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底需要一條怎麼樣的記憶體:容量?頻率?外觀?
經常聽到有人說記憶體不夠要加記憶體,也經常會有人在吹高頻記憶體怎樣怎樣的,那麼是不是記憶體容量越大,頻率越高越好呢?在不差錢的情況下當然是這樣,然而實際上大多數人都是看著自己的需要和手頭預算去挑記憶體的,那麼我們到底需要怎樣挑適合自己的記憶體呢? 手頭有多少錢當然是最首要因素,除此之外我們還需要從容量、頻率和外觀三個方面去考慮。
容量是必然是要最先考慮的,記憶體容量不夠速度再快也是白搭,現在4GB記憶體基本上算是要被淘汰的了,雖然說能開機能處理下文件,然而隨便開個瀏覽器都可以把你記憶體吃光。8GB記憶體是現在的入門標配,這個容量對於大多人來說都應該夠用,目前大多數遊戲也只是要求8GB記憶體,組建8GB的記憶體有兩條4GB和單條8GB兩種選擇,前者可以組建雙通道效能更好,但價格更高,而且還限制的之後的擴容能力,特別是只有兩條記憶體插槽的主機板絕對不要這樣,後者只有單通道,理論頻寬會減半,效能確實會受到些影響,然而這樣成本更低,而且以後想加記憶體的話再買一根8GB的就好了,是比較主流的選擇。
單根8GB是目前最主流的記憶體容量
然而對於一些大型遊戲8GB記憶體是不夠的,而且隨著遊戲容量的增大畫面解析度的上升8GB記憶體就越顯不足,對於數字內容創作者來說8GB更是不夠用的,所以現在也有不少人選擇一步到位配16GB記憶體,兩根8GB組建雙通道還解決了記憶體頻寬的問題,如果買裸條的話兩根8GB現在的報價還不到800元,這個成本其實還是可以接受的。
當然組建16GB記憶體系統其實還有單根16GB這個選擇,然而我並不怎麼推薦這樣做,單根16GB記憶體的價格隨時比兩根8GB的還貴,而且有四根記憶體插槽的主機板以後同樣可以選擇再加兩條8GB把容量升到32GB,用雙記憶體插槽的主機板看自己需要吧,畢竟32GB記憶體現在基本上是專業應用才用得上,以後很長一段時間估計也是這樣。
當決定了容量之後就到選擇記憶體頻率了,我們並不反對大家上高頻記憶體,只要預算夠上4000MHz以上的記憶體也是沒問題的。
選擇3200MHz的高頻記憶體的人也不少,但是這頻率對B360這種主流平臺毫無意義
然而有個事實要告訴大家的是現在高頻記憶體收益相當低,投入和回報完全不成正比,在Intel獨顯平臺使用高頻記憶體和主流的DDR-2666的差距可能還不夠5%,AMD的銳龍平臺對記憶體的頻率可能更為敏感,然而A銳龍處理器對記憶體的相容性並不算太好,主流的DDR4-2400/2666問題不大,但是如果想上3200MHz的話基本上要找對應的Ryzen認真記憶體來買才行,不然記憶體開不了XMP的可能性比較大,想在Ryzen平臺上高頻記憶體,記憶體基本上得用高貴的三星B-Die才行,而用這種顆粒的記憶體價格也是相當高的。
另外並不是所有平臺都支援高頻記憶體的,就目前的主流平臺來說,Intel的H370、B360、H310主機板用Core i7/i5處理器時記憶體最高頻率是2666MHz,用Core i3及以下處理器時記憶體最高頻率是2400MHz,AMD的AM4平臺限制相對較少,只是入門級的A320主機板不支援記憶體超頻,所有最高記憶體頻率是跟隨CPU的限制2933MHz,而入門級的速龍200GE也是鎖頻的,最高記憶體速度只能到2666MHz,對於這些平臺來說也只能上DDR4-2666/2400的記憶體。
威剛龍耀D41是市場少有的有2666MHz這頻率的RGB記憶體
外觀是最後的考慮因素了,裸條雖然便宜,但是誰都把自己的電腦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裸條的記憶體確實不怎麼好看,現在許多記憶體都加了散熱片除了散熱的因素外,造型好看也是相當重要的一點,現在有許多玩家追求燈條也只是想圖個好看而已,確實RGB記憶體的顏值要好得多,如果只是加一點錢就能讓它們好看一些的話個人認為還是值得的。
只不過現在的RGB記憶體多是貴价的高頻記憶體,便宜的主流頻率RGB記憶體實在稀少,我向大家推薦威剛的龍耀D41,它是少有的有DDR4-2666這個頻率RGB燈條,其他的RGB記憶體基本都是3000MHz起步的,對於廣大選擇B360主機板的主流玩家來說用2666MHz以上的記憶體是毫無意義的,想燈條的話威剛這套龍耀D41是最好的選擇,它有單條8GB和8GB*2的套裝可選擇,最便宜的選擇是直接買兩根8GB的單條,套裝的價格要比單獨買兩根貴不少 ,不過可以減少組建雙通道時碰到的奇怪問題,看大家怎麼權衡了。
威剛龍耀D41燈光
目前願意加錢上Z390、Z370這種主機板的玩家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選擇B360這種更為主流的主機板,對於主流使用者來說,單根或者兩根8GB DDR4-2666是目前最好的選擇,說真的即使是用高階主機板,從實用性角度上來出發2666MHz的記憶體其實也夠用了,上高頻記憶體帶來的收益太小,價效比不高,不過燈條就不一樣了,燈條可以帶來更為美觀的視覺體驗,個人認為加點錢買燈條也是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