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華為、Unity、索尼等都在如何推動中國VR/AR人才培養?
文/VR陀螺
一家企業的核心在於人才,一個產業亦是如此。
中國VR/AR產業人才匱乏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越來越多的學校將虛擬現實相關學科納入專業,教育部也在今年9月正式宣佈設立虛擬現實應用技術專業。
和政策並駕齊驅的是,一些學校也在以其獨有的方式來推動VR/AR產業人才的培養,比如上海交通大學(以下簡稱上海交大),其幾乎是積極擁抱虛擬現實的典範。
11月15日,由上海交通大學主辦,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獨家總冠名,Unity、VR陀螺聯合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共同協辦,上海交通大學電子資訊與電氣工程學院、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系培訓中心、上海其谷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索尼互動娛樂贊助的“華為杯”第二屆中國大學生VRAR開發大賽在上海交通大學閔行校區舉行總決賽暨頒獎典禮。
200多支高校隊伍,100多個報名作品
這是上海交大舉辦的第二屆大學生VR/AR開發大賽。在短短數月中,聚集了來自200多支高校隊伍報名,收到100多個作品。
今年,很多高校或建立了虛擬現實研究院,或加入了虛擬現實相關課程,而隨著產業巨頭、創業公司等產業上下游共同推進,VR/AR的前景已經不再被懷疑。也有越來越多的學生對VR/AR產生興趣。
本屆大賽中中,最終20個AR/VR作品順利進入複賽,並決出八強繼續角逐。決賽評委由VRAR方面的專家教授、遊戲行業大咖以及各大媒體組成。評委團從技術、美術、創意、商業等方面對八強選手的作品進行了全方位考核。並最終決出最佳遊戲獎、最佳AR/VR應用獎、最佳美術設計、最佳文化創意獎、最佳劇情獎以及華為杯等15個獎項。
入圍決賽的8個作品一覽:
雖然作品都存在不成熟的地方,但短短3、4個月內,由數人組成的臨時團隊,甚至只有1個人完成的作品,其效果和創意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VR構圖、VR學語言、VR遊戲,極具創意的獲獎作品
本次入圍決賽的作品分為AR遊戲、AR應用、VR遊戲、VR應用四類,其中有幾款作品讓陀螺君印象非常深刻。
1、垂直細分需求《設計構圖的VR體驗》
設計構圖的VR體驗是陀螺君印象最深的一款應用,其唯美的水墨風格在所有作品中脫穎而出。這款應用由廣工工業大學的6名學生開發,其主要目的是讓使用者在VR中學習國畫的構圖設計。
其在VR中構建了一個大場景,根據其預先設定好的規律,使用者可以在其中學習國畫構圖,在三維世界中,親身感受畫作的層次、虛實、距離等,並且軟體會對構圖效果進行評分。
雖然視覺效果很驚豔,不過這款應用也存在明顯的不足,比如由於其屬於藝術領域的需求,而藝術偏重主觀評判,難以數值化,所以其評分系統的公平性和價值還有待商榷;另外,VR在這款應用中的價值也是評委們比較在意的地方。
不過在市場上眾多雷同的作品中,從一個細分的需求出發,尋找與VR的結合點,其創意和思考的角度非常有參考價值。
這款作品最後獲得了最佳美術設計獎、最佳文化創意獎、最佳人氣獎三大獎項。
2、完成度最高的作品《Wars of Stone》
由同濟大學的學生開發的《Wars of Stone》,是所有作品中完成度最高,且玩法設定最成熟的一款作品。
遊戲採用卡通風格,色彩明快且風格簡約。遊戲支援線下雙人對戰,共有三種模式。場景設定在一個漂浮在空中的島上,島嶼分為兩層,兩名玩家需要一邊防禦對方的攻擊,同時採集素材,用木塊搭建通往頂層塔的階梯,最終能夠在頂層塔上保持20秒且不掉下來方可獲勝。
這款遊戲獲得了最佳AR遊戲獎以及最重磅的最具價值獎——華為杯。
3、在VR中學中文《ChineseVR》
上海交通大學的外國學生研發的《ChineseVR》,針對語言學習這一場景,在VR中能夠實現沉浸式教學。在一個充滿了中國風的虛擬場景中,使用者可以在其中學習漢子的聽說讀寫,還可以將漢字的方塊連線起來組詞造句。
這款作品獲得了最佳VR應用獎。
