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逃離、不能登出、強制買理財? 風暴中霍爾果斯的真真假假
本文來自娛樂資本論(id:yulezibenlun) 作者:霍青城
2018年輿論一大熱詞“稅務”,再精準些是“影視稅務”。要說全國哪個地區稅務最讓人眼紅,最易招惹是非,霍爾果斯當仁不讓。
范冰冰出事,霍爾果斯影視公司被扒皮;稅總通知各地“自查自糾”,霍爾果斯被爆影視公司大逃離,甚至有媒體用前“大變革”來形容霍爾果斯;如今稅務之聲漸漸平息,但是隔三差五的霍爾果斯總傳來“壞訊息”——朝令夕改、不能登出、開不了票、強制買理財。

之前是讓人趨之若鶩的“避稅天堂”,如今簡直成了各方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霍爾果斯的稅務狀況當真如此之“妖魔”嗎?就此前媒體傳出的幾大“嚴重問題”,娛樂資本論以投資者身份諮詢了霍爾果斯的稅務中介,試圖釐清風暴中霍爾果斯稅務的真真假假。霍爾果斯到底是更“妖魔”了,還是更“正規”了?
優惠政策朝令夕改?
此次稅務風波,在一些媒體看來是前所未有之“大變革”,在一些優惠區開公司的老闆看來,屬於政府“朝令夕改”,說過話的不算數。不久前,著名編劇汪海林在微博怒批霍爾果斯“資金不能回籠、朝令夕改”,在接受每經影視採訪的時候,直言霍爾果斯“稅收優惠取消。”

娛樂資本論瞭解到,為了支援西北邊境處招商引資,國務院、財政部和國稅局頒發了系列通知,其中財稅[2011]112號規定了霍爾果斯企業所得稅“五免五減”的政策。即對於從201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在霍爾果斯新設的企業,符合《目錄》範圍的,五年內免徵企業所得稅;免稅期滿後,再免徵企業五年所得稅地方留存部分。
2013年,在112號文的基礎上,霍爾果斯釋出了地區性的配套政策——霍特管辦發〔2013〕)55號文,增加對企業增值稅和個人所得稅部分進行減免。2016年,財稅[2016]85號檔案釋出,更新了2011年的《目錄》範圍,只增不減,影視、傳媒、廣告業依然享受優惠。
除了以上2個國字頭的檔案和1個地區性檔案,並沒有其他政策對既定的優惠專案和優惠力度進行更改或說明。明面上,霍爾果斯的優惠政策依然是“白紙黑字”。

那麼實際上呢?
娛樂資本論諮詢了霍爾果斯當地的一家稅務中介,其工作人員表示國家規定的減免政策一直很穩定。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公司註冊登記的主營業務收入要佔公司總收入的70%以上才能享受優惠。“比如影視行業,那就是影視製作、發行、服務等業務為主經營範圍,但是假如你經營範圍裡面還有銷售,你的銷售佔到了70%,你的製作收入只有30%,那你肯定不能享受優惠了。有些說不能享受優惠的,可能是被查到主營業務不符合標準了吧。”
該工作人員繼續透露,對企業增值稅和個稅進行減免的地區性的優惠政策,確實如外界說的那樣,年初已經暫停。“作為國字頭的配套政策,雖然沒有規定具體優惠時間區間,但邏輯上應該和國字頭的一致,只不過效力層級不高。現在是口頭通知暫停,因為稅收全跑我們這了,其他地方政府意見太大了,不得不暫停。”
企業大逃離?
范冰冰事件塵埃落定後,一段時間內,霍爾果斯企業“大逃離”的新聞撐起了各大媒體的版面。因申請登出的公司太多,霍爾果斯當地《伊犁日報》的版面都被傳“不夠用了”。那麼霍爾果斯現在真的是在面臨“撤退”潮嗎?
娛樂資本論查詢天眼查發現,截至10月25日,註冊在霍爾果斯的文化、體育、娛樂業等公司,共有3423家,登出的為200家;根據此前新京報報道,截至到10月8日,這一組資料為2803和87。兩組資料對比說明,在最近半個月左右時間裡,霍爾果斯新登出的公司為113家,而新註冊的公司達到了620家,為新登出的5.5倍。

