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IT產業由“跟隨並跑” 向“並跑領跑”轉變
3月30日至31日,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在深圳舉辦。
在5G和AI雙核驅動下,各行各業門檻正在降低,產業網際網路發展進入快車道,產業網際網路的春天才剛剛開始,中國的創新還有很大機遇。
— 馬化騰
建議國家開放讓5G的技術能夠用2G、3G的頻段,希望5G能使用全頻段、全頻寬。5G的技術用於2G平臺、3G平臺,頻段的使用效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也有覆蓋性。
— 餘承東
作為伴隨著中國IT產業成長的“王牌盛會”,自2009年至今,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已成功舉辦了11屆。3月30日至31日,2019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在深圳舉辦。本屆峰會上,廣東省副省長張虎、深圳市長陳如桂、數字中國聯合會主席吳鷹出席並發表致辭,深圳市副市長王立新主持開幕式。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舉辦的峰會是第11屆峰會,也是峰會新十年的重要起點。作為IT產業的未來方向,“5G與人工智慧”在本屆峰會上被推至舞臺中心成為主題。數字中國聯合會主席吳鷹表示,5G比之前的所有通訊技術迭代都重要,這是一個革命性的飛躍發展。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更從世界經濟的三個結構性變化來闡釋AI應用的機遇。“5G與人工智慧”將會如何為我們的未來賦能?圍繞“5G與人工智慧”給行業帶來的變革、給生活帶來的顛覆,多位大咖在峰會上展開暢想與討論。
探討
產業轉型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
5G+AI提速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5G +AI"雙核驅動"下,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門檻會不斷降低,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將進入"快車道",”在主題演講環節,騰訊董事會主席兼執行長馬化騰率先丟擲了這一見解。他回顧過去幾年的主題,從2015年提出的“網際網路+”,到2017年開始談“數字經濟”,再到今年第一次提出“工業網際網路”和“智慧+”,馬化騰認為儘管每年提法不同,但目標是相同的:希望在全球新一輪科技與產業革命中,抓住“資訊科技(IT )”這個最大的變數,推動各個產業進行“數字化、網路化和智慧化”的轉型升級。
演講中,馬化騰把5G網路看做一把鑰匙,“它能夠幫我們解鎖原先難以數字化的現實場景,讓數字技術以更小的顆粒度重塑現實世界。”他以醫療領域為例,分析當下的遠端診斷、手術往往受限於網路頻寬和時延,但在未來,偏遠地區的患者可通過5G網路便捷地獲得遠方專家的幫助,包括急救車在開往醫院的途中,就可以利用5G網路,將患者手術之前的準備工作與醫院進行遠端同步,實現急救車與手術室的無縫連線。
馬化騰認為5G與AI是相輔相成的關係,5G還能夠幫助更多的A I應用落地,AI則可以讓5G網路更加靈活、更高效地被人們使用,邊緣計算也會變得更加重要。通過“超級大腦”,雲、邊、端進一步協同可以讓AI能力更好地融入萬物互聯的世界,幫助使用者更多、更快、更便宜地,呼叫算力、資料與儲存資源。馬化騰表示,在5G和AI雙核驅動下,各行各業門檻正在降低,產業網際網路發展進入快車道,產業網際網路的春天才剛剛開始,中國的創新還有很大機遇。
資本對接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
5G時代會出現新的交易模式
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在峰會中表示,中國經濟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數字化經濟,資料的價值也被廣泛認同,資本有巨大的動力,支撐5G在網際網路經濟大規模發展,但目前真正的A I還不能夠吸引資本。
他指出箇中原因在於資本離資料“既很近又很遠”,即資料的價值雖然得到了廣泛的承認,但資料的交流、交易規模還很小,“資料孤島”的問題使得資料成為閒置的大宗商品。李小加認為,對照傳統經濟已經約定俗成的底層鏈條,包括傳統的會計準則、法律準則、上市準則等,5G時代底層鏈條上,對資料的確權、標準、定價、存證等工作尚未完成,只有形成清晰的利益準則和分配標準才能讓資料從孤島上閒置的大宗商品,走向產品形成收益。
在李小加看來,5G時代的資料、傳輸、算力及A I分別與“1G”時代的生產資料、運輸、能源、生產相對應。在5G時代,資料愈發重要,但資本尚在“尋親”階段的情況下,李小加指出,技術的發展能夠縮短資本和資料的距離,5G時代也將出現新的交易模式,交易所可以在資料加密和溯源、收益分配製度的安排上起到一定作用,“技術手段重塑中國在5G時代的資本時代,讓中國實現重大超越。”
