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九共享集團盧俊卿:構建每個企業的“長贏法則”
最近電視劇《創業時代》熱播,令“創業”再一次成為很多人關注的話題,然而與理想相反的是,根據專業機構統計:97%的創業人員都會失敗,創業時代也只屬於個別人的小幸運。
不僅創業公司,在實際的商業社會中,即便巨頭公司也要不斷的“居安思危”, 這也是無數中國企業家、創業者上下求索的時代問題:世上存不存在一種“長贏法則”?
為此,哈佛商學院與MIT斯隆管理學院的兩位知名戰略教授,花了近30年時間,研究了比爾·蓋茨、安迪·格魯夫、喬布斯這三位傳奇領導者和他們的公司,總結出——《戰略思維:蓋茨、格魯夫和喬布斯的5條長贏法則》。
無獨有偶,天九共享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天九共享集團”)在國內首檔針對商業領袖開展的網際網路視訊欄目《老闆悄悄話》中,天九共享集團董事局主席盧俊卿同樣探索和總結了適合中國企業現實的“長贏法則”,且與哈佛商學院的研究不謀而合。
做面向未來的贏家
長贏法則一:向前看,向回推理。向前看,指的是形成對未來的願景。傑出的領導者會對未來有所判斷,形成願景。以微軟和蘋果公司為例,上世紀70年代,家用電腦沒有市場,當時世界第二大電腦企業——美國數字裝置公司的CEO肯·奧爾森公開說,有什麼理由需要每個人家裡都有一臺電腦?但正是在那樣的環境下,蓋茨建立了微軟,喬布斯建立了蘋果公司。他們沒有侷限在現有環境,相信可以製造並滿足使用者未來的需求。這種願景讓微軟和蘋果誕生,走向未來。
而向回推理,指的是設定邊界和首要任務。願景本身並不是目的,必須轉化成戰略。比如,公司要做什麼,不要做什麼,更重要的是什麼?
在向前看中,盧俊卿指出了身為企業家的兩大終極使命,一是滿足客戶不斷增長的幸福需要。二是滿足員工不斷增長的幸福需要。而向回推理中,盧俊卿簡明扼要的設定出身為企業領導者的三大職責,分別是算好賬、用好人、分好錢。這將構建企業長贏的基礎。
長贏法則二:下大賭注,但不要賭上公司。偉大的領導者會時刻準備做出大膽的決定,以扭轉競爭格局,重塑他們的企業。這意味著下大賭注,比如前期投入巨大資金。但這些賭注的規模,不僅會嚇到競爭對手,也會嚇到同事和合作夥伴。所以,偉大的戰略家要有勇氣下賭注,更要巧妙執行戰略。比如,安迪·格魯夫為了讓英特爾成為下一代微處理器的核心選擇時,在資本開支上投入幾十億美元,但他通過分階段引入資本投資來減少賭注風險,讓英特爾從一個小型創業公司變為行業巨頭。
這正是盧俊卿與天九共享集團一直所運用的“抱團”智慧,《老闆悄悄話》指出,對於一個創業者的成敗,就看其是否能率先實現“抱團發展”,因為在當下這個網際網路飛速發展的年代,你能整合別人,說明你有能力;你被別人整合,說明你有價值。如果,你既整合不了別人,也沒人整合你,那說明離成功還有很遠。所以就必須考慮藉助系統平臺、整合、改變和學習,資源整合已經形成社會化的主流趨勢。跟上趨勢與時代的步伐,你才是贏家。
而在天九共享集團所打造的平臺上,已經聚集了幾十萬個成功的企業家,坐擁海量資本、海量專案和海量人脈。每個企業家都能在此進行資源共享,抱團發展。正所謂每個人各取所需、各盡所能、各得其所,結果大家都取得了共贏。
做面向時代的贏家
長贏法則三:打造平臺和生態系統,而不僅是產品。當微軟與IBM合作時,比爾·蓋茨沒有把重心僅僅聚焦在靠“產品設計取勝”,而是抓住機遇建立一個行業平臺。正是這種前瞻性的思維,微軟最終為IBM提供了完善的DOS作業系統,並在30多年裡主導了個人電腦軟體平臺的業務。比爾·蓋茨的遠見在於,當別人在突破性地發明新技術時,他在利用網路效應打造行業平臺。
