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騰訊多“管”齊下
在股價跌到 260.8 港元的這一天,騰訊又被約談了。
據掃黃打非網,10 月 26 日,全國 " 掃黃打非 " 辦公室和國家新聞出版署就微信公眾號傳播淫穢色情和低俗網路小說問題約談了騰訊公司,責令其立即下架違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低俗、庸俗、媚俗網路小說,堅決清理傳播淫穢色情等有害內容的微信公眾號,切實履行企業主體責任。
被約談之後,微信官方公眾號 " 微信派 " 於今天下午迅速發了一篇文章 " 表決心 ",表示從昨天起,微信公眾號已經處理了 2171 個賬號,接下來還將執行以下策略:
1. 針對低俗違規帳號,限制文章搜尋和帳號搜尋;
2. 對低俗內容標準收緊,處罰加重;
3. 遮蔽低俗相關關鍵詞搜尋。
其實,早在 24 號,騰訊自己就在 " 微信派 " 公眾號上釋出了一篇文章,列舉近半年來清理色情低俗內容及 " 標題黨 " 現象的成果:包括封禁及處理髮送色情暴力類、低俗類、誇大誤導及標題黨類的賬號共計 124951 個,刪除相關文章共計 219186 篇。此外,還提了微信在網路闢謠、原創保護以及處理 " 刷粉刷量 " 等惡意行為方面的進展。
有趣的是,這篇 " 處理報告 " 在今天又被新華社微信公眾號翻出來推送了一遍,此舉蘊含的意味不言即明——文中提到的 " 清理低俗資訊,傳遞更有價值的內容 " 不僅是騰訊的願望,更是監管層面的要求。
事實上,騰訊目前面臨的,是生態上的全面監管。
內容監管,自媒體是重災區
自媒體確實是近期輿論場上的焦點。
10 月 23 日起,人民網推出了 " 四評‘自媒體賬號亂象’ " 系列文章。這一系列評論文章詳細地闡述了出現在各類自媒體賬號中的種種亂象:標題黨、造謠傳謠、" 黑公關 " 拿錢辦事、收 " 保護費等等。
10 月 25 日,新華社也發文批評自媒體 " 黑公關 " 的現象,受訪企業表示 " 每年需要維護上百家自媒體,單價從每年 5 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 "。文中還提到,途牛網、摩拜、京東世紀、小米等一批企業都曾對自媒體涉嫌 " 黑公關 " 提出訴訟。這批企業名單中,還包括騰訊自己。
自媒體的平臺當然不只微信一家,現在有不少自媒體都已形成了自己的媒體矩陣:公眾號、微博、頭條號、百家號等各種平臺上都有自己的賬號。但說大部分 " 自媒體 " 們都是從微信公眾號起家的,應該沒人反對。
微信公眾號給了一眾自媒體 " 發家致富 " 的機會:內容生產者們在這個大平臺上不斷成長著,各路亂象也確實伴隨而生——這一點,監管層頭疼,騰訊也頭疼。
騰訊一定是想努力展現出自己對內容監管的重視程度的,不然不會在人民網釋出 " 自媒體亂象 " 評論文章的次日就火速以《這些違規內容,微信不姑息》為題釋出自己在過去半年裡的整治成果。但它還是沒躲過約談——或許,體量大如騰訊,還是應該對內容監管政策的風向有更敏銳的嗅覺。
遊戲,強制實名
之所以說騰訊目前面臨的是 " 生態上的全面監管 ",是因為除了內容外,騰訊最引以為傲的遊戲也面臨著強監管。
10 月 25 日,騰訊升級 "《王者榮耀》健康系統 ",以北京地區為起點,正式啟動《王者榮耀》全部使用者的強制公安實名校驗,未通過校驗的遊戲賬號將禁止登入。為了杜絕未成年人 " 玩小號 " 的問題,一個未成年人實名資訊僅允許用於微信和 QQ 平臺各一個遊戲賬號的校驗。
26 日,啟動強制公安實名校驗的地區一下子加多了 8 個:天津市、江蘇省南京市、河北省秦皇島市、海南省三亞市、湖北省孝感市、遼寧省鐵嶺市、河南省周口市和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在各地推行強制實名校驗肯定首先取決於和地方公安的對接速度。但看看這個名單就會發現,留守兒童較多的地區肯定是優先考慮的——比如涼山彝族自治州。
毋庸置疑,遊戲上面臨的強監管必然會給騰訊的營收帶來影響,至於影響幾何,騰訊下月中旬釋出的財報會給出答案。
在被掃黃打非辦和國家新聞出版署約談的同一天,騰訊的股價下跌至 2017 年 5 月以來的最低點,收於 260.8 港元。
彭博社在收盤前報道稱,由於人民幣週五大跌,拖累了騰訊股價。若收盤跌破 2017 年年中以來關鍵的支撐水平 265 港元,就是這家香港市值最高的公司的走空跡象。從騰訊 1 月的高點計,股價已下跌約 45%。
被全面監管的騰訊果然跌穿了 265 港元——是抄底的時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