商業模式
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餘承東:
5G顛覆使用者習慣,也迎來更多需求“從連線人到萬物互聯”,華為消費者業務執行長餘承東表示,對比過去,5G時代帶給人最深刻的感受是“這是一個萬倍量級的變化”。在過去26年的時間裡,餘承東一直在行動通訊行業,見證了第一代通訊模擬的時代到如今第五代5G時代的發展。
在餘承東看來,隨著人工智慧時代來臨,萬物互聯、萬物智慧時代來臨,A R/V R時代來臨,要求網路延時非常短,需要更高的頻寬能力。“低時延的連線對於5G時代、人工智慧時代的來臨(非常重要),所有的終端未來都會有支撐人工智慧的能力,人工智慧要求雲端的連線是更低的時延,才能及時響應在雲端人工智慧的運算,端側智慧和雲側智慧要結合起來,才是真正的移動人工智慧。”餘承東說。
而談及5G時代的商業模式,餘承東說,3G、4G時代,運營商收入下降,過去的話音和簡訊的業務基本沒有了,被微信替代了,因為流量不限量、免費。而在5G時代,簡單的流量免費的話,由於頻寬更寬,速度更快,免費基本上等於不要錢,同時可能造成流量擁堵。“所以5G時代商業模式的思考非常重要,因為不同的行業,不同的服務等級有不同的收費,比如A I自動駕駛,如果提供的頻寬時延和免費使用者是一樣的,那這是一個災難。”餘承東呼籲國家能開放讓5G的技術能夠用2G、3G的頻段,希望5G能使用全頻段、全頻寬。他認為5G的技術用於2G平臺、3G平臺,頻段的使用效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也有覆蓋性。”
達闥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黃曉慶:
5G是為機器人時代設計的
達闥科技創始人、董事長兼執行長、前中國移動研究院院長黃曉慶認為,5G不僅僅侷限在頻寬的改變,其核心是顛覆了人們使用網際網路的傳統習慣,要尋找工業、人工智慧和機器人時代對5G的需求。“隨著移動通訊的發展,不斷有效地取代固定的結構,一個泛在的網路能夠保證通訊質量、保證通訊延遲,實際上是未來我們人類社會進入一個機器人時代的核心保障,所以我認為5G是為機器人時代設計的。”
資料
2018年中國IT產業發展指數居全球第四
深圳IT產業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三
峰會期間,《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和《深圳IT產業發展報告》同步釋出。其中,《中國IT產業發展報告》指出,中國IT產業發展指數位居全球第四,北京、深圳、上海的IT產業發展指數位列全國前三。數字中國聯合會常務理事李穎稱,中國IT產業正在進入由大變強、由“跟隨並跑”向“並跑領跑”轉變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深圳市長陳如桂在峰會上致辭表示,2018年,深圳本地區生產總值2 .42萬億元,增長7.6%;全社會研發投入佔GDP比重達到4 .2%左右,位居全球城市前列;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44萬家,僅次於北京。電子資訊產業作為深圳重要的支柱產業,去年產業規模達2.1萬億元,增長14%,規模佔全國1/6,電子資訊產業增加值佔深圳市GDP比重近1/4。
《深圳IT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8年深圳在數字通訊、IC、智慧終端、智慧硬體等諸多領域表現突出。值得一提的是,深圳的IC設計業超過100億美元,這也讓深圳在這一領域成為國內唯一超過100億美元銷售額的城市。在通訊行業,深圳是5G試點城市之一,通訊領域上市公司超過50家,通訊領域發展活躍、集聚效益最優的地區之一。
從1979年GDP不足2億元,到2018年GDP超過2.4萬億元,深圳科技和創新委員會主任樑永生分析,深圳整個發展歷程是從OEM、ODM到OBM轉型,從模仿創新到原始創新,從深圳創造到深圳智造。在這個過程中市場主體在不斷變化,產品結構從原來的傳統電子類產品到以通訊裝置、計算機外設、電子元器件等新型電子產品轉變。在全球經濟進入數字化時代、IT產業進入了調整產業結構新階段的情況下,樑永生表示深圳目前IT產業所處的階段,處於發展動能轉換的關鍵期和衝擊全球產業鏈高階環節的攻堅期,機遇與挑戰並存。
觀察
IT領袖峰會十年:
引領、推動IT產業轉型升級
從2009年第一屆開始至今,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已經成功舉辦11屆。這項國內最高規格的IT盛會,素來以參會的大咖雲集而成為公眾關注焦點。而峰會中行業的領軍企業家以及學界享譽盛名的專家學者的思想碰撞,在某種程度上也在引領、推動和促進產業的轉型升級。
今年IT領袖峰會是第11屆,也是IT行業新一個十年的開創之年,主題是“IT新未來:5G與人工智慧”,一個普遍的觀點是,5G和人工智慧技術將會是未來IT行業的雙軌道驅動力。而對比十年前,首屆IT領袖峰會圍繞3G展開的討論,IT行業技術迭代更新的速度頗為讓人驚歎。
從圍繞3G時代展開的討論到如今暢想5G時代,11屆IT領袖峰會促成了產業的哪些變革?下一個十年,IT產業的著力點是什麼?
