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2億可運營使用者 坐擁多個隱形冠軍 長虹2000億元銷售目標穩了
[釘科技述評] 說到歷史的厚重,恐怕沒有任何一個家電企業能與長虹相比——創始於1958年,國家一五期間156個重點專案之一,當時唯一的機載火控雷達生產基地。
或許是習慣了默默付出,產業報國60年的長虹並不像其他企業那樣,喜歡高調示人。但這樣相對內斂的性格,也讓長虹堅守實業、砥礪奮鬥的創業作風一直延續下來,並在40年改革開放的恢弘曆史中,見證和助推了中國製造業和家電業的強勢崛起。
歷史、現在、未來都是想通的。低調的長虹,在其建業60週年的慶典上,向外界釋放出“做強 做優 做大”的戰略發展目標,讓業界感受到一股“氣貫長虹”的氣勢。
這個目標並不空泛,而是有著具體的闡釋:做強是指主要產業要穩居國內第一集團,並培育出一批細分行業冠軍;做優是指2025年的利潤總額要在2020年20億元的基礎上實現倍增;做大是要使銷售規模要在2020年1500億元的基礎上實現進一步增長,在2025年將超過2000億元。
在大多數家電企業都無法邁過千億營收門檻的情況下,長虹要向2000億元目標發起衝擊,究竟有沒有實現的可能?
要解答這個問題,要從現實的基礎和未來的佈局兩個層面來分析。
基礎:手握2億使用者 坐擁多個隱形冠軍
如果沒有堅實的基礎,相信長虹也沒有底氣公開提出利潤倍增、收入翻番的目標。不妨先看一下長虹到底有著怎樣的基礎條件。
在釘科技看來,長虹有兩大絕大多數友商都不具備的發展基礎:
其一,使用者基礎。
在家電、消費電子領域幾十年的耕耘,長虹目前在全球擁有2億多使用者。更重要的是,這些使用者是有可運營條件和價值的。據釘科技瞭解,長虹旗下的愛聯科技,截至2018年9月,已累計為超過2億件電子產品提供可靠聯接服務。這意味著,長虹擁有海量的聯網裝置、家庭和個人使用者,從產品運營到使用者運營的轉型,必然會帶來新的更大的增長空間。
其二,產業基礎。
與一些網際網路企業喜歡標榜各種第一不同,低調的長虹其實有著更多有著巨大產業價值的“隱形冠軍”。例如,作為全球冰箱的“心臟”,長虹華意自2013年以來便蟬聯全球第一,全球市場份額超20%;長虹旗下的愛聯科技,截至2018年9月,已累計為超過2億件電子產品提供可靠聯接服務,是中國最大物聯網模組提供商;在軍工航空電源市場,長虹電源佔有率超過80%,高純氧化鈹陶瓷基板、高效能氧化鈹夾持幹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市場佔有率達80%,近程防空雷達全國第一……
此外,長虹還擁有完備的產業服務平臺,能夠提供研發、供應鏈、製造、財務、投融資等一整套服務和解決方案。以製造服務為例,目前,長虹的製造能力正在服務小米、惠而浦、京東方、海爾、國家電網、中國電子、富臨集團、華晨汽車、英業達等數十家國內外知名企業,覆蓋家電、軍工、教育、酒類、家居等行業。
如果以60年為一個週期,那麼當下的長虹無疑擁有了良好的使用者基礎、產業基礎,讓長虹站在了一個全新的更高的起點上,為長虹衝擊新的財務和發展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未來:體制機制改革釋放活力 AI+IoT技術創新驅動發展
對於長虹來說,改革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在建業60年的時間節點,長虹再次對外釋放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
長虹集團董事長趙勇宣佈,將推進落實控股集團層面混改,控股集團整體上市,並依據已有的多個上市公司平臺對現有產業進行重組,全面推行骨幹員工入股。同時,加速產業結構轉型,退出不符合長虹發展方向的產業,實施全面數字化轉型,
應該說,這樣的改革力度是非常大的。對產業的重組、骨幹員工持股、退出不符合發展方向的產業等,意味著長虹要聚焦主業,做強做優做大主業,同時實現企業和員工在更高水平的價值共贏。新的機制體制改革無疑會進一步釋放企業活力,為衝擊新的戰略發展目標增添新的動力。
對於長虹來說,驅動發展的動力,除了持續的改革之外,還有另外一項重要工作抓手,那就是技術創新。
“春江水暖鴨先知”,優秀的企業總是最先捕捉到技術升級的趨勢。AI人工智慧這個風口,長虹最先抓到了。
作為全球最早推出AI電視的家電企業,長虹在AI賦能IoT終端的發展道路上愈發堅定和有效。在建業60週年活動上,長虹就釋出了一系列極具創新水平的AI家電產品。
比如,全新推出的CHiQ人工智慧電視Q6A,開機是人工智慧電視,關機則變身為物聯音箱。通過物聯網和相容協議,消費者只需發出語音指令,即可通過CHiQ電視操控跨品牌的智慧家居裝置。
美菱M鮮生語音智慧冰箱,在水分子啟用保鮮技術的基礎上,“解放雙手”的全新設計,採用行業首創的全語音互動技術,實現3秒快閃記憶體,為使用者提供語音自動開關門,語音食品管理等,徹底解放雙手。同時,有一鍵購物、智慧診斷提醒、介面DIY、計時做飯提醒等更多實用功能,便捷使用者生活。
全新CHiQ人工智慧空調,基於全語音互動技術,實現聽聲識人、聽聲定位、聽聲調速。
長虹在人工智慧語音互動能力方面,已經建立了自己的優勢。而更重要的是,長虹還在積極擴張自己的智慧生態。以AI+IoT為技術核心,通過物聯網相容協議,實現長虹CHiQ電視與CHiQ冰箱、空調以及其他品牌的智慧家居生態鏈裝置互聯互通互控。
孤木不成林,長虹的AI+IoT能力不僅可以提升長虹自有品牌智慧終端的使用者體驗,還可以賦能第三方品牌,實現跨品牌互聯互通,從而打造出智慧家居產業生態。
作為家電行業的領軍企業,長虹在壓縮機領域排名行業第一,電視、冰箱也都位於行業前列,AI方面具有先發優勢,產業服務能力賦能了很多家電和消費電子企業。面對新的目標,長虹需要加快使用者運營能力的提升,完善智慧家居生態,實現技術驅動和運營驅動的協同發展。
60年風雨兼程,長虹有過輝煌,也有過挫折。但無論怎樣,中國都需要長虹這樣實業報國的公司,支撐實體經濟的發展。也許與一些網際網路公司相比,長虹不善於表達,也不善於包裝,但喧囂之後,人們會發現哪些企業才是真正的產業脊樑。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長虹的下一個60年,值得我們期待。(釘科技原創,轉載務必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