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騰訊音樂,索尼能突圍嗎?
在經過了近十年的業務虧損後,2015年索尼終於擺脫虧損,進入了利潤上升期。索尼集團2018年財報顯示,其第一季度營業利潤同比增加374億日元,漲幅24%,達1950億日元。在索尼中國董事長兼總裁高橋洋看來,第一季度的業績明顯超過了預期,但仍有一些領域希望做得更好一點。
“索尼現在缺的是傳播平臺,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可以將生態圈做完整。”高橋洋解釋道,完整並不意味著封閉,索尼想做的是最後一英寸的生態圈。10月23日,索尼中國在北京正式上線“索尼精選Hi-Res”高解析度流媒體音樂服務平臺,主打古典樂、爵士樂。
自2016年3月,高橋洋任索尼中國區總裁以來,他就將此前電視業務的打法也複製到了音訊、相機品類——從高階開始進行市場攻克,然後將市場和品牌優勢向低端遷移,提高產品溢價。索尼(中國)公關總監姜京源曾對《中國企業家》解釋,高階產品戰略的路徑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先爭取利潤率,再擴大利潤額,之後尋機增加銷售額。
但在中國,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等音樂平臺不僅有大資料支撐,在版權及資源方面,遠比索尼強大的多。靠古典樂、爵士樂打入市場的方式並不討巧,索尼若想真正實現市場化,則需要嘗試引入更多、更流行、更大眾的音樂。可在高橋洋看來,索尼從2012年起進入架構調整週期開始,主要措施之一就是重新研究自己的優勢,且不在沒有優勢的地方浪費資金和資源。“不盲目地追求以流行歌曲為主的曲庫,其實就是建立可持續盈利的商業模式。”高橋洋說。
音樂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 版權之爭
在中國,索尼面臨的另一個難題就是版權。
2017年8月,因版權問題,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再起爭端,網易雲音樂一批歌曲被下架,主要涉及韓語音樂和英皇歌曲,網易官方表示,由於沒能和騰訊音樂就版權問題達成一致,歌曲只能暫時被迫下架。而騰訊方面則表示,因網易雲音樂存在多次侵權行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已向深圳法院提起訴訟。騰訊也將暫停與網易雲音樂間的部分內容轉授權合作,直至對方解決盜版問題,並承擔相關法律責任為止。
對於下架原因,網易雲音樂曾表示錢不是問題,且有充足的資金購買版權。但有業內人士表示,有可能是騰訊開價過高,網易雲音樂難以承受。但這場版權大戰對網易雲音樂的影響顯而易見,不僅造成了使用者流失,其2017年8月的搜尋熱度也降到谷底。
而音樂市場最大的問題就是獨家版權導致的版權割據現象。進入版權時代,巨頭們開始大肆搶佔市場。2017年5月,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宣佈與環球音樂集團簽訂了中國大陸地區數字版權分銷戰略性合作協議。這意味著騰訊已擁有了世界三大唱片公司環球音樂、索尼音樂、華納音樂的獨家版權,版權覆蓋率高達90%。
即便索尼公司旗下有索尼音樂娛樂唱片公司,索尼音樂流媒體平臺也需要拓展更多音樂版權。畢竟瑞典的音樂流媒體巨頭Spotify,不僅在成立初期用公司股權換取三大唱片公司的版權,還在2017年與騰訊音樂娛樂(TME)交換了部分股份,使得Spotify持有約9%的騰訊音樂股份,同時加強了Spotify與騰訊音樂之間的合作。
在高橋洋看來,和BAT等平臺合作固然很好,也不排除索尼將來會與其進行合作,但就目前而言索尼的 經營思路 與BTA等平臺的經營思路並不相同。
而在版權的保護上,索尼近期也已開發了一種利用 區塊鏈技術 的數字內容版權管理系統。“隨著技術的發展,今後會有一些新的技術上的解決方案。”索尼精選音樂總監矢崎尚文表示,目前索尼是按照現有技術的情況下,尊重各國的法律法規,儘可能多地做到對智慧財產權的保護。
硬體和內容,索尼的兩個車輪
2018年5月,索尼公司總裁兼CEO吉田憲一郎釋出了第三個中期計劃,即從2019年3月31日結束的2018財年開始,至2021年3月31日結束的2020財年期間,索尼將在電子、娛樂和金融服務三大主要業務領域做直接面向消費者的業務。
在吉田憲一郎看來,在內容被創作、傳播和享受這一過程中,消費者總要有一個終端來聽或者看、或者來創造某一個內容。而索尼要做的就是既貼近消費者、又貼近創作者,“如果聽音樂,你需要有一個耳機、手機、播放器,或是音箱,如果看視訊,則需要一個高品質的電視機。但如果要創作視訊或影片的話,你就需要相機或攝像機。”高橋洋說,在終端裝置上索尼可以發揮更多優勢。
2014年,索尼總部將電視、數碼影像、音訊三個業務部門剝離,成為獨立運營的子公司,並鼓勵讓每一個分公司和事業部有足夠的自主權和決定權,以便可以迅速應對市場變化。高橋洋解釋電視業務的扭虧為盈也源於此次改變。
《中國企業家》此前曾報道,索尼中國每月都會對每一個產品型號、每一個渠道的投入和產出進行觀察記錄,根據統計數字進行動態調整——調高、調低目標,或者增加、減少投入,實在不符合標準就終止合作。
相比華為、蘋果等公司,每半年釋出一次新品的更迭,索尼硬體的更新換代週期普遍過長。對此,高橋洋表示,索尼既不會盲目的追求量,也不會盲目的追求週期縮短,週期的縮短並不一定對所有的消費者是好事。“但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我們希望儘可能的縮短週期,不過週期縮短意味著庫存的時間會增加,我們要取一個平衡點。”
除此之外,如何將硬體及內容更好地結合在一起,也是索尼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而高橋洋對公司內部的要求是要尋找各個業務的目標群體,每一個業務都要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興趣社群。“我現在要做的是研究流媒體興趣社群和其他興趣社群裡面有沒有重疊,例如去發現一個流媒體使用者,也是很喜歡索尼的使用者。發現消費者的屬性和他們的愛好,並從資料上證明這一點,未來開展營銷的話效率就會提升一步。”高橋洋說。
話雖如此,但畢竟有騰訊音樂、網易雲音樂等專注音樂平臺以及蘋果等硬體公司環伺在旁,留給索尼的時間也是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