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具有三大核心優勢
本報記者 呂紅星
當前,我國網際網路經濟發展迅速。而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為保險行業帶來了增量市場,同時隨著網民規模的擴大,使用者的行為習慣已發生轉變,這些都為網際網路保險的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近日,艾瑞諮詢釋出了《中國網際網路保險發展現狀及創新模式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我國網際網路保險在2012-2015年的4年間經歷了爆發式的增長,保費收入增長近20倍,網際網路保險滲透率於2015年達到了9.2%。然而從2016年開始,網際網路保險保費規模增長陷入停滯並開始減少,滲透率連年下滑,到了2018年滲透率僅有5%,究其主要原因是受保險業政策影響,給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發展帶來了短期陣痛,但從長遠發展來看,政策調整後的網際網路保險行業能夠更加健康地發展。
關於人身險,《報告》指出,網際網路人身險出現連續兩年的保費負增長,主要由於發展初期網際網路人身險的險種結構過於單一,主要由理財型保險構成,因此在面對行業政策變化時更容易受到影響。
關於財產險,《報告》認為,隨著商業車險定價改革的深入,網銷車險的價格優勢消失殆盡,直到2018年,車險才開始出現回溫跡象。與網際網路車險的發展狀況截然不同的是,非車險業務保持著快速增長,2018年網際網路非車險業務在網際網路財產險中的佔比已接近50%。
眾所周知,網際網路保險銷售渠道主要分為官方自營渠道和第三方渠道。《報告》認為,第三方渠道佔據網際網路保險的主要保費收入來源。在網際網路保險整體保費增長疲軟的背景下,通過第三方渠道產生的保費在網際網路財產險領域依然保持快速增長。而網際網路人身險領域中第三方渠道佔比雖然有所下降,但依然佔絕對主導地位。相比於官方自營渠道,第三方網路平臺擁有更多的使用者場景,而專業保險中介能夠為使用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兩者都不僅僅是銷售方式的轉變,而是賦予了更多網際網路保險的核心意義。
《報告》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核心優勢具有以下三個。
渠道:網際網路思維下的使用者觸達及獲客方式
由於保險產品天然具有低頻、非剛需屬性,單純的流量模式並不能完全發揮網際網路的優勢,由於轉化率較低,因此獲客成本並不滿足理想預期。而依託於特定的網際網路場景能夠一定程度激發使用者的保障需求,保險的需求度相對較強,例如在航旅出行場景下使用者購買意外險的意願更強,在眾籌平臺下使用者對健康保障有更直觀的認識,健康險的轉化率會相對提升。
產品:以使用者需求為中心的產品設計及定價原則
網際網路保險以使用者為中心,依託於網際網路海量的使用者資料,能夠重塑傳統保險公司原有的產品設計方法、定價方式及承保風控模式。從保險型別來看,目前產品創新已不僅侷限於網際網路新型險,以車險、健康險、壽險為主的傳統險種也正在經歷著網際網路的重組再造。
服務:提升保險全流程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