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如何理解Ulord(四)

最近兩個月,Ulord社群組織資深志願者參加了以區塊鏈和Ulord公鏈為主要內容的深度學習計劃,我有幸參加了這個培訓。
培訓由Ulord團隊8名博士組織導師團,每週組織一次視訊教學和疑難解答。課程已經接近尾聲,通過這個系列課程,我對區塊鏈知識、Ulord公鏈的基本情況有了比較系統和深入的瞭解,收穫頗豐,這段時間,準備結合學習資料,來談一談我對Ulord的理解,力求通過大白話,讓大家也對Ulord有一個深入的瞭解。我自己也重新梳理一遍知識脈絡。
上篇文章,我們瞭解了礦機、礦場、礦池,並知道了比特幣換披薩的傳奇故事。今天我們會學習比特幣的另一些知識。
第十三,比特幣有哪些創新之處?
自比特幣出現以來,中本聰和任何人都沒有對比特幣的系統進行個人控制,這個系統基於完全透明的數學原理,開放原始碼和參與者之間的共識持續運營。由於其發明本身是具有開創性的,已經延伸到分散式計算,經濟學和計量經濟學的領域,比特幣堪稱完美的發明。
那它有哪些創新之處呢?

首先比特幣是一個協議。 它與傳統的貨幣不同,比特幣完全是虛擬的,沒有物理載體,它隱含在從傳送方到收件方轉移價值的交易中。使用者有自己的金鑰,以證明其在比特幣網路中擁有比特幣的所有權,亦可使用這些金鑰簽署交易用來解鎖價值,轉移給新的所有者實現消費。
這個過程中, 比特幣實現了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的網路傳輸。
第二個比特幣是分散式的對等系統 。它是一個公共的交易總賬,因此沒有中央伺服器或控制點,比特幣網路中的任何參與者可以作為礦工使用其計算機的處理能力來驗證和記錄交易。
基本上, 比特幣挖礦分散了中央銀行的貨幣發行和結算功能,它是一個公共交易的總賬。
第三個是比特幣建立了一個共識規則 。它用於獨立交易確認和發行。使用者可以通過挖礦獲得比特幣,通過記賬獲取報酬,因此,共識的建立免去了中心化機構發行的貨幣體系。
比特幣建立了一套基於技術的共識 ,即使創始人中本聰退出了舞臺,這套共識規則依然在良好的運轉。
第四個比特幣協議包括內建的演算法,用於調整整個網路的挖礦功能 。任何時候,無論多少礦工參與這個競爭,礦工執行處理任務的難度實現是通過動態調整的,它可以保證差不多每 10 分鐘 就可以挖礦成功;該協議在每四年發行新比特幣的比例進行減半處理,並將發行的比特幣的數量2100萬枚的固定總量,所以隨著比特幣的發行率下降,比特幣數字貨幣是長期緊縮的狀態。
一句話,比特幣是一個協議,是對等網路和分散式計算創新的一個代名詞。
第十四,我們如何獲取比特幣?
獲得比特幣一般是通過三種途徑:
第一個是挖礦,第二個交易所購買,第三個朋友贈送。
第十五,比特幣如何儲存?
我們需要錢包來儲存比特幣,當然,也可以存放在交易所裡。 相對於傳統裝錢的物品,這裡的錢包指儲存比特幣(電子貨幣)的軟體或者其他載體 。
根據平臺不同, 比特幣錢包也可以分為桌面錢包,手機錢包,線上錢包,硬體錢包以及紙錢包。
第十六,什麼是交易所?
進行交易某種資訊及物品等的資訊平臺,所需要用的一個固定的地點叫交易所。 用於交易區塊鏈的資訊平臺叫做區塊鏈交易所。
當前比較出名的區塊鏈交易所有: 幣安、火幣、BIGONE、位元兒海外版、幣行海外版。
明天,我們將通過比特幣引出區塊鏈的一些基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