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與城市的關聯背後,隱藏著一根叫運勢的繩線
錘子科技則一直紮根望京,流轉於摩托羅拉大廈、綠地中心,直到2017年,羅永浩宣佈總部要遷往成都。
在智慧手機的浪潮中沉浮,兩名創始人的交集並未受到物理空間的限制。
2012年的M2釋出會上,老羅曾高舉出“我是米粉”的牌子。2011年,出於欣賞,他同雷軍在微博頻繁互動,併到小米總部同雷軍長聊3個小時,有心入夥小米。
圖:小米2012新品釋出會上的老羅
但那次聊天並不愉快,兩人想法完全不同。羅永浩印象中,兩人都保持著禮貌,但很不耐煩地聽著對方的闊論。“雷軍想做高效能、高性價比的手機,而我想做注重設計和使用者體驗的手機,只好另起爐灶了。”
2012年4月8日,在雷軍創立小米兩年後,羅永浩宣佈也要做智慧手機。他要用工匠精神,從市場切走那塊文藝、小而美的蛋糕。
在擦身而過之後,兩個人活出不同的模樣。直到近日,同樣因為“總部”風雲,兩家手機廠商引發不同的關注。
01
羅永浩曾經得意於45歲仍未買房。
在微博上,這位“人生導師”指點年輕人:買不買房只是觀念問題,比如他自己45歲一直租房,依然活得很好。 字裡行間跳躍的是一箇中年男人未向現實妥協的自信。
只是剛過了半年,話鋒轉了。在2017年11月的錘子釋出會上,老羅介紹新品時順便宣佈,他在成都購置了人生第一套房產。成都將是錘子科技的新總部。
這應該是8年前的羅永浩無法想象的選擇。那一年,他剛出版了《我的奮鬥》,身上最鮮明的標籤是彪悍。去成都籤售新書時,多達六個岔口的道路讓老羅感嘆,成都司機真不容易。
圖:2010年羅永浩《我的奮鬥》杭州籤售會
錘子科技與成都的結合頗有閃婚的意味。去年8月,出現在極客公園創新者峰會上的羅永浩一臉鬆弛。他可以風淡雲輕地坦承,2016年錘子凶險到兩次發不出工資,6次被傳倒閉,5次被傳收購,不過現今有了新的融資,大約10億元規模。“沒意外的話,從秋天開始,我們手裡會有大約 19 個億的運作現金。”
媒體很快挖出,錘子新一輪融資中,領投6億元的是東方廣益投資有限公司,有成都成華區政府背景。6億元中,一半為股權融資,一半是債權融資。
投資方也有自己的考量,東方廣益負責人曾對媒體表示,“錘子科技作為手機制造商,同本土產業鏈互補性較強,符合成都目前正大力打造電子資訊產業生態圈的重點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