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當區塊鏈行業標杆成了“變數”
編者按:在近期的熊市中,除了各種花樣百出的維權,最熱鬧的或許就是EOS了。
上週,BM在電報群裡的玩笑話被誤解為BM要離開EOS,引起軒然大波。隨後BM澄清,他不會離開EOS,相反,他一直在努力使EOSIO成為最常用的、可擴充套件的、安全的區塊鏈平臺。
恐慌仍未散去,BM又透露EOS將迎來一次小分叉。這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言論,導致EOS幣價波動,今天的價格為17.39人民幣。
作為一個連續成功開發了三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系統的人,桀驁不馴的BM一直在挑戰權威,位元股打出口號“超越比特幣”,EOS又瞄準開創了區塊鏈2.0時代的以太坊,意在打造“區塊鏈3.0”。
雖然EOS自誕生起就風光無限,但是BM本人和他建立的EOS一直受到了外界很多的爭議。BM被視為“獨裁者”,EOS網路被評價為比起區塊鏈更像是雲服務,EOS DApp成黑客提款機,自身的問題也不少。
危機之中,BM是否能一挽狂瀾?
01 區塊鏈天才的誕生
BM誕生於美國的工程師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資深軟體工程師,可謂“資深碼農”。
在這種工程師文化的薰陶下,BM 自然也會繼承不少基因。2003 年,BM 從弗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在後來的程式員生涯中,BM 從未放棄自己充滿創造性的才華。
2007年,BM 給自己的人生設定了一個目標, 為自由市場提供解決方案,從而保證生命和財產的自由。 當時,人們不得不依靠政府來保障這個自由, 其最大的缺陷是中心化。
BM 希望能夠創造一種在網際網路上流通的數字貨幣,因為當錢由政府列印控制時,便隨時會有關閉的危險,2009年他發現了比特幣,便立即參與比特幣的交易並深入瞭解其機制。
2010年,在全球最大的比特幣社群裡BM發了一個帖子稱: 跟銀行相比,比特幣10分鐘一次的交易確認時間顯得太長了,要做到像刷信用卡那麼快,改變共識機制可以實現這一點。
BM與中本聰辯論一番後,中本聰不接受BM的意見並回復:如果你不相信我或者不能理解我,那我沒有時間去說服你。
BM沒有繼續爭論,他打算用行動證明自己,著手開發去中心化交易所,同時在PoW機制上進行改進, 創造出了DPoS共識機制。
2014年,打著“Beyond Bitcoin”宣傳語的BitShares位元股(BTS)誕生了,BM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實現——媲美傳統銀行的交易速度和體驗。憑藉讓人咂舌的秒級交易速度位元股一舉成名,BM也被奉為天才。
02 創業黑點:位元股
宣傳語“Beyond Bitcoin”將BM的野心顯露無疑,但也正是這句宣傳語為位元股接下來兩年裡四面楚歌的局面埋下了伏筆。
挑戰整個行業最強大的社群,讓BM四處樹敵,很快成為群嘲的物件。位元股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逐漸陷入社群精英流失、被資本拋棄、幣價長期陰跌的窘境。
位元股1.0版本雖然創造性的發明了錨定貨幣,實現了秒級轉賬速度,但嚴格來講,它並不是一個合格的產品。 Bug不斷,系統資源佔用大,糟糕的使用者體驗讓社群怨聲載道。位元股開始陷入漫漫熊途。
於是,BM選擇了整個行業投資者最忌諱的自救方案——增發,這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BTS總量增發5億,將DNS/AGS/PTS持有者權益強制合併。這次決策,導致了位元股社群的大分裂。大量社群忠粉出走,再也沒有回來,大部分人迄今仍然對BM的決定耿耿於懷。
即便如此,BM依然繼續開發工作,釋出了石墨烯區塊鏈工具,並將位元股升級至效能更強悍也更易用的2.0版本。 自此,位元股的使用者開始逐漸積累,股東逐漸掌控系統治理權,分散式自治生態初具雛形。
2015年11月,在社群關注度甚高的調低交易費用的理事會投票表決中,調低交易費用的提案獲得更多支援,以7:4擊敗BM。這是位元股分散式自治生態的發展過程中一次重要的里程碑,意味著社群開始徹底掌握系統治理權,但這也令BM大受傷害。
後來,由於資金短缺,再加上投票一事,偏執又有些玻璃心的BM覺得自己在位元股中變得無足輕重,他發表了一篇名為《why? why?why?》的長文,隨後宣佈離開社群。
