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今日頭條是普通人難得的一個機會?
大概一年前寫的,到現在基本邏輯還沒變,變化的是今日頭條的下滑,普通人蔘與難度變高。但用這個邏輯看今天的百度、UC等個性化推薦平臺,仍然成立。
正因為理解了今日頭條的邏輯,才發現了百度的機會,才能在百度上獲得了更大的成長。

這兩年,你會發現越來越多的人都在用今日頭條。不過,更少的人會發現:今日頭條是普通人難得的一個機會。
為了講清楚這個問題,前面寫了好幾篇,是為伏筆。
下面,讓我們來揭曉答案。說不定,這就是你的一張船票。
1.今日頭條崛起
昨天今日頭條創作者大會開得很熱鬧,有一組資料非常厲害:
今年10月,頭條號帳號總數已超過120萬,平均每天釋出50萬條內容,創造超過48億次內容消費,已成為國內第一智慧內容平臺。
這意味著今日頭條已自成體系——從內容生產、分發、消費,都已自成體系。
從今日頭條的發力路徑,我們可以看出他們對內容的重視以及轉向。
10億,是我們去年承諾用於扶持短視訊創作者的金額。但實際上,我們投入的金額已經遠遠超過10億。
去年做視訊的人,肯定很滋潤,有一批人在頭條上通過視訊崛起。而其視訊的相關資料,也相當亮眼:
現在,在今日頭條以及旗下的火山小視訊、抖音短視訊、Musical.ly、Topbuzz video等平臺上,日均總播放量已經達到100億,包括OGC、PGC以及UGC在內的短視訊釋出量達到2000萬條。
自此,在視訊上,今日頭條也已自成體系。

2.我們還有機會嗎?
既然已經有這麼多頭條號,我們還有機會嗎?
答案當然是:有。否則我還寫個啥?
1)對比某號,頭條號還很少
如上面提到的:今年10月,頭條號帳號總數已超過120萬,平均每天釋出50萬條內容。
120萬個頭條號,多不多?當然多。但對比某號,還差得遠。下圖是資料。

要知道:這只是某號活躍數量。
今年七月份,就傳出了這樣一張圖——超過2000萬。

對比起來,頭條號數量差不多少了20倍。
仰望天空,空間無限。
2)今日頭條內容體系轉向帶來機會
前面我們提到:今日頭條在不同階段,對內容形式會有偏重,也會有轉向。這在今年的創作者大會上得以凸顯:
2018年,悟空問答計劃投入10億元,用以簽約至少5000名各專業領域的回答貢獻者,以及通過問題贊助、回答紅包等方式刺激普通使用者在悟空問答社群貢獻他們的知識和想法。
未來一年我們計劃每天拿出1億流量,全年約400億流量,使優質微頭條使用者在冷啟動早期享受流量保底,幫助使用者快速度過啟動階段,積累第一批粉絲。
從這段話中,不難看出頭條之後的發力點:問答、微頭條。
但為什麼要重點做問答?重點做微頭條?
因為這是真正可以全民參與的互動方式。
發文章、發視訊,都太專業。只有微頭條、問答這種可以內容極輕的內容形式,才能真正實現全民參與。全民參與意味著內容進一步豐盛,意味著頭條內容體系進一步完整。
到這一步實現,頭條的內容體系才能算真正自成體系。正如他們在這次大會上所說的:
今日頭條已成為一個集合圖片、文章、短視訊、問答等所有內容體裁的,所有人可以成為所有人的粉絲的,超級內容平臺。
這就是紅利,這就是機會!
3)什麼是紅利?
如果某號剛推出時你做了,你現在可能早已是大V。
如果頭條號剛推出時你參與了,現在可能早已有幾萬粉絲。
這就是紅利——早期參與,跟隨平臺的飛躍而飛昇。
其實買房、炒股、炒幣都是一樣,只有在低點入場,才有可能一飛沖天。
現在頭條發力問答、微頭條,這就是紅利期。說白了,送你的機會。你在這些方面參與,頭條會給更多偏重,會給你的內容更多曝光機會,就是這麼簡單。
什麼叫偏重呢?給你個例子:
我在頭條發了十幾篇文章,最好的一篇文章資料如下:

我也在頭條上回答了幾十個問題,最好的一個數據如下:

怎麼樣?差距明顯吧。
而且,我的所有問答閱讀數幾乎都超過文章!
這就是偏重,這就是紅利!
3.為什麼今日頭條是普通人難得的一個機會
說了半天,還沒說到關鍵。
1)普通人為何有機會?
如前文所述:頭條發力問答、微頭條,這是一個可以全民參與的機會。
你不會發文章,微頭條總可以吧?幾十字,一百多字,可以吧?
進步一些了,回答幾個問題,可以吧?
2)機器分發帶來的機會
終於說到關鍵了!
為了講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先來了解一下所謂「商業模式」。
為什麼要講商業模式?很簡單,因為你做頭條號,主要目的就是賺錢。
我在這篇文章中總結過:商業模式就是:
產品模式:為某一類使用者提供了某個產品,滿足他們某種需求。
使用者模式:針對的是哪一類使用者,解決的是他們的哪一類問題。
推廣模式:如何讓使用者觸達自己的產品。
盈利模式:就是賺錢模式。
你做頭條,你開公司,你擺攤,你上班……都離不開這樣一個商業模式。說白了:你都是在為某個使用者提供某個產品,這個產品觸達到他,滿足了他的需求,最終你才能拿到錢。
那今日頭條解決的是什麼問題?
答:推廣模式。
不要小看這一點。
你做某號很吃力,為什麼?你得自己推廣。發一篇就要推廣一篇,但你的好友就那麼幾個,頂天了5000個好友又是上限。
更何況你還是普通人。
難啊難,普通人真是難。

而頭條的機器分發,直接解決了推廣模式問題。
說白了:你只要做內容,然後就有人自動幫你分發,而且閱讀量還很高,就像我上面發的自己的文章、問答資料。
這種機器分發不是一般的分發,它的分發十分精準,才能幫助今日頭條從一片紅海中實現突圍。今日頭條在這方面的技術積累,絕對是業界領先。
這種機器分發,用的就是最近火熱的人工智慧。
這對原有的積累粉絲的模式是一種顛覆!
而這種便利的推廣模式解決的問題不僅於此。
它還能讓你更好地改進產品。
這一點超級關鍵。
你最終還是要獲取粉絲,實現變現的。不清楚的再看看這篇文章變現、流量與商業模式
變現的路徑是這樣: 釋出內容 --> 推廣 --> 吸引粉絲 --> 轉化付費
追根究底,能吸引粉絲的關鍵,還是你提供的內容,也就是你提供的產品。而機器分發能迅速反映出你的內容是否受歡迎,也能讓你發現哪些內容才受歡迎。這樣,你的調整就有了一個更明確的方向。
而做某號,很難。因為你很難知道到底是自己推廣上不得要領,還是自己的內容不夠優秀。
但在這裡,一望便知。
所以我們說:今日頭條是普通人難得的一個機會。
至於你能不能抓住,那就看自己了。
對了,如果你不知道寫什麼型別的內容,也可以參考這篇文章:7種巨型流量內容型別
哥們先幫你到這,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