從峰會焦點話題看產業變革
首先得談一下IT領袖峰會的歷史,它的前身是不對媒體和非嘉賓開放的數字中國高峰論壇閉門論壇。從2009年開始,閉門論壇走向開放,深圳市政府與數字中國聯合會作為共同主辦單位,將原高峰論壇改名為IT領袖峰會。
2009年改名後的首屆峰會將主題定為“金融海嘯後的中國高科技產業”,主要針對2008年金融危機後,尋求產業復甦層面的破局之道。這裡面極為重要的技術驅動力便是在當時即將開啟的3G網路時代,這和當下即將擁抱5G時代的情景極為相似:上游的運營商積極鋪設和構建新網路時代的基站等網路訊號傳輸平臺;中游的諸如手機廠商、軟硬體商等技術支撐中堅力量早已著手佈局產業鏈;而下游ToB或ToC端的各類服務型產業也蓄勢待發。整個產業鏈在一片期待中,迎接新網路時代的到來。
由3G到5G,毫無疑問,促使行業變革如此迅速的驅動力在於日新月異的技術。在IT領域有一句俗語,行業幾乎是一年一變,5年完成一個大變革。
從歷年峰會的焦點話題看,嘉賓們所談論的關鍵詞幾乎涵蓋了當時IT領域的所有熱詞。如,2009年和2010年的峰會論壇的議題主要集中在3G時代以及PC端的網際網路時代;而到了2011年峰會論壇就正式迎來了移動網際網路與4G時代;之後的2012年峰會,論壇焦點又來到了數字生活時代;2013年,峰會的焦點是新形態電子商務及大資料時代;2014年的峰會開始探討移動網際網路下一個浪潮以及網際網路金融和產業網際網路;2015年峰會的焦點是重塑IT經濟結構,其中包括工業4 .0與網際網路、新產業新經濟等當時的熱門話題;2016年的焦點議題則是O2O與網際網路金融;2017年的峰會上,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熱門詞彙成為焦點;而到了2018年,工業網際網路與中國製造、獨角獸與前沿產業、數字醫療與健康成為熱議關鍵詞。
從歷屆峰會主題來看,前五屆峰會是巨集觀上為IT產業尋求變革和轉型之道,如從3G技術的萌芽到全面推廣後,由此完成資訊通訊技術由3G到4G的迭代升級,而網際網路生態的主陣地也從PC端轉向了移動端,其中移動互聯、新形態電子商務及大資料等便是這個階段的產物。
而後的五屆峰會則更加貼近微觀的消費者生活,從“IT創新推動人類進步”到“IT新價值與產業網際網路”再到“IT重塑經濟結構”,再到後來的大資料、人工智慧、物聯網、020等新經濟形態和行業新模式,後五年在IT領域幾乎每年都有一種新生事物的誕生。
而整個IT產業也幾乎是沿著這個路徑完成迭代升級。從十年前3G萌芽時代的PC端網際網路,到4G時代的移動網際網路,再到萬物相連的物聯網及由此衍生而出的端對端、點對點等新經濟模式。
新的十年,看好5G變革
過往的十年,是中國IT技術和產業急速發展的十年。
以網路資訊科技為例,從平均每BT傳輸來講,如果3G和4G比的話,大概相差了30倍;如果3G和2G比相差了20倍。憧憬下未來的5G網路,網路帶來的是再一次能力的提高,從網路效能、網路安全形度對網路進行了重整,又是一個數量級甚至兩個數量級的提高。
十年前,站在3G時代的門口,人們無法想象用手機便可以線上極速看完一段視訊;人們也無法想象智慧手機在大多數時候能完全取代電腦,僅需要一部手機便可完成諸如通勤、支付、社交等領域的基本需求……
不僅如此,整個IT產業的總規模也在急劇擴張。以IT領袖峰會的東道主深圳為例,2009年的峰會上,深圳市領導指出,2008年深圳IT產業產值達到7839.2億元,增長13.4%,產值約佔全國電子資訊產業的1/6。而在今年的峰會開幕式上,深圳市長陳如桂指出,電子資訊產業是深圳重要的支柱產業,去年產業規模達2.1萬億元,增長14%,規模佔全國1/6,電子資訊產業增加值佔深圳市GDP比重近1/4。短短十年,深圳IT產業產值增長了200%多,總資金規模增長了近1.4萬億元。
在新一個十年裡,今年的峰會主題是“IT新未來:5G與人工智慧”,毫無疑問5G與人工智慧將成為IT行業新未來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馬化騰在峰會演講中便表示,5G能幫助更多的人工智慧落地,而人工智慧也可以令5G在使用中更高效更靈活。而5G商用可能會帶來一個全新的產業網際網路。在5G和AI“雙核驅動”下,各行各業轉型升級的門檻會不斷降低,產業網際網路的發展將進入“快車道”。
而華為消費者業務CEO餘承東也表示,5G之前所有通訊連線人,而5G核心是既能連線人、物,也是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所以5G與過去不是一個量級。“5G的頻寬能力,相比4G,有10倍以上的能力提升。”
作為IT行業龍頭企業的領軍人,馬化騰和餘承東均十分看好5G和人工智慧的未來。對比十年的3G時代和即將到來的的5G時代,十年的變化讓人們驚歎於時代的發展速度,下一個十年IT行業在雙軌驅動下的新未來還會遠嗎?
A04-05版
統籌:南都記者 黃瑋
採寫:南都記者 黃瑋 劉晨 見習記者 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