿足(Needs)。你做完某件事之後,就算感覺疲勞和睏倦,但依然有滿足欲、興奮感。比如,你學習圍棋的時候,遇到強於自己的對手,可以十幾局、幾十局的下下去,直到適應對手的下法,找到對方棋手的弱點贏得比賽,就會覺得充滿成就感。
從這四個特徵出發,我們看看有哪些方法,來發現你的天賦。
1.觀察你自己
既然你具有的天賦可以讓你感覺自己更強大,那麼你就需要觀察:在哪些瞬間,你感覺強大?
具體做法是:找出一個月時間,在這一個月裡,記錄自己的每個瞬間,包括興奮、感到成就感、愉快的瞬間,以及沮喪、無助、反抗的瞬間。不僅僅是你在家庭生活中,還包括社會生活中。
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感到強大還是沮喪,必須是來自事情本身。所以,這樣的瞬間是無效的:今天你得到一個獎勵,感到興奮;你今天沒有得到領導的誇獎,很難過。這些都是無效瞬間。另外,也不要記錄那些只有享受而沒有付出的瞬間,比如,你不去上班,睡到自然醒,感覺很幸福;或者你去旅行,感覺很高興。
2.問自己
除了記錄瞬間,也可以問自己一些問題,來幫你找到自己的天賦。當然,問題還是圍繞天賦的四個特徵。並且,也依然要排除慾望和享受相關的事情。
第一類問題:自我效能相關
什麼事情你總能比其他人做的好,你做什麼事情最有信心,工作開展什麼,或者你參與什麼任務的時候,你總能做的比別人做的好,別人常常向你請教?
你在與他人聊天的時候,傾向聊什麼?以及,聊什麼話題你會更有自信?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會感到焦慮和擔心?
第二類問題:本能相關
問你自己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很少拖延?
你在工作上,最想學習哪門課程,最想參加哪些活動?
你寧願放棄休息,也願意練習的技能是什麼?
第三類問題:成長/專注相關
有什麼事情,讓你沉浸其中忘記吃飯/睡覺?
你在做什麼事情,會暫時忘記娛樂?
你在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不容易感到疲倦和厭煩?
第四類問題:滿足相關
過去的經歷中,有什麼曾讓你的獲得過巨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
3.問他人
天賦是天生的、下意識的,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很難辨別出來。但是從別人的角度,他們會更容易幫你辨別。所以,把這些問題發給你身邊親近的朋友或者老師,讓他們幫你回答。
天賦,是你自然投入而熟視無睹的事情,是你不由自主,理所當然去做的事情。一件事情,對別人來說是工作,對你來說是樂趣與喜愛。
小結
各種知識和方法,都是我們如果應對外部世界的策略。但更重要的是:你是誰?你喜歡什麼?對於這個世界,你最深層的熱愛是什麼?
方法和技巧永遠只是工具;內心的熱情和天賦,才是讓生活創造精彩奇蹟的劍刃。真正重要的是:我們應對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有自己的熱情和獨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