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短視訊轉向
混戰一年,騰訊批量上線的短視訊App放慢了更新速度。6月17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此前每月更新2-3次的速看視訊、騰訊時光、貓餅等騰訊系短視訊App,多數至少3個月再未升級。騰訊PCG(平臺與內容事業群)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向北京商報記者確認,部分App是PCG旗下產品,並未透露短視訊策略調整的方向和原因。
據不完全統計,騰訊曾推出10餘款短視訊產品,呈現瘋狂的內部賽馬格局,但目前仍保持每月數次更新的僅剩三款:火鍋視訊、微視、音兔。有觀點認為,從內部賽馬,變成聚焦突圍,微信、騰訊視訊等優勢平臺,一直嘗試給予流量支援,只不過與兩大領頭羊抖音、快手的差距依舊明顯。
App數月未更新
北京商報記者登入蘋果應用商店發現,騰訊短視訊App包括速看視訊、騰訊時光、哈皮、貓餅、騰訊雲小視訊等。
其中,短視訊社群類產品速看視訊、貓餅的最新版本分別停留在3個月、6個月前;短視訊工具分享類產品騰訊時光、騰訊雲小視訊分別5個月、8個月未更新;圖文+短視訊搞笑社群哈皮5個月未更新。
此前上述App基本保持每月數次更新的頻率。例如,一年前上線的貓餅iOS版本,在6個月前共升級24次;同期上線的速看視訊,在3個月前已完成21次更新。
有的騰訊短視訊則是“曇花一現”。例如,2018年上半年推出的下飯視訊,被認為是對標位元組跳動旗下西瓜視訊的重要產品。不過,目前在蘋果和安卓應用商店中,已找不到下飯視訊的相關產品資訊。
不僅版本更新頻率放緩,以上App的運營似乎陷入停滯。以騰訊雲小視訊為例,首頁展示的短視訊內容均顯示為82天前。
就多款短視訊App放緩更新頻率一事,北京商報記者採訪騰訊PCG公關部相關負責人,該人士透露,部分App屬於騰訊PCG,不過對於調整原因未予迴應。
“騰訊過去上線了超過10個短視訊App,形成了產品矩陣,但均未真正進入第一梯隊,難以威脅抖音、快手。”艾媒諮詢高階分析師劉傑豪表示。
以更新速度放緩的幾款產品為例,七麥資料顯示,2018年6月中旬至今,在蘋果免費應用榜單中,速看視訊最高曾排名541位,騰訊時光最高排在1000位開外,抖音、快手則一直穩居30-50位之間。
事實上,在一條賽道上線多款產品是平臺的通用打法,位元組跳動就佈局了抖音、火山小視訊、西瓜視訊三款短視訊App。騰訊對此打法更是駕輕就熟,微信就是當年通過內部賽馬勝出的移動社交產品。
不過,劉傑豪認為,當下騰訊的短視訊地位,並不適合通過內部賽馬機制篩選產品。他進一步解釋,“使用者對即時通訊產品的功能要求高,加上當時產品格局未定,騰訊在內部賽馬模式下,容易跑出微信那樣的精品。但騰訊入局短視訊較晚,且使用者對短視訊的訴求不侷限於高階內容,內容和操作門檻低的產品更容易提升使用者參與度。因此,騰訊想通過內部賽馬模式,篩選出優秀短視訊產品較難。目前多款短視訊更新頻率放緩,或是騰訊在轉變內部賽馬戰略”。
轉向微綜微劇
騰訊並未放慢所有短視訊App的更新頻率。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目前保持月均數次升級的App包括微視、火鍋視訊和音兔。其中微視的更新頻率最快,最近一個月內,蘋果版微視升級9次、火鍋視訊升級6次、音兔進行了3次版本更新。
微視、火鍋視訊、音兔的差異化也更加明顯。騰訊短視訊社群產品部總經理周濤在不久前明確表示,“微視是騰訊戰略級短視訊產品”。yoo視訊更名火鍋視訊後不久,被併入騰訊視訊,與騰訊視訊謀求長短視訊結合發展,音兔則定位於音樂短視訊,使用者可以將視訊與圖片素材快速生成音樂短視訊。
相比之下,騰訊此前對短視訊則沒有明確的方向感。以火鍋視訊為例,曾與騰訊系短視訊合作的MCN機構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yoo視訊(現火鍋視訊)之前投入很多精力財力,但是他們自己似乎沒想好怎麼切入市場,頻繁調整方向,現在轉向微劇微綜,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上述調整,從火鍋視訊的產品設定,以及對內容創作者的激勵方向上可得到驗證。目前,火鍋視訊App為微劇微綜開設了垂直頻道“火鍋劇”,“火鍋劇”即單集時長1-10分鐘的微劇或微綜。近日,騰訊視訊更是釋出“火鍋劇”激勵規則,邀請傳統影視公司、MCN機構等合作開發“火鍋劇”。根據激勵規則,火鍋劇的合作方式主要以流量激勵為主,還提供平臺參投、買斷等方式。
劉傑豪認為,“在短視訊領域,微劇微綜的發展時間不長,騰訊視訊在這個方向可發揮內容製作上的優勢,騰訊有機會實現突破”。
資源持續傾斜
不僅推出激勵措施,騰訊對短視訊的流量扶持也在繼續,其中核心產品微信的開放最值得關注。
6月12日,微視開始內測新功能:使用者可拍30秒微視短視訊分享到朋友圈。北京商報記者體驗發現,使用者在朋友圈釋出短視訊和在“視訊動態”釋出短視訊,時長最多15秒,均不及微視同步至朋友圈的短視訊時長。比達分析師李錦清認為,“這個時間差的潛臺詞是:使用者想發更長時間的短視訊就去微視,這等於為微視注入了使用者,提高了活躍度,進而達到推動微視內容建設的目的”。
騰訊PCG公關部相關負責人進一步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之前微視內容分享到朋友圈,使用者看到的是H5形式,這次微視內容可以直接以短視訊的形式同步到朋友圈”。這讓使用者在微視短視訊在朋友圈的傳播體驗更好,目前微視短視訊分享至朋友圈,使用者通過微信拍攝短視訊分享至朋友圈,兩者的呈現形式一致。
騰訊視訊也在全力為短視訊做分發,不僅“接收”了火鍋視訊,還在首頁為微視開設了入口。微信和騰訊視訊對短視訊的開放,被認為是騰訊對短視訊的補課。
根據QuestMobile釋出的《中國移動網際網路2019春季大報告》,騰訊系短視訊App去重月活躍使用者規模為8267萬,位列短視訊行業第四。位元組跳動系、快手和百度係為行業前三位,去重月活躍使用者數分別為5億、3.6億、9823萬人。
短視訊進入下半場之後,平臺已搭建好商業化渠道以供內容創作者變現,平臺對細分內容的跟進也更加迅速。VLOG、微劇微綜這種新形式的出現,為短視訊平臺提供了一次變道的機會。不過戰略調整後,平臺需要重新建立內容壁壘,還可能面臨在新的定位下原使用者群逃離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