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身漂洋過海,這是我的「開學裝備」
從六月中旬本科答辯結束到九月底遠赴他鄉留學,近三個月的假期並沒有像之前計劃的那樣過的有多麼有意義,只是在家陪陪家人,偶爾和小學初中高中的同學朋友約個飯打個球吃個雞,倒也很充實。
上一次在尾巴發帖還是半年前的手機攝影小品的年度總結,但剛開始關注尾巴是因為EDC,也就一直想發一篇屬於自己的EDC,又恰逢尾巴徵稿,於是有了這篇「開學裝備」。
01 「全家福」
航班允許攜帶登機的免費行李額度是 7 kg ,所有的東西都要被裝到這個 Herschel 的包裡。揹包是去年黑五在亞馬遜,限時特價 699 跟朋友一起買的,看起來大,但其實裝不下你想象的那麼多東西,適合日常,不適合旅遊。
02「學習裝」
尾巴標配的 Apple 三件套 + Kindle ,滿足日常學習的需求。
03「掃街裝」
攝影和 Vlog 作為記錄生活的方式,相機和雲臺只是工具,更依賴的是我們的眼鏡和想法。城市輕旅行,帶上這一套就足夠了。
04「MacBook Pro 2017」
MacBook Pro 2017 15.4 帶觸控條 512 GB 頂配版本,去年年底讓朋友從澳洲帶回來的,教育優惠加上當時的促銷,最後退完稅不到一萬七,比國內便宜了快六千塊錢,血賺。MacBook 除了價格過高之外,使用者對於 macOS 系統也是褒貶不一。
就我自己的感受來說,macOS 系統相對於 Windows 系統更封閉的環境也帶來了更高的安全性,優秀的Retina 螢幕讓我不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就要用較色器校準螢幕色差,再加上之前剪輯微電影的時候,體驗到了Final Cut Pro 的流暢和便捷,Macbook Pro 成為我換掉手上的 ThinkPad 之後最終的選擇。
05「iPhone 6s & iPad Pro 10.5」
iPhone 6s 是我的第一臺蘋果手機,之前總覺得 iPhone 是街機,HTC 是信仰,一臺 HTC One M8 從高三一直用到大二壽終正寢,後來「手機攝影」的概念逐漸流行,抵不過 App Store 上各種優質影象處理 app 的誘惑,入了 iOS 的坑,手機的質量也真的沒話說,到現在也只是出現偶爾的卡頓,至於 iPhone 的攝影功能如何,可以移步我的上一篇帖子。
iPad Pro 10.5 是去年八月份在瀋陽實習期間買的,當時雅思成績出分,二戰 7.5 的結果讓我忍不住想獎勵自己心水很久的平板,正好趕上暑假教育優惠,買 iPad 送 Beats 的耳機,我當天晚上就心急火燎地跑到大悅城的 Apple 直營店,結果店員告訴我必須要學生證才行,然而我的學生證大二就不知道丟哪兒去了,本來以為都要涼了,店裡的小姐姐看我真的很急迫,告訴我學信網的資訊也能用,又在嘗試了好幾次之後,終於輸對了密碼驗證了在讀資訊,享受了贈 Beats 優惠。正所謂,喜提新機美滋滋,出門大笑回家去。
哦對,還忘了說 Apple Pencil,這支筆,我的建議是一定要買,不然對不起 iPad Pro 高達 120Hz 的螢幕重新整理率,不管是畫畫還是記筆記都好使。但最舒服的還是用這支筆搓爐石,嘖嘖嘖,那個體驗,誰玩誰知道。
06「Logitech MX Master 2s & K380」
一言以蔽之,MX Master 2s 強於 Magic Mouse 2 ,K380 也強於 Smart Keyboard,無論是在舒適性還是在相容性上羅技的表現都可圈可點,當然,K380 的便攜性比不上 iPad 的原裝鍵盤,但是考慮到其高達 1.3k 的售價,如何選擇又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了。
