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料“豐收季”:佛山南海“數字政府”和數字經濟再提速
第四屆中國(廣東)國際“網際網路+”博覽會召開,4個重點專案落戶南海
來源:珠江時報 時間:2018-10-25 11:10:31 作者:李華文 李華 劉永亮 方智恆
■第四屆中國(廣東)國際“網際網路+”博覽會上的南海大資料展區。
前有《南海區“數字政府”建設實施方案》對外公佈、南海區大資料投資建設有限公司揭牌,後有阿里雲創新中心(佛山)專案簽約、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數字模擬研究院在南海揭牌……一週之內,喜事連連,正應了佛山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蔡家華的一句話:“在金秋十月,佛山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資料浪,迎來了豐收的季節。”
昨日(10月24日),第四屆中國(廣東)國際“網際網路+”博覽會在佛山開幕,12個重大專案現場簽約,南海佔據了4個。在此次中國(廣東)國際“網際網路+”博覽會上,南海區資料統籌局、教育局、國土部門、水務部門等展示了“數字政府”、智慧城市等方面的建設成果和亮點專案;去年剛剛成立的南海區大資料產業協會,也組織了12家南海大資料企業組團亮相,以最前沿技術和產品,展示南海數字經濟最新成績。
12家南海大資料企業參展
“智慧櫃檯”實現政務大廳“無人化”
“黑豆,唱個歌,跳個舞!”工作人員一聲令下,萌萌的模擬機器人,在舒緩的音樂中,扭動脖子,抬起手臂,現場跳起了華爾茲,吸引了不少人的圍觀……這是在2018中國(廣東)國際“網際網路+”博覽會上的一幕,“黑豆”是佛山黑盒子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一款機器人,不過該公司銷售經理譚澤鵬告訴記者:“如果只是讓它唱歌跳舞,實在太大材小用了。”
原來“黑豆”三代是一款服務型機器人,可用於多種服務大廳及機場地鐵等場景,可與人對話交流、提供活動路線的指引。比如在一場展會上,“黑豆”提前掃描展館地圖、構建地圖軟體,當觀眾進入會場時,就可以與“黑豆”對話,想諮詢各展館有什麼展示內容,“黑豆”都會回答,當展區太大觀眾容易迷路時,“黑豆”也能帶路。譚澤鵬說,這款服務型機器人今年3月推出後,就受到市場的歡迎。
“黑豆”是南海區大資料產業協會組織的參會企業展出的一款“網紅”產品。在這次博覽會上,共有12家南海大資料企業參展,這12家企業紛紛使出“撒手鐗”,帶上最新的高精尖產品亮相,比如有廣東浩迪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智雲用電收費管理系統、思源政通的智慧城市統一入口“e福州”APP、佛山東道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的人工智慧警務智慧平臺等。
作為博覽會的常客之一,廣東金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這次將“政務微廳”搬到了現場。只見一個長寬各約2米的裝置,包含了“政務微廳”和“人工智慧櫃檯”,配備了最先進的活體雙目攝像頭、語音識別模組、雙屏顯示,具有列印、掃描、資料回收、出發票、付款等功能。
現場工作人員鍾建琛演示辦理佛山市居住證補(換)領、登記專案變更申請,通過掃描身份證和人臉識別後,裝置就能遠端連線政府部門工作人員,通過螢幕
可以進行視訊互動對話,在視訊中的工作人員指引下,掃描、打印表單,僅僅三四分鐘就能完成整個申請、審批流程。
這是金賦科技自主開發“市民之窗”行政便民自助服務終端之後的又一力作。“這個小小的‘政務微廳’顛覆了傳統實體政務大廳,可以分佈在社群、工業園、村居各個角落,不佔空間,不需要建標準的實體大廳,也不需要業務人員定點。通過遠端互動、人工智慧排程等功能,讓前臺辦事員轉到後臺,不受空間限制,靈活辦理業務。”金賦科技產品經理楊文廷說。這款產品今年推出市場,即將在佛山落地。
四個重點專案簽約落戶南海
阿里雲創新中心(佛山)預計年底招募進駐企業
在昨日的“網際網路+”博覽會開幕上,12個重大專案現場簽約,南海獨佔四席,在五區中所佔比例最高。
其中,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數字模擬研究院是國家資訊中心與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區人民政府開展數字經濟與政策模擬領域戰略合作的核心舉措。除了組建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數字模擬研究院外,還將建設佛山市政策模擬模擬平臺、建設佛山市數字經濟基礎資料庫,研究形成佛山市數字經濟發展總體思路,圍繞數字經濟主題在南海區舉辦至少一場國家層面論壇或研討活動,進一步提升佛山市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影響力和品牌地位。
由南海區政府與阿里雲端計算有限公司共建的阿里雲創新中心(佛山)也在當天簽約。該中心已確定落戶南海區中控大廈,預計今年年底將公開招募進駐企業。
接下來,阿里雲將向南海區輸出阿里雲技術,為區內企業孵化器、孵化器內孵化企業及區內的初創企業提供阿里雲創業扶持服務。入駐阿里雲創新中心(佛山)的企業,也將獲得上雲扶持補貼。