《老闆悄悄話》用更為通俗的詞語對此闡述,即“外包”,天九共享集團所打造的獨角獸孵化平臺和生態系統,便是通過一定程度上的“外包”來完成。不做大而全,更不做小而全,而是通過專業的團隊和力量構建適合獨角獸成長的商業生態環境。比如從組織體系到流程設計,天九共享集團都是交給IBM全權負責,總之,“利用網路效應”的言外之意,就是具有全域性思維地利用分佈在全世界、全人類中的不同智慧。
天九共享集團統籌全球智慧與資源,一直以“孵化獨角獸、助力中國夢”為使命,近三年成功孵化了智享單車、漢邦剪裁、蜂狂購等30多家全球化經營的高成長型企業,在全球38個城市擁有100多家全資和控股公司。
長贏法則四:利用槓桿和資源,玩柔道和相撲。戰術性柔道,需要思維靈活,有妥協能力,能夠放下企業驕傲,跟隨競爭者的帶領。戰術性相撲,需要更強硬,有能力引起對方的恐懼。因此,對於企業來說,要知道什麼時候與對手合作,什麼時候投入競爭,這些都是影響成敗的關鍵。在企業相對較小時,可以使用柔道戰術;在規模增大、市場地位上升時,更為適合相撲戰術。
這便是《老闆悄悄話》中所說的聚焦,不僅聚焦於自身優勢與業務,也要聚焦於外部環境的變換,因此才能自由靈活的改變戰術。要知道,只要存在競爭,就沒有任何企業能夠100%贏得某個市場,所以必須聚焦。用盧俊卿的話來說:“我們每個企業的資源,我們的能力都是有限的,我們必須集中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突擊一個我們認為真正的焦點,把它做到極致,做到讓客戶尖叫。過去,是不是能讓客戶尖叫,那只是快和慢的問題,賺錢多和少的問題;未來,是生與死的問題。”
長贏法則五:在個人抓手的基礎上塑造組織。一個專家型的企業領導者,除了扮演專家支援的角色外,還會塑造一個強有力的組織。以微軟為例,軟體的專業知識是比爾·蓋茨的抓手,早期他瘋狂痴迷於親自寫程式碼,掌握微軟產品中的程式設計細節。但測試程式碼是軟體企業的執行長要做的事情嗎?當企業剛成立時,有技術背景又瞭解使用者需求的CEO可以這樣做,但隨著企業產品組合擴充套件、技術進步,CEO的使命就應該是建立管理組織。
盧俊卿曾說,“我比很多老闆都輕鬆。最起碼,我每年能寫一本書;每年能到全世界做很多演講;每年能夠帶著企業家們到全中國全世界很多地方去做很多慈善、公益和交流。那說明我的時間比大家充分,為什麼呢?因為我只管三個人,我管哪三個人呢?管總裁、管CEO、管一個聯席總裁。”
這便是《老闆悄悄話》中談到的“放手”,由此才能在個人抓手的基礎上塑造組織。然而很多企業家並不能做到放手,總是不斷的負重前行,盧俊卿對此有感而發:“我們為什麼不幸福?我覺得就像一個人,身上背了很多東西,又跑得很快,那自然是很累。所以,我們怎麼才能幸福呢?就是要放下那些不該我們管的東西。”
幸福,是盧俊卿《老闆悄悄話》中貫穿始終的核心詞,雖然表面上節目中的所有內容並沒有簡單粗暴地標榜如何讓你“長贏”,但是,盧俊卿卻以更為長遠和人文關懷的格局,分享我們每個人的終極追求——幸福。長贏是幸福的方式,而不是幸福的目的,因為,幸福本身就是目的。
所以,什麼才是人生贏家、什麼又是企業贏家?成為幸福的人、打造幸福的企業,助力幸福的社會,擴大員工以及人們的幸福福祉,這才是最大範圍的贏面,才是一個時代的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