除了新註冊的,還有一部分原來註冊的公司選擇了繼續辦理。繼續辦理的公司,需要按照政策,落實實際辦公地點、繳納不少於3個當地員工的社保、派遣真實的業務人員駐地、自查自糾以往偷逃的稅款並補繳等要求。
“我這裡登出的和繼續辦理的公司各一半,沒有外界傳的‘大逃離’那麼嚴重。現在霍爾果斯的稅收優惠還在那裡,只是更正規了,沒空子鑽了。政府希望來享受優惠的企業是真真實實做事情的,而不是弄虛擬地址、買賣增值稅發票。”霍爾果斯一名稅務中介人員表示。
開不出發票?
與“企業大逃離”相伴的則是霍爾果斯“開不出發票了”。
汪海林此前在微博發聲:“整個霍爾果斯投資完了該收款了,但回款賬戶開不出票,整個影視行業全部套在裡面。”在接受每經影視採訪的時候,汪海林繼續補充:“賣劇的錢一般每筆款項都高達四五千萬。但霍爾果斯稅務機關一次只給你400多萬元的發票。”其他影視公司則表示“霍爾果斯開出來的票還不夠‘塞牙縫’。”
娛樂資本論經過經過稅務中介獲知,霍爾果斯現在並非開不出發票,但是需要企業一切“正規化”,需要企業“有地址”、“有人員”、“有社保”、“有工資”等四有條件。首次申請批票時,稅務機關的人會登門檢查,看看公司規模、人數、專案書等,最後會綜合考量給出批票額度。
“千萬不要想著隨便找個人坐辦公室就行,需要真正懂業務的來跟稅務的人解釋,他們針對企業有專業的稽查小組,騙不過去的。還有人數也很重要,我知道的像科技行業,一個技術人員,就給批了200萬,因為他們覺得一個技術人員就掙這麼多。”上述中介人員透露,一些發票量需要比較大的公司,會僱幾十個人在公司上班,就等著稅務的人來檢查、批票。

“這些流程走下來其實也很快,按照稅務部門的要求來就行了,最後批票的額度正常是企業保證金的100倍,保證金最低10萬起步,100萬封頂底,年底退還。”中介人員繼續補充到,“都是為了‘正規化’,真正在霍爾果斯經營的企業,這些根本不用準備,因為公司本來就是這樣。你們影視專案、合同、賬單什麼的,準備的越詳細批票越容易通過。”

小娛上週從一位深入霍爾果斯調查的記者同行獲知,因為發票緊張,一些中介公司出現了發票倒賣現象。上述中介人員告訴小娛,此前確實有企業買發票,但很快就被稅務部門的人查到,這家公司的財務、辦稅員、財務負責人、法人現在已經全部被拉黑。
“現在一切涉及到票的問題,都要謹慎,走正規程式,上面怎麼說你照做就好了,不難。別想著再幹違法的事了,風險太大。”該人員勸誡小娛。
投資款被迫買理財?
汪海林曾在微博爆料,開在霍爾果斯的影視公司因沒有發票不能回款,而當地政府則強制要求企業買理財或指定投資或捐給希望工程。
一位在霍爾果斯開影視公司的人士告訴娛樂資本論確實有這個情況,廣電局某個主任負責通知,他們公司就捐了40萬。根據該人士提供的聯絡方式,小娛撥通了這位廣電局主任的電話,但聽聞是媒體採訪,對方迅速結束通話。

汪海林此前微博爆料
隨後小娛諮詢了霍爾果斯稅務中介,得到了同樣的回覆。“原來企業所得稅不是全免嘛,現在要交這部分稅收優惠的20%,作為投資款,一共三個方向,為實體投資、基金投資、公益投資。”娛樂資本論獲知,這則通知並沒有明文規定,又屬“口頭通知”。“7月份就有了,那時候很多企業接受不了,真正開始做的時候8月份了,因為一些客戶著急開發票。”
稅務中介人員告訴小娛,實踐中,現在投資款部分也與開發票繫結到了一起,除了基本的“四有”條件,現在還需要投資函和廣電函。具體操作為:
1、公司先確定把錢投哪個方向,要投實體的話找招商局,投基金的話找金融辦,投公益的話找民政局;
2、投資款到位後,不同部門會給公司開具投資確認函,公司拿著投資確認函到廣電局;
3、廣電局在投資確認函和保證金到位的基礎上,開具廣電函;
4、公司再拿著廣電函找到稅務局,如此才能順利開發票。
“操作起來也很快,錢款到位就行。”
影視公司註冊暫停?
6月媒體報道霍爾果斯“一址多照”註冊暫停,7月以後不斷有訊息傳出霍爾果斯影視公司註冊不了,近日被渲染成“外面的進不來,裡面的壓力大。”
由上文天眼查資料可知,近半個月以來,霍爾果斯文化、體育、娛樂一項的註冊公司新增了600多家,影視公司屬於其中一項分類。娛樂資本論查詢2016年更新後的優惠目錄得知,涉及到影視公司優惠的專案主要有廣播影視製作、發行、交易、播映、出版、衍生品開發等,其他還包括動漫專案、多媒體廣播專案等。