阿里雲將把阿里巴巴目前所擁有的電子商務、物流、科技和創業創新資源結合在一起,通過南海區帶動佛山本地的軟體服務業發展,一起分享佛山在工業製造升級過程中和雲端計算、大資料結合的成果。南海區政府將為阿里雲創新中心(佛山)的建設和運營,提供辦公場地租金補貼以及上雲補貼等創業支援。
該專案負責人表示,希望能夠通過共建阿里雲創新中心(佛山),助力南海區創新創業生態建設,推進網際網路金融、電子商務、現代服務業、雲端計算和大資料及移動網際網路產業在南海區聚集發展,推動本地雲端計算及大資料能力的提升。同時希望能夠通過推動南海區製造、電商和科技類中小企業上雲,有效降低創業期企業的IT成本。
除此之外,佛山市政府、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與南海區政府還將三方共建佛山(華南)新材料研究院,依託清華大學材料學院的創新資源和渠道資源,在新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節能環保材料、電子資訊材料、智慧製造等領域加強技術合作和成果轉化,加強創新創業團隊引進,加強科研人才集聚和人才培養。
而西樵鎮政府將與北京易華錄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佛山資料湖產業園,通過優良的“資料湖”設施、運營、人才等優勢條件,憑藉資料湖“海量、綠色、安全”等資料儲存特性,形成以資料湖為核心的大資料生態圈,為政府、企業和社會公眾等提供資料服務。
搶佔“數字政府”建設制高點
“國家隊”加盟提升南海數字政府決策能力
“南海資訊化起步早,從上世紀90年代發展到現在,走出了一條從網路統籌到機房統籌,到立項統籌,再到資料統籌的路子。”南海區委辦(區府辦)常務副主任、區資料統籌局局長李毅佳介紹,除了多年
來的“匯資料”,南海近年還著力“聚產業”,國家資訊中心、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華為、阿里雲、騰訊、泰華、中設智控、博為等知名機構、企業的加盟,為南海的“數字政府”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就在前幾日,南海剛成立了國有獨資的大資料投資建設有限公司,加快實施一批“數字政府”重點專案建設。“但我們也遇到問題,如何讓大資料支撐政府決策?”李毅佳說,有了國家資訊中心“國家隊”的加盟,將全面提升南海區“數字政府”決策能力、管理能力和服務能力。
“南海是大資料發展和‘數字政府’建設的急先鋒。”蔡家華表示,佛山與一線發達城市相比,大資料發展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在產業集聚和人才引進培育等方面還有很多的工作要做。
昨日座談會上,圍繞佛山大資料政務未來、工業網際網路如何推動大資料產業發展等方向,現場的專家們紛紛建言獻策。
“佛山的工業在全國是排名前列的,而大資料在工業中的應用比重較大。通過大資料模擬系統,將工業生產從研發、設計、採購、生產、製造、物流到銷售的鏈條打通,從而獲得更好的效益和效率。”華為公司廣東企業業務部總經理陳斌表示,大資料需要有效地分析和處理,才能有效地發揮其作用,願攜手南海並進,助推南海產業轉型升級。
在阿里雲端計算有限公司華南區副總經理曹思培看來,在數字經濟的建設中,建立一個可以供政府進行資料化運營和線上開放運營的平臺是關鍵的。目前,阿里雲正在與南海區政府合作舉辦廣東工業智造大資料創新大賽,以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實際場景為賽題,從而發掘人才與有潛力的專案,再結合當地的情況,孵化落地,促進數字經濟的發展。
南海區區長顧耀輝表示,南海區接下來將會大力推動大資料應用於城市管理、社會管理、基層治理等領域,搶佔“數字政府”建設制高點。下一步,南海區將大膽推進大資料應用,以實際行動支援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數字模擬研究院的發展。
■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數字模擬研究院。
【揭祕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數字模擬研究院】
如何助推佛山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新都市”?
在大資料時代,資料已成為一種重要的戰略性資源,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關於加快數字經濟轉型升級的總體部署,中央提出“強化經濟監測預測預警能力,綜合運用大資料、雲端計算等技術手段,增強巨集觀調控的前瞻性、針對性、協調性”的總體要求,佛山市和南海區正加快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加速數字經濟發展的步伐。
昨日上午,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數字模擬研究院在2018中國(廣東)國際“網際網路+”博覽會上籤約,下午,數字模擬研究院在南海中控大廈揭牌。一個國家級決策諮詢機構,首次將資源下沉地方政府,將為佛山和南海帶來什麼?