4、雙端互通——《VR+AR工業協同平臺》
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同學研發的《VR+AR工業協同平臺》,其主要針對汽車、大型機械等工業領域,可以讓工作人員在PC、移動端,用VR和AR兩種不同的方式實現跨平臺同步協作。
現場演示了汽車、自行車組裝等相關demo,當一方在進行操作時,其動作可以實時同步給在同一場景中的其他操作人員,且體驗中支援語音通話,同步資訊。
汽車等工業領域是目前VR/AR應用的一大重要領域,而且也有非常多的案例已經落地。在現場評委看來,這款作品的確切中了市場需求,不過作為一個平臺,其泛用性(工業的各個領域)、操作性(比如兩個人同時操作一個零件等)依然有待改進。
最後這款作品獲得了最佳創新獎、最佳移動作品獎兩大獎項。
5、《極限試駕VR》
山東藝術學院一名學生製作完成的《極限試駕VR》,畫面在所有作品中非常出眾。
體驗由兩部分構成,前半部分是汽車拆解、修理,後半部分為駕車體驗。開發者個人非常喜歡汽車,所以選擇將其製作到遊戲之中。
對於遊戲的商業化思考,開發者在回答評委提問時提到,其可以向兩方面延伸,一方面是將前半部分作為培訓內容輸出,用於汽車零部件認知、拆裝等課程。而後半部分則可以加入更多的遊戲性。
該遊戲獲得了最佳畫面獎和最佳遊戲獎。在陀螺君看來,其兩個部分的結合是遊戲的亮點,但是也是遊戲的問題所在,從站立到坐下的體驗,在完全封閉的VR中很難在不摘下頭顯的情況下完美銜接上,而一旦兩個場景脫離,則讓整個體驗大打折扣。
除了以上作品之外,還有其他多款優秀的作品獲獎,比如用面具這一主題將多個VR體驗串聯起來的《面具酒吧》,AR教學體驗《掌上動物園》等,在此不一一贅述。
15個獎項完整獲獎名單如下:
●最具潛力獎:《Go!Brush》
●最佳創新獎:《VR+AR工業協同平臺》
●最佳美術設計獎:《設計構圖的VR體驗》
●最佳玩法創意獎:《面具酒吧》
●最佳畫面獎:《極限試駕VR》
●最佳互動獎:《VR微步羽毛球》
●最佳劇情獎:《面具酒吧》
●最佳文化創意獎:《設計構圖的VR體驗》
●最佳VR應用獎:《ChineseVR》
●最佳AR遊戲獎:《Wars of Stone》
●最佳AR應用獎:《掌上動物園》
●最佳人氣獎:《設計構圖的VR體驗》
●最佳移動作品獎:《VR+AR工業協同平臺》
●最佳遊戲獎:《極限試駕VR》
●最具價值獎——華為杯:《Wars of Stone》
VR/AR的未來,從人才抓起
從以上獲獎的作品來看,雖然都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還不足以作為商業產品,不過從學生對VR/AR的熱情,以及其在短短數月之內實現的完成度來看,包括作品的創意,都帶來了一定的參考價值。
VR/AR是新興技術,和傳統領域、遊戲娛樂的結合都在思考、碰撞的過程中,這時候需要更多的創新,敢想、敢做的精神。
學生是推動產業發展的後繼之力,只有越來越多的人才進來,才能讓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在VR/AR人才培養上,上海交大、華為、Unity、索尼都在不遺餘力地推進。上海交大不僅每年都會舉辦賽事來鼓勵VR/AR開發創作,同時也成立了VR教育中心,與索尼、Unity等合作培養高階VR人才。
上海交大的媒體與傳播學院還成立了數字文化創意實驗室,希望在傳統的媒體中融合更多的科學技術,來促進文化和科技的融合。
而華為的ARVR事業部總裁李騰躍也明確表態,在其看來VR/AR將會是第四大計算平臺,而華為也對此早有佈局。
“5G技術、雲技術和AI技術的結合,會讓VR/AR的體驗得到更大的發展。在特定行業中,VR/AR將是一個有益於行業技術整合的平臺,是下一個真正的Big Thing,這樣才會推動產業的升級換代。”
李騰躍認為,現在VR、AR行業還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在人才方面、生態建設方面和技術挑戰方面,都存在很多需要突破的地方,未來華為將繼續擴大與高校的合作,為人才培養做出貢獻。
關注VR陀螺官網(vrtuoluo.cn)
第一時間瞭解XR資訊
關注微信公眾號:VR陀螺(vrtuoluo),定時推送,VR/AR行業乾貨分享、爆料揭祕、互動精彩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