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甩鍋松下, 真不打算一起好好玩耍了?
特斯拉先以“沒有發現系統缺陷”將自己的責任全部撇清,繼而告知公眾,起火原因是“由位於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成功將責任甩鍋給了它的電池合作伙伴松下。
“通過對電池、軟體、製造資料和車輛是資料的大量深入調查,我們沒有發現系統缺陷,並且初步判斷該個別事故由位於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首次出現煙霧後,電池包安全系統按照設計預期,將火控制在電池的特定模組中,並將熱量向座艙外和模組外部排出,使得電池包區域部分保持完整。車內人員應用實踐安全離開車輛。”
“儘管特斯拉電動車起火事故發生概率明顯比汽油車低,但我們仍將繼續致力於追求“0事故率”的目標。
6月28日,在蔚來ES8召回的第二天,特斯拉對4月21日晚一輛特斯拉Model S在上海一地下停車場發生起火事故釋出了《關於上海車輛事故宣告》。
在這份宣告中,特斯拉先以“沒有發現系統缺陷”將自己的責任全部撇清,繼而告知公眾,起火原因是“由位於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成功將責任甩鍋給了它的電池合作伙伴松下。特斯拉先以“沒有發現系統缺陷”將自己的責任全部撇清,繼而告知公眾,起火原因是“由位於車輛前部的單個電池模組故障引起”,成功將責任甩鍋給了它的電池合作伙伴松下。
如果對比一天前蔚來在召回ES8時,作為主機廠優先承擔責任的態度獲得了業內的認可。特斯拉的這一紙宣告則引來了罵聲一片,甚至是對它“將繼續致力於追求‘0事故率’的目標”的嘲諷。
目前,作為被特斯拉成功甩鍋的松下尚未作出迴應,但特斯拉就這樣將長期奮戰在一起的合作伙伴推向臺前,兩個人的未來還要不要一起好好地玩耍了?
事實上,特斯拉和松下在今年已經爆發了一些小矛盾。
一方面,特斯拉稱松下在內華達州的電池供應無法滿足特斯拉的需求,跟不上特斯拉電動車的計劃產量以及家用儲能產品的數量,成為了制約特斯拉生產的“基本限制因素”。
另一方面,一直跟著特斯拉卻沒有賺錢的松下先是在1月和豐田成立了合資公司,4月又“凍結”了再向內華達工廠投入9億~13.5億美元的投資,以減少對特斯拉的依賴。
而最新的訊息顯示,目前特斯拉正在美國加州弗裡蒙特工廠附近的一間實驗室裡祕密研發自己的電池。
特斯拉的員工透露,特斯拉電池研發團隊目前正專注於設計先進的鋰離子電池,並努力打造原型,以及能夠實現大批量生產電池的新裝置和新工藝。
5月,特斯拉釋出招聘多名工程師的資訊,涉及電池設計、電池生產裝置和電池製造工藝。
當月,特斯拉又完成的對從事超級電容器和乾電極生產技術公Maxwell Technologies的收購。
在今年6月的特斯拉年度股東大會上,馬斯克邀請首席技術官斯特勞貝爾(JB Straubel)和技術副總裁德魯·巴格里諾(Drew Baglino)上臺向股東介紹特斯拉電池的相關舉措。
馬斯克鼓勵外部投資者關注特斯拉的兩個戰略問題:該公司能以多快的速度提供完全自動駕駛汽車,以及“大規模生產電池、降低每千瓦時成本”的計劃。
斯特勞貝爾說:“比我以前認為的更加明顯,我們需要大規模電池單元生產的解決方案。”
巴格里諾補充道:“我們不會坐視不管。我們正在採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在這一領域成為我們自己命運的主人,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其他方面。我認為,通過我們與合作伙伴共同積累的經驗,我們會找到解決方案。”
但當時,特斯拉還沒有做好“洩露祕密”的準備,計劃在2019年底前向投資者公佈有關電池和動力總成的更多細節。
“自主製造電池符合馬斯克的總體目標——讓特斯拉儘可能實現“垂直整合”,完成產品開發、製造和銷售所能做的一切,甚至包括自己的企業軟體。這樣的做法可能有助於特斯拉獲得比目前更便宜、效能更高的電動汽車,而無需向外部供應商支付費用或與合作伙伴共享資料和資源。”分析人士稱。
同時,美國媒體還報道稱,最近幾周,在特斯拉裁員和其他削減成本的舉措後,松下在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聘用了多名曾在特斯拉任職的員工,包括技術人員、主管、流程和系統工程師。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前人力資源員工表示,就在幾年前,從特斯拉跳槽到松下還不常見。
但現在,薪酬、培訓和更明確的時間計劃,尤其是如何賺錢和休假,都成為吸引特斯拉員工轉向他們的日本合作伙伴的有利因素。
但特斯拉和松下友誼的小船會不會就此翻掉呢?至少目前掀起的這些風浪還不會。
一方面,目前特斯拉自主研發的電池仍然屬於實驗室產品,距離量產還有相當長的時間。即便具備量產化技術水平,一直缺錢和拆了東牆補西牆的特斯拉也很難有充足的資金快速投建電池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