國家級決策諮詢機構“出馬” 定製佛山數字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
國家資訊中心成立於1987年,是以經濟分析預測和資訊化戰略研究為特色的國家級決策諮詢機構。國家資訊中心成立以來,為黨中央、國務院開展巨集觀經濟形勢判斷、制定中長期規劃和區域發展戰略提供決策支援和政策諮詢。
如今,這個國家級決策諮詢機構“相中”佛山,與佛山市及南海區開展戰略合作,共同打造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數字模擬研究院,這是國家資訊中心首次將政策模擬模擬工具和投入產出分析辦法拓展下沉到地方決策支撐這一領域。
數字模擬研究院將以佛山市為典型案例,圍繞數字經濟和政策模擬兩大領域,構建數字經濟基礎資料庫和政策模擬模擬平臺,研究形成佛山數字經濟發展的總體思路,催生一批數字經濟創新創業活動優秀成果,並圍繞數字經濟主題在南海區舉辦至少一場國家層面論壇或研討活動,進一步提升佛山市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影響力和品牌地位,助推佛山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新都市”。
構建經濟社會執行模擬系統 為佛山選出最優的政策方案
“佛山市投入產出資料庫是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模擬研究院的資料核心,所有模擬模型都是基於這個資料庫來做的。資料庫作為模擬平臺的基礎,將服務於佛山市委市政府的巨集觀決策。”會上,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政策模擬實驗室副研究員袁劍琴介紹了佛山市投入產出資料庫設計構想。
比如政策模擬模擬平臺,將刻畫經濟社會客觀執行規律、描述各類經濟主體的決策行為,構建整個經濟社會執行的模擬系統,可進行佛山市經濟發展預測、經濟景氣監測、經濟執行與政策模擬、發展外部環境進行分析。
“任何一個政策因素的改變會對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產生什麼樣的影響,都能過模擬測算出來,比如調整產業結構、提高環保標準、調整產業佈局、調整稅率、調整商品價格等。”國家資訊中心副主任馬忠玉表示,今後將通過模型平臺模擬測算,為佛山選出最優的政策方案。這個政策方案必須是成本最低、效益最高、促進環境友好發展、能提升全體佛山市人的福利水平的。
聚焦兩大領域推進六大工程 預計2020年佛山數字經濟規模達3800億
昨日,國家資訊中心(佛山)數字模擬研究院在南海區中控大廈9樓揭牌,整個辦公區域佔地面積約500平方米。掛牌成立後,將如何運作?馬忠玉介紹,數字模擬研究院作為開展數字經濟與政策模擬領域具體合作的核心平臺,團隊研究人員預計20人左右。數字模擬研究院將會同國內數字經濟領域權威專家、龍頭機構共同研究免費為佛山形成《佛山市數字經濟發展總體思路》。
國家資訊中心經濟預測部綜合處處長張巍介紹,將以“1+2+6+6+N”的研究框架,開展佛山市數字經濟發展思路研究工作。聚焦數字政府治理能力全面提升和數字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兩大領域,計劃推進六大工程,包括數字產業培育工程、數字雙創升級工程、數字人才集聚工程、數字城市優化工程、數字政府提升工程、數字公民培養工程,通過N條政策和制度保障,推動佛山成為“全球數字經濟新都市”。
“我們預期目標是到2020年,佛山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800億元,數字化公共服務體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管理整體實現數字化。”張巍說。為了早日實現目標,將建立以專家組、起草組、專案組三駕馬車並驅的工作機制,到今年年底前,將發起設立“佛山市數字經濟專家諮詢委員會”。
蔡家華表示,期待藉助國家資訊中心的專業知識和技術力量,結合佛山市良好大資料基礎,產生一批兼具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重大技術成果,助力佛山市政府科學決策和產業轉型升級,也為國內其他地區的改革發展事業提供借鑑經驗。
統籌/珠江時報記者 李華 文/珠江時報記者 李華 劉永亮 實習生 陳冬妮 通訊員 祁巖 鍾婷婷 圖/珠江時報記者 方智恆
【相關連結】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 數字模擬研究院落戶南海 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數字模擬研究院是國家資訊中心與佛山市人民政府、南海區人民政府開展數字經濟與政策模擬領域戰略合作的核心專案。除了組建數字模擬研究院外,專案還包括建設佛山市政策模擬模擬平臺、建設佛山市數字經濟基礎資料庫、研究形成佛山市數字經濟發展總體思路和打造形成佛山市數字經濟特色活動品牌。
據悉,數字模擬研究院將提供構建一套資料模擬模型,多維度定量測算政策及環境變化對佛山市經濟、社會、產業、環境產生的影響,為佛山市制定巨集觀政策提供新的理論視角和決策依據。

責任編輯:陳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