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能否取代舊的信任體系
原標題:區塊鏈能否取代舊的信任體系
區塊鏈技術說到底無非就是分散式系統、密碼學、通訊網路和資料庫知識的大雜燴,只是將這些技術結合起來在這個時代找到了新的應用場景。但大多數技術不都是這樣麼,多年以前就有先驅提出了概念,但多年以後才有後來者將其發揚光大,當下最流行的所謂AI和容器技術都是如此。 什麼瓶子裝什麼酒不重要,重要的是酒得好喝。
目前,有兩個非常不好的現象。 第一,區塊鏈行業大部分都是投機者 ,只是聰明的投機者把愚蠢的投機者當做韭菜罷了。 第二,剩下的多數是“理想主義者” ,天天把“去中心化”放在嘴邊,這種行為其實和憤青沒啥區別,將對社會的不滿寄託在區塊鏈的口號上,殊不知,這種行為會害了區塊鏈。
區塊鏈所謂的“去中心化”是一種技術上的理念,而不是其它的,我很認同前一段時間的一種觀點,與其稱之“去中心化”,不如稱之“P2P”。
區塊鏈誕生的契機
任何一種技術的誕生都是為了解決問題。
區塊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構建一個讓所有人可信的高效的分散式系統。
人類社會是建立在“信任”上面,只要所有人都認可這件事情,這件事就是對的。最典型的兩個代表就是國家和貨幣。國家,這個概念是沒有實體的,但是當一批人因為趨同的利益和信仰,相信這個組織會保護好自己,於是就有了國家。貨幣,本身沒有價值,但國家的保證讓人們相信它有價值,所以貨幣才可以作為一般等價物流通起來。
以目前區塊鏈最火的應用“數字貨幣”為例,當前的貨幣體系是以大的銀行機構為中心,但是有兩個缺點。
- 不完全可信。中心節點的權利太大,可以隨意篡改交易記錄和資產賬戶,如果這些中心節點被不良分子控制了,後果不堪設想。
- 效率不高。不同系統的中心節點是不互通的,如果需要跨國家跨系統交易,效率很低。
區塊鏈現狀
那麼區塊鏈是如何解決信任這個問題的?
- 我們不能僅僅基於“信任”來構建這個系統。“信任”這個詞聽起來很有溫度,但是不如冰冷的數字來的可靠。正如比特幣的白皮書中所言:What is needed is an electronic payment system based on cryptographic proof instead of trust。翻譯過來就是用加密來代替信任,因為數學不會欺騙人, 選擇相信數學,而不是人的品質 。
- 使用P2P的方式構建了一個分散式的系統。 更準確的說是一個分散式的資料庫,每個節點都擁有所有的交易記錄,而不僅僅是餘額顯示。這種方式讓造假的成本變高,如果你想篡改這筆記錄,你必須擁有一半以上節點控制權利,而這一點幾乎不可能做到。以POW、POS、DPOS為代表的共識機制演算法,就是為了解決兩個問題:誰有權利記賬,如何防止作弊。
- 網際網路的發展讓這個分散式系統變的可行。 位元的海洋是沒有國界的,即便是牆也不能完全隔絕。基於分散式系統和密碼學實現的可信機制,結合網際網路的力量,可以無需第三方的參與就實現點對點的直接交易,這樣便大大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區塊鏈未來展望
區塊鏈的未來會如何?
- 目前P2P的機制導致區塊鏈服務的效能不高,遠遠不如傳統的權威中心機構提供服務的效能,這一點隨著通訊技術的發展,有可能得到解決。
- 區塊鏈技術的重要一環——密碼學,隨著量子計算的發展,會遇到嚴峻的挑戰。
- 真的有必要完全去中心化麼?最明顯的對比就是POW和DPOS兩種共識機制,一個是所有節點都有記賬權利,一個是大家選出代表節點擁有記賬權利。如果從區塊鏈的初衷來看,POW明顯是最符合的,但這種方法的效率低下並且浪費巨大的資源,可用的技術還是要向現實妥協的,DPOS就是一種妥協之後的產物。未來哪種思想會佔主流呢?我猜是半中心化的方式吧,拭目以待。
- 區塊鏈目前雖然炒的很火,但其實只在數字貨幣領域有了比較實際的應用,同時還面臨巨大的政策風險,大部分關注的都是投機者。因此,未來能有怎樣的發展,還不確定,個人認為長期看好,短期看衰。也希望我自己能在區塊鏈的發展過程中,從投機者變成貢獻者。
未來的世界, 區塊鏈如何發展,既取決於技術,又取決於人性,更多的還是取決於人性 。因為技術的普及也是建立在讓人性更好的發展的基礎上,只有人們願意信任的技術才會有未來。
說來也有趣,中本聰說要用區塊鏈系統取代信任系統,但最終卻仍要依賴於人們的共識。
BB財經原創,作者:華爾街之狼,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www.bbcaijing.cn/news/277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