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思維11/30:建設一片草地,讓羊們在你的草地上盡情玩耍

關鍵詞:使用者畫像 草地 羊
01
如果我有一片草地,我就在我的草地上養羊,所以我先要有第一隻羊。
如果這一隻羊能夠在我的草地上活下來,玩得很好,那麼我的草地就是沒問題的,我就可以引入更多的羊。
羊多了,你就會發現頭羊才是關鍵的,為什麼呢?因為一隻頭羊可以管一大堆羊,你就不用管了,那些小羊就不用管了,頭羊都會管。只要有頭羊,羊群就可以聚集。
羊多了就會有狼,狼多了,我就把羊圈起來,然後向狼收費。
這是YY創始人李學凌跟樑寧講的一組使用者畫像,這組畫像裡包括:草地、第一隻羊、頭羊、狼,等幾個要素。
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社群,都是按照這個場景和使用者描述去做的。
02
第一次讀到這個使用者畫像的說法,我就拍案叫絕。為什麼?因為它太形象了,而且非常有用。
做事情陷入具體的情境,很多問題就難以解決。就如同電影鏡頭裡的特寫和近景,你看到的都是細節和區域性,觀察不到大背景,你根本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這個時候如果能將鏡頭拉至中景到遠景,俯視全貌,屢清關係,我們的思路一下就會開闊。
我覺得,這個使用者畫像就是我們做產品、做社群時隨時可用的遠景。
03
我們拆解一下這個使用者畫像。
你做了一片草地,它是你的產品,你的目的是吸引羊過來,羊就是你的使用者,羊多了,就會吸引狼過來,狼是你客戶,或者商業夥伴。
草能讓羊吃飽,但是羊不只是為了吃飽來的,它還要在這玩耍,所以,你的產品不是草,是草地,它必須既能滿足羊物質的需求,還能提供精神上的愉悅。
你的草地來了一隻羊,但是它沒留下來,它就不是你的第一隻羊,你整修你的草地,直到迎來你的第一隻羊——第一批在你的草地上吃得好,玩得好的羊,它們是你的種子使用者。
瞭解你的第一隻羊,針對這類使用者去推廣。
草地、第一隻羊都出現了,羊群初步形成,下一步我們要尋找——頭羊。
頭羊是什麼?版主、意見領袖、大V、分社負責人,等等。總之,頭羊就是可以聚集、帶領一群羊一起玩的角色。
有了頭羊,才能形成自組織,才會有網路效應,你才能做大。形成網路效應,有了人,狼自然就來了,你的事兒就成了。
這個使用者畫像就是我們俯視全貌、屢清關係的遠景。
沒有這個遠景會怎樣?
我們搞了一片草地,來了一隻羊,走了,你找來另一隻羊,又走了,你覺得總有羊會愛上你的草地。結果草地枯黃,game over.
或者,你連第一隻羊都沒有,上來就去找頭羊,結果呢,你找來一幫所謂的頭羊,轟轟烈烈聚了幾次會,結果呢,各有各的想法,最後各玩各的,game over.
或者,你有了第一隻羊,又迎來一群羊,你累死累活,卻沒有什麼大進展,你不知道,這個時候要去尋找發掘你的頭羊啦!
草地 = 場景+產品,第一隻羊 = 種子使用者,頭羊 = 組織者、意見領袖,狼 = 客戶、商業夥伴。這幾個角色缺一不可。大的順序也不要顛倒。
讓頭羊、大羊、小羊,在你的草地上一起玩耍,一起搞事情。
羊越聚越多,平臺有了網路效應,每隻羊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態位,都能收穫價值感,生態就會形成。
你幹啥呢?
維護生態,讓羊們玩耍。
這裡的關鍵思考是:
你的草地到底啥樣?對羊來說到底有什麼價值?
到底什麼樣的羊會在你這流連忘返?
頭羊是誰?它可能自己冒出來,你也得有意識地去培養。
04
開頭講到,幾乎所有的網際網路社群,都是按照這個場景和使用者描述去做的。社群更是區塊鏈專案的核心。
從我參與區塊鏈社群建設經驗來看,這個羊的使用者畫像,是我們建設社群可以採用的一個有效框架。
------
東隅已逝 桑榆非晚 我是桑榆仁 歡迎交流 qingqingzijin42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