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5年,製藥行業發展三大趨勢預測
【編者按】本文為Roivant Sciences總裁兼執行長Vivek Ramaswamy在10月23日的BIIS峰會上的演講,他將視野放在了未來20年製藥產業將是怎樣一種業態,即大型藥企的概念將不復存在、藥企收入將不再僅僅依賴於藥品銷售和可以更好應對困擾行業的“集體協作問題”,並且他認為這個預測也同樣適用於中國 。
本文發於醫藥魔方,作者Vivek Ramaswamy;經億歐大健康編輯,供行業人士參考。
一、大型藥企的概念將不復存在
從投資回報的角度來看,傳統的依靠臨床試驗數量、市場份額、外部併購來進行預測的模型在未來肯定將會失效。而簡化後的未來適用於製藥行業預測的模型會更加強調R&D(下圖右)。這樣一來,大藥企的優勢將不復存在。
圖片來自BIIS2018峰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舉個例子,很多企業是等著把藥研製出來之後才去考慮通過不同的渠道商業化,或者有些創新藥研發企業本身就是為了被收購而生的。那麼不管是自己研發,還是收購,都是會帶來現金流的。假如一家企業完全聚焦在研發,每年花掉的研發費用要50億美元,純研發的投資回報率是很低的。。去併購(戰略投資)這樣一家類似資質的公司,可能只要給出平均60%的溢價,比如70億美元,不過純併購的投資回報率也是比較一般的。
我的預測是,未來的製藥企業會將一部分資金用於聚焦研發,另一部分資金用於對成熟生物技術公司進行收購。這樣的話,兩個資本的疊加實際上就可以幫助一個企業快速獲得新的技術,也可以促進更多新技術的誕生和產業轉化。這兩種模式的結合既可以支援我們藥廠的開發,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生物技術企業的發展。
二、藥企收入將不再僅僅依賴於藥品銷售
到2035年,我們的製藥公司會收到非常可觀的收入,但是這個收入並不僅僅是通過藥品銷售來實現,也包括通過其他的渠道,以下只是從幾個方面舉例,並不全面。
圖片來自BIIS2018峰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首先從商業化角度來說,目前不僅僅是美國,也包括中國,商業化銷售非常依賴於企業銷售團隊的能力。但是未來的商業化將不再依賴於醫藥代表向醫院(醫生)推廣他們的藥物。未來製藥公司可能會伴隨推銷一些工具,幫助患者從醫生那兒獲得更好的服務。這些工具將是直接面對醫生和患者,可以利用它來體驗不同渠道的產品/服務。
這意味著,未來製藥公司不僅僅是靠“賣藥”來盈利的,還可以通過提供各種服務,幫助提高患者的依從率,也同時是將我們的醫療服務更方便傳遞給患者,也可以幫助醫生更方便的工作。甚至,製藥企業還可以開發一些工具,讓醫生和患者之間溝通更加方便,更加高效。這樣,整個醫藥行業的營銷也將變的更加方便,對於藥企、患者和醫生而言都是受益的。
其次從研發投入角度來說,未來藥品的研發資金來源將不再僅僅依靠藥企、政府資助或者風險基金的投資,保險公司的資金也將是很大的一部分來源。我相信,未來二十年將會看到很多保險涉足醫療方面的案例,譬如:健康保險公司將投資降低發病率的新療法;人壽保險公司將投資延長壽命的新療法……而不是用於投資不相關的證券(就像他們今天所做的那樣)。
在未來,不僅僅是藥企會投資生物技術公司,保險公司也會投資更多的生物技術的公司,建議需要花鉅額資金進行R&D投入的企業也可以考慮向保險公司融資。
最後從產業整合的角度看,我推測未來多數藥企會被一種全新的模式所替代,這類似於谷歌重組後的“傘形公司”(Umbrella Company)Alphabet,後者採取控股公司結構,把谷歌旗下搜尋、YouTube、其它網路子公司與研發投資部門分離開來。大家知道,原來谷歌裡面有很多小公司,每個小公司代表一個新的技術。
在2035年前後,我們看到一些大型藥企也會作為母公司,會有很多小型的生物技術和健康技術公司的母公司,他們作為統一的集團存在。在矽谷,Alphabet就已經以這樣的形式出現;在中國,騰訊也是相似的架構。不過到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在醫療產業出現相似的結構,卻也看到傳統醫藥企業會面臨很多壓力,因此我預測未來大型的藥企在未來可能會走這樣一條路,未來大型藥企很可能會去學習一些網際網路公司的組織模式。這樣的變化不僅僅發生在製藥企業中,還包括健康產業的其他公司。
三、可以更好應對困擾行業的“集體協作問題”
醫藥行業涉及到很多集體協作的問題,但是到2035年,可能很多頑疾已經被消除了。
舉個例子,資料孤島的問題會被破除。醫療行業的資料庫能夠和其他資料庫聯合起來,可能是臨床前資料,可能是臨床資料,也可能是來自醫療整體的資料庫。