廣電證全稱《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管理規定》,適用於設立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機構或從事專題、專欄、綜藝、動畫片、廣播劇、電視劇等廣播電視節目的製作和節目版權的交易、代理交易等活動的行為。
“因為廣電總局的原因,霍爾果斯7月份廣電證就停辦了,到現在還沒開始。”稅務中介人員告訴娛樂資本論現在已註冊的沒有廣電證的公司,想要繼續開下去,就要把公司涉及到廣播影視製作、發行、交易等業務在工商那邊刪除,主營業務要變更。
“新的影視公司如果主營業務是廣播影視,在沒有廣電證的情況下,也不能註冊。不過想登出的無所謂,沒有廣電證也行,只要把稅查清楚、補繳完就行。”

小娛獲知,另外兩類動漫製作、多媒體廣播因不涉及廣電證的問題,註冊工作正常進行。
影視公司登出暫停?
除了註冊,還有登出,霍爾果斯似乎處處都是問題。25日晚,有媒體報道霍爾果斯影視公司登出暫停,“發生過業務的公司已經無法登出,沒有過業務的還可以。”
“發生過業務”和“沒發生過業務”在稅務語境中實則為“涉稅企業”和“不涉稅企業”。娛樂資本論瞭解到,企業登出需要先將稅務登出,不涉稅企業沒有稅務問題,自然容易登出;而涉稅企業想要登出,需要先“自查自糾”,將稅補齊。
“一般是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附加稅還有印花稅這五個稅種,根據模板,從這五個方面自查。要是前四個稅種都查不出問題,就查查印花稅,這一項最容易忽視,一年也就20多塊錢,查查去年交了沒有,今年交了沒有,沒有的話就寫在報告上,補上就行。”稅務中介向娛樂資本論解釋,隨後發來了一份自查自糾模板。

一些媒體報道稱企業因想避開查賬,所以著急登出。而事實上,在霍爾果斯嚴查稅務的情況下,即使要登出,也得先把賬查清、稅補齊,企業跟稅務局“兩不相欠”了才能說走就走。
“現在外面傳的登出難,其實是登出時間較長,但這個是沒辦法的事。現在確實有很多企業登出,不涉稅的還好,涉稅的賬目就得仔細查,都是需要人力成本的,我們這裡的稅務機關人員還是原來那麼多,他們同時還要下鄉駐村什麼的,所以週期就比原來長。”
該中介人員向娛樂資本論描述了一段細節,上一次他去稅務局一位科長那辦理登出手續,結果發現“登出資料堆得比桌子都高”,他只好把自家的材料拿到最上面,催促科長快點批。
結語
綜合來看,在查稅這方面,霍爾果斯正變得前所未有的正規,不管公司是登出還是繼續開下去,首先要保證的就是稅務沒有問題。而公司選擇繼續開下去,則要滿足實體經營的諸多標準,如地址、人員、社保、工資等“四有”標準,其中當地社保至少3個名額,首先申請開票,還需要真正的業務或者技術人員在場。
對於一些影視公司從業人員批判的“朝令夕改”,霍爾果斯雖然明面上沒有對國家層面的“五免五減”政策進行毀約,但其將原免除的“企業所得稅20%”強制用來投資,未免有些矯枉過正。此外,霍爾果斯自身區域性政策“增值稅和個稅部分返還”被口頭叫停,沒有對外界進行任何說明,似乎也是對政府信譽的一種潛在傷害。
總體而言,“免稅天堂”霍爾果斯的“免稅”核心競爭力還在,真正願意來此開公司發展經濟的企業大有人在,登出的多,新註冊的更多。
霍爾果斯,“妖魔”與“正規”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