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臉哭!又有人蘋果手機掉西湖了!湖裡還撈出了這些“寶貝”
據錢江晚報4月14日報道,又有人手機掉西湖裡了。
這一次中招的是一個女孩子,最後出動蛙人才打撈上來。
人間最美四月天,西湖迎來了旅遊旺季。東西掉進西湖的也越發多了起來。
“馬上就要五一假期了,真的要提醒下大家注意。”說起在西湖裡撈東西,最有發言權的當屬紅遍全國的“撈哥”周翔軍,湖濱景區保安班班長宗念星也是撈東西的“一把好手”。
最容易掉進西湖裡的都是些什麼東西,西湖邊哪些地方又是掉東西的高發區,他們還從西湖裡撈上來過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
西湖撈哥
女孩手機不慎掉進西湖
“撈起手機千萬不要甩”
吳傑是錢江打撈隊的潛水員,前天打撈手機的人就是他。
4月13日下午,吳傑接到求助,在郵電路東坡路口附近的遊船碼頭,一名年輕女子的手機掉入湖中,需要幫忙打撈。
“因為是碼頭,水比較深,估計有2米左右,小姑娘自己肯定沒辦法下水去撈。”吳傑到現場後,先詢問了女子手機落水的具體位置。
吳傑告訴錢報記者,之所以一到現場就仔細詢問落水位置,因為吃過太多類似的“苦頭”了。
“很多次接到求助,結果當事人已經離開事發地點了,等到再回去的時候,找不準事發地點,可能我在水下忙活一小時都是無用功。”吳傑說,4月14日上午,西湖裡一名船工的iPhone 8手機掉湖裡,等到他趕到現場時,由於船工沒法準確描述具體的落水地點,他潛了兩次水,都沒有找到手機,反而撈上來幾個放茶杯的盤子,讓他啼笑皆非。
幸虧這次女孩子告訴了吳傑準確的落水地點。吳傑穿上乾式潛水服,佩戴好安全繩和呼吸器後下水。
20分鐘後,手機被撈了上來。
“只要定位準確,一般下水半小時之內都可以撈起來,不過很多人拿到手機後有個習慣,上手就開始甩,想把裡面的水甩出來。”
吳杰特意讓記者提醒讀者,從水裡撈上來的手機切記不要甩,“這樣很容易讓螢幕、主機板進水,拿到手機後用紙巾擦乾,放到米缸等乾燥的地方或者就近找手機店進行處理。”
吳傑所在的打撈隊,平時主要做水下維修、電焊、攝影等,幫遊客在西湖撈東西只是工作很小的一部分。
“我們的裝置有損耗,因此都會提前和客戶說,需要收取一定的費用,不過遇到老年人等弱勢群體,我們也會視情況減免。”吳傑說。
西湖撈哥
打撈完手機網兜還沒收起
另一頭又有老花鏡掉了下去
宗念星是湖濱景區保安班的班長,從2009年到景區做保安開始,10年來宗念星已經沒法統計從西湖裡撈起過多少東西了。
“小長假、黃金週和旅遊旺季的週末,西湖邊客流量非常大,早幾年自拍杆流行的時候,手機經常掉下來,我一個人一天幫忙撈兩三個手機也是常態。”宗念星說。
“有一次我剛剛在九曲橋幫遊客撈上來一隻手機,還沒收起網兜,就接到訊息說集賢亭有遊客的老花鏡掉下去了,撈起老花鏡沒多久,九曲橋又是一隻手機掉下去。”說到這兒,宗念星自己都笑了出來,“一到旅遊旺季,來回奔波幫遊客打撈落水物品就是工作的常態。”
據宗念星統計,他每個月至少會從西湖裡打撈起一二十部手機,節假日的時候這個資料還會往上漲。
遊客“點名”找“撈哥”求助
事後還要求合影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西湖“撈哥”景區公安分局民警周翔軍的身上。
撈哥目前使用的是第三代打撈杆,底部有水下攝像頭,打撈杆杆體上的顯示屏能實時顯示水底畫面。
“具體撈起來多少東西,這我是真記不清了。”周翔軍說,“反正接到訊息我就帶上工具出發了。”
前幾天在西里湖,一名北京來的遊客在洗手時,不慎把掛在胸口的墨鏡掉了下去。
“他的墨鏡是帶度數的,沒了墨鏡等等就沒法開車了,要說這個遊客也是門兒清,在網上查到了我們水上派出所的電話,直接打過來求助。”周翔軍說,現在不僅杭州人知道他,很多外地的遊客都會“點名”找他求助。
“撈哥”出馬,還是很穩的。
沒多久,墨鏡就被打撈上來,這名遊客又是致謝,又是拉著“撈哥”合影。
“用你們年輕人的話來說,我是"紅"了,有時候我在執勤時也會被人認出來求合影,既然"紅"了,那我就要承擔更多的職責,更好為市民遊客服務。”採訪中,周翔軍還給記者提前“劇透”了一波——新一代的打撈杆已經研製成功了。“最新的打撈杆加了WiFi功能,可以把水下攝像頭的畫面實時傳輸到手機上,解決了光照太強時,打撈杆上顯示屏看不太清的問題。”
手機、鑰匙、眼鏡、滑板
西湖裡還曾撈起過金項鍊
在與宗班長、“撈哥”的聊天中,倆人都表示掉進西湖裡最多的是手機,估計能佔到所有落水物品的八成左右。
除了手機外,掉落還比較多的,有鑰匙、眼鏡、首飾等物品,不過數量和手機不在一個等量級上。
而下面這些區域,最容易掉東西進西湖。
首先是大華飯店旁的九曲橋。九曲橋橋體位於水面上,橋邊設有幾十釐米高的護欄,除了遊客拍照時容易把手機掉到湖裡外,許多遊客逛累了,會坐在橋邊的護欄上休息,由於護欄比較矮,褲子口袋裡的手機、錢包、鑰匙等物件也很容易滑落到西湖中。
集賢亭作為西湖邊知名景點之一,同樣吸引了許多遊客駐足。集賢亭三面環水,一面有十餘米長的人行道與岸邊相連,人行道兩側和集賢亭四周沒有護欄,遊客多的時候容易因擁擠等原因導致隨身物品掉落至湖中。
花港觀魚內的紅魚池,作為西湖邊賞魚的絕佳地點,遊客市民在觀賞往往會拍照留念,也容易將手機等隨身物品掉落至魚池中。
此外,蘇堤、白堤、三潭印月、雙投橋等位置,同樣也是物品落水的高發地段。
“這些地方風景比較好,大家就會掏出手機來拍照,加上人流量又比較大,稍不注意就容易把隨身物品掉下去。”周翔軍說,“很多手機掉進水裡的都是小姑娘,因為小姑娘手比較小,往往單手持手機按快門時,手機容易拿不穩滑落。”
除了常見的落水物品外,周翔軍、宗念星和吳傑等人還從西湖裡撈起過山地自行車、滑板、無人機、航模、門禁卡、金項鍊、小孩的鞋子等東西。
“希望大家出門遊玩時,隨時保管好隨身物品,拍照時確保手機拿穩,在西湖都可以玩得開心、舒心。”周翔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