當前每一個數據庫幾乎都是以一種孤島的形式存在,都是獨立存在的,沒有聯絡起來,在整個公司裡面內部不同部門之間資訊也不是共享的,他們的資料也都是孤立存在的。而事實上,如果這些資料能夠打通的話,可以幫助我們更加精準地選擇患者;利用藥品上市後的資料可以幫我們調整藥品使用說明,最大化地降低藥物臨床副作用,同時還可以回饋早期研究,開發更好的產品。
圖片來自BIIS2018峰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比如在美國,我們可以看到有這麼多不同的獨立的封閉的資料庫。這些資料庫,最左邊就可以分成很多類,有些是僅僅服務於藥物的分銷商,有些是服務於藥企,有一些是研究實驗室;中間是管理著很多健康資訊的相關公司;而最右邊則是應用方面的資料,有一些是服務提供商,有一些是服務保險公司,而有一些是服務於生物醫藥公司……
目前看來,這些資料僅僅是幫助到他們現有的客戶,而實際上它們的價值是無限的,如果將這些資料集聯絡起來,價值更加會是無限大,很遺憾現在它們是封閉的。
圖片來自BIIS2018峰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美國一家叫做Datavant的倉庫公司已經採取了這種模式,中國也許可以採取相似的模式。Datavant是一個軟體,它在你的防火牆之內,會尊重患者的隱私,但是在尊重隱私保護隱私的同時,也可以增加患者的合規性還有患者的依從性。雖然我們不知道患者的身份是誰,我們可以通過“去敏感化”感知是同一種患者。
圖片來自BIIS2018峰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目前已經有些電子病歷的內容被Datavant採集,這個平臺目前能看到80%的每週死亡資料,並且能夠了解到患者死亡前的用藥記錄,以及來自醫療保險的理賠數目,有一些公司可以解決資訊封閉的問題,但現在中國還沒有,我們認為中國也會逐漸解決資訊方面的問題。
另外一個例子,也是今天醫藥行業面臨的集體協作的問題。事實上,目前全世界很多製藥公司都在做重複性的工作,他們都在專注於同一個靶點進行藥物開發,都希望找出best in class的分子。
圖片來自BIIS2018峰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現在新藥開發的模式主要是,一種新的藥物與安慰劑(或現有療法)進行比較,然後按照FDA或者其他監管機構的標準,臨床資料符合一定要求就審批通過。而後,審批機構可能就會批准很多同類藥物上市,醫生則很希望對他們的有效性進行對比研究。可能會有五個藥物,都是專注於同一個靶點的,這顯然是重複性的工作,也是資源浪費。現在有些公司會在臨床Ⅲ期或者Ⅳ期進行頭對頭比較,最終希望找到一個同類最優產品(best in class)。
當大量的資金被花費在找best in class上,為何不應用到其他領域或者說是投資新技術呢?或者說,有沒有一種技術,在較早期就能篩選出best in class?這樣企業可以將資金用於投資開發新的分子,或者開發新的適應症。
重複研究是我們行業目前面臨的較大問題,這種做法對公司的受益是顯而易見的。對於大企業而言,可以把更多的資源釋放出來,把資源進行更好的分配。對於中小型生物技術公司而言,如果需要在不同區域重複進行臨床實驗的話,其實是非常大的成本。這就好比我聽說中國目前有100多個PD-1/PD-L1抑制劑在進行臨床試驗,我猜測其中部分可能就是在重複研究。
實際上除了癌症還有很多疾病領域需要引起大家的關注,譬如說其他的感染疾病、傳染病還有消化性疾病,據我所知這些領域的投資是比較少的。
最後作為個人,我不僅希望能夠看到中國藥企的發展,更希望中國企業會有長足的發展。我們也在中國建立了公司,這是我們在中國旅程的第一步,並且我們認為無論是中美企業,都將會浴血重生建立新的正規化,建立新的常態。
在過去的40年中,中國生物醫藥產業因改革開放的政策,收穫了巨大的發展。如今在中國改革開放40年的發展節點上,我們十分看好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的未來。
作為新生代,我們希望同中國一道開啟新的一頁;我們願意從零開始,建立起一個全新的產業系統;我們願意與中國的企業進行緊密合作,我們覺得這裡的機遇是非常大的。
“健康中國2030”的政策定調,直接推動了萬億級市場的不斷擴張。而“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也為大健康產業指明瞭方向。科學生活、健康管理、健康消費等一系列細分賽道上,不斷湧現出創新者的身影。新風口之下,如何把握機會進而彎道超車?大健康投資又該怎麼找到好專案?
2018年11月30日,北京國貿大酒店,2018億歐創新者年會【大健康創新者論壇】 特開免費報名: ofollow,noindex"> https://www.iyiou.com/post/ad/id/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