07「AirPods」
2017年蘋果最暢銷的一款產品了,幾乎沒有負面評價。帶上後幾乎感受不到它的存在,音質暫屬聽個響的檔次,但好在便攜和舒適。當然,開啟耳機盒發現是空的的瞬間也是真的慌。想要拔草的朋友可以稍等下,AirPods 2 好像馬上要出來了。
08「Kindle Paperwhite 2」
使用頻率最高的時候應該是本科每個期末,沉迷在金庸和古龍的江湖裡的時候,正經書還是用紙質看有感覺。
09「Fitbit Charge」
當時智慧手錶剛剛開始興起,Fitbit 作為當時佔市場份額最大的智慧穿戴裝置公司推出了其旗艦產品 Charge,表本身談不上好看,電池續航也不太理想,當時的賣點是實時心率監測和較高精度的 GPS 定位。這些年隨著華為和小米的崛起,和一直以來蘋果和三星的虎視眈眈,Fitbit 的日子很不好過,
10「山嵐電子煙」
前兩天逛公路商店才發現山嵐有新產品了,手裡面這款是當時山嵐眾籌的第一款電子煙,顏值在電子菸圈子裡一騎絕塵,想要戒菸的朋友也可以瞭解下這個牌子。
11「Pamplemousse’s 錢包」
這個牌子外面是買不到的,自家女朋友手工製作,猝不及防地秀一下。在外留學,希望自己能夠合理理財。
12「SONY MDR-100ABN」
顏值是真的高,隔音效果是真的好,旅途中,飛機上火車上,想一個人不被打擾地聽會兒歌,一定要有一款主動降噪耳機。100ABN帶久了稍稍會有點壓感,對比起來 Bose QuietComfort 35 要好一些,但顏狗還是要說一句,SONY 是真的好看。
13「智雲 Smooth-Q 手機雲臺」
用過就知道,有手持雲臺和沒有,拍出來的是兩個概念的畫面。隨著手機不斷地更新換代,現在的大多旗艦手機都能拍攝 4K 視訊,用手機拍攝短片的方式開始逐漸流行,vlog 這個概念現在在國內也很風靡了。買了雲臺之後一共出去旅遊了兩次,拍攝剪輯了兩段短片,之後可能會單寫一篇同大家分享。
在 DJI Osmo mobie 2 出來之前智雲 Smooth-q 是價效比最高的存在,現在則伯仲難分,智雲的控感更好,大疆的 app 優化做得更好,但還是那句話,工具終究只是工具,能拍出來東西靠的主要還是想法,共勉。慢慢摸索,希望更好地記錄下自己的留學生活。
14「Fuji X100F」
終於終於,輪到愛機壓軸出場,富士旁軸復古相機 X100 第四代,這個星球上顏值最高的相機之一。
從高二左右開始接觸攝影,到現在也快六年了,思想也在慢慢的變化。到大四的時候發現,已經沒有了剛碰相機的時候那種到處爬樓的激情,也沒有了大二那會兒好幾天好幾天地拍延時的興趣,考慮之後把前幾年攢的 Canon 70d 和幾個鏡頭,加上腳架揹包濾鏡快門線雜七雜八的東西一大堆打包賣了,換成了現在這臺 X100T。
比起沉重的單反,出門旅行的時候我更願意帶著旁軸這樣的輕便型相機,也不用操心帶什麼焦段的鏡頭,也就能更專注於畫面本身。X100T 等效 23mm 的焦距和人眼焦距近似,「所見即所得」不再是相機廠商自誇的噱頭;而富士多年在膠片領域的浸淫也使 X100T 在內建膠片模擬的效果被調教得很出色。
下面放幾張出自小黑的作品咯。
「寫在最後」
尾巴的這期徵文的題目裡有個詞,「裝備」,寫完帖子,敲下句點的這一刻,我真的感覺,這一包的東西,以它們的方式,將我裝備起來,讓我有更堅硬的軀殼,去闖去爭,外面的世界和未知的命運。隻身漂洋過海,祝一年後的自己,不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