03 EOS最大的變數就是BM
“只有10%的人買了比特幣,只有10%的人沒買EOS。”
“比特幣是區塊鏈1.0,以太坊是區塊鏈2.0,EOS是區塊鏈3.0。”
在幣圈內,這樣的話比比皆是,EOS是當之無愧的明星代幣。
2017年中,在steemit生態開始穩定下來的時候,BM宣佈辭職。同時,他加入了Block.one公司,並毫不猶豫地奔赴自己的下一站:EOS。 這次,BM瞄準的超越物件是ETH。
EOS是一款區塊鏈底層架構軟體,全稱EOS.IO,在這個軟體上可以開發DAPP,EOS是這個軟體上的代幣。因為巧妙的共識機制和底層技術,讓EOS專案有了區塊鏈3.0的稱號
BM與李笑來是朋友,李笑來曾說: “看不懂的專案不投,要投那些比自己更牛的人”,而BM就是那個比他更牛的人。
因為BM的技術受認可,再加上李笑來、老貓等大佬的站臺,EOS專案從一開始就受到了區塊鏈全行業的關注,它的代幣銷售是目前為止最大規模的代幣銷售,五天內便籌集到了數億美金,成為全球第一大ICO。
此後,BM又開放了超級節點競選的報名,一時間群雄逐鹿,EOS也一路高漲至140元人民幣。
今年6月,EOS主網正式推出並啟動。 截至11月30日,執行在EOS主網上的應用數量已經突破了180個,EOS成為全球社群運營最好的專案。
BM讓EOS成了區塊鏈明星,但也因為他的一系列言論,EOS風波不斷。
除了代幣銷售長達一年,在EOS主網上線後,BM想要調整憲法;質疑聲還沒停止的時候,BM又開放EOS-RAM的自由交易,致使維持 EOS 網路執行的 EOS RAM(記憶體)在短期內經歷了巨大的價格波動,高漲的價格已經到了威脅EOS 開發者去留。
因為除了RAM和代幣,EOS的賬戶名也開始被炒。7月11日,BM發表了一句留言後負氣退出了EOS RAM電報群,這一舉動讓EOS的投資者和信仰者寒了心。
此後,EOS又被爆出超級節點賄選,BM宣佈廢除 “EOS臨時憲法” ,很多人因此擔心BM的權力過大。
11月底,BM在電報群裡本是想告知大家關於擴充套件性、處理速度、全節點執行、投票等一系列設想,就像畫大餅那樣,想在熊市裡打打氣,讓社群成員對EOS抱有更大的期待。
但沒想到竟然被傳為BM要離開EOS並開發新的代幣,儘管BM在第一時間澄清了不會離開EOS,不少社群核心成員也紛紛發聲為BM撐腰,但這次謠言對EOS、BM和整個社群都是很大的傷害。
對人性的揣測威脅著BM的決定,失敗的創業黑點動搖著投機者的決定。BM將EOS一次次被推上風口浪尖,EOS的價格則從曾經的140元跌至瞭如今的17元。
04 分叉能帶EOS走出困境嗎?
11月30日,BM在電報群中透露: “我們正在為一個小的硬分叉而工作,這將能夠讓絕大多數使用者不必租CPU,並允許Dapp的建立者為了使用者而租賃或擁有CPU。” 如其所言,此次小分叉將為技術上的升級,並不會像比特幣分叉那樣產生新的代幣。
其實在10月份時,BM就表示很快會發布第一個EOS硬分叉改進方案。如今,BM又透露了方案的更多細節,一方面是為了能暫時平復兩天前EOS鬧劇帶來的恐慌,另一方面是EOS確實迫切地需要技術上的升級。
此前,日活躍一路高歌的DApp向人們召示了EOS巨大的潛力,但因為其中兩款遊戲火爆,抵押的EOS過多,造成EOS系統中CPU緊張,導致EOS系統癱瘓,BM不得不採取措施——擴容,才算過了這一難關。
此次小分叉也正是為了提升EOS的效能,避免類似的情況再出現,據悉業內人士稱EOS也推出很多EOS平行鏈,但是這樣真的能提升EOS的價值嗎?
進入2018年以後,EOS就出現了一系列問題, 比如註冊賬號、資源問題、CPU不足、安全問題、公約的傳播、ECAF問題和賄選問題,這些都是BM無法迴避的,必須要面對的,而小分叉能帶來的改進只能解決問題的冰山一角。
長文《why? why? why?》奠定了BM在程式設計師界的文豪的地位,其中有的話現在看來更是如預言一般, “很多次,我都忍不住反思:我們曾經如何,我們做成了什麼,我們又要去向哪裡呢?快節奏的生活和工作,很容易讓我們忘掉初心。雖然我們每做一件事都是有原因的,但是一個個的短期專案,會讓我們不知不覺的脫離了原先計劃的路線圖,並粉飾為計劃不如變化快。” 這些年,不知道因為意想不到的變化改變了多少BM的計劃。
十多年過去了,BM是否還記得當初為自己的人生設定的目標: 為自由市場提供解決方案,從而保證生命和財產的自由。
撰文:謝雙慶
編輯:Iron rabbit
來源:時代區塊鏈
文章為原作者觀點,不代表BB財經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