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螢幕改變“貧困生”的命運?真相只會讓你更痛苦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中產讀本
來源:中產讀本(ID:GetFunAuto)
近日,一篇名為《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刷屏,講的是中國一些邊遠落後地區的學校,通過東方聞道這家公司的課堂直播,同步學習成都七中的課程,考上好學校的感人故事。
很多人留言感慨“奇蹟”“科技的恩賜”“應該在全國推廣”等等,網易創始人丁磊更是在朋友圈轉發並表示網易要拿出1億元來支援網路直播教育。但是,這塊螢幕真的能改變命運嗎?現實可能並沒有那麼美好。
哪怕是通過網路讓孩子同上一堂課也很難改變教育資源不均衡,大部分中國孩子無法接觸到優秀教育資源的現實。很多人,始終註定會輸在起跑線上。
平均一年5.5個學生考上北清,不是奇蹟
《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的文章中提到,“開設直播班的東方聞道網校負責人王紅接說,16年來,7.2萬名學生——他們稱之為“遠端”,跟隨成都七中走完了高中三年。其中88人考上了清北”。
是不是很多人以為是2016年到現在的三年?看仔細!這裡寫的是16年而不是“2016年”。也就是說,平均每年只有5.5個學生考上北大清華,這個數字明顯不算高。按照直播班累計總人數和考上清北人數比例計算,考取率只有0.12%。
而北大清華2017/2016/2015三年平均全國31省錄取率中,最高的北京地區超過了1%,最低的貴州地區也有0.03%。也就是說,網課專案教出的優秀學生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多,比例依舊低於全國普遍水平。
更重要的是,之所以在貧困落後地區清北錄取人數增加了不僅僅是因為多了一塊螢幕,可能更直接的原因是近幾年北大和清華多次在招生政策上向貧困地區做的傾斜。
2014年4月20日,清華大學本科招生諮詢會上,校招辦主任於涵透露——清華今年的招生計劃還將繼續向中西部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落後和高教資源相對匱乏的省(區)傾斜。
2013年,北大各省招生工作組表示,北大進一步加大對農村考生的政策傾斜,除繼續在自主選拔錄取各環節中照顧農村考生外,還將貧困地區“專項計劃”翻了一倍,從30人擴大到60人。
……
這88個人裡面,有多少享受過政策性降低分數線還未可知。但當地確實有人享受到了分數優惠。在該文提到的雲南祿勸政府官網上,有今年一位考生被北大錄取的新聞。該考生分數為680分(全省第720名),而北京大學今年在雲南的錄取分數線文科為684分、理科為705分。
所以在降分政策等多重因素疊加之下,16年時間有88個人考上北大和清華不能算作“成績”。
直播課程的孩子本身不簡單
很多時候,貧困地區孩子難以考上好大學是因為國內教育資源分配並不平等。大城市的學校,可以擁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硬體。偏遠地區的學校,沒有好的老師也難以向孩子提供好的硬體環境。
按照很多人的理解,直播課程本質應該是利用網際網路技術,把優勢教育資源傳播到條件最不好的孩子身邊,讓每人孩子都能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條件,可這次提到的網課專案並不是這樣執行的。
騰訊大家欄目署名“張3豐”的《尖子生才有資格看的直播課堂,是少數人的命運遊戲》一文中提到, 能上直播課程的那些學生,是學校裡精挑細選出的尖子生。
圖片來源:騰訊大家欄目文章截圖
是不是真如那篇文章所說“挑選成績好的學生”我們無法去確認,但我們確認的是在網課專案“遠端”的這些學校裡面,確實之有一小部分孩子屬於“直播班”可以看“名師”的教學。
畢竟,成都東方聞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屬於一傢俬企,做私企不是做公益,不可能免費讓所有山區的所有孩子都能上直播課程。
我們瞭解到,四川省物價局2002年對東方聞道網校收費作出批覆,其中明確註明 “直播式教學遠端班學費1.2萬元/年”。
現在如何收費呢?有知情網友給出了這樣的價位——
知情網友稱該直播課程一年收費3萬
不管是2002年的1.2萬還是網曝的7萬打折3萬,能承受這樣收費的家庭並不簡單,特別是在文中提到雲南、廣西等地的偏遠地區。
能交得起直播課程學費是什麼概念?以和東方聞道合作的祿勸一中為例(祿勸是昆明市下面的一個自治縣)。根據昆明市統計部門的資料,祿勸縣2016年人均月工資約4200元。也就是說,一個當地人全年的工資收入只有5萬左右。打完折之後的網課學費是一學期3萬,一年就需要6萬。這還僅僅是學費,沒有包含孩子讀書期間產生的其他費用。
也就是說,一個收入超過當地平均工資水平的家長是肯定承擔不起自己孩子在“網課班”一年學費的。那麼能把孩子送進去的家長,很大程度上都是平困地區的“非貧困”人群。
所以東方聞道做的事情,是利用成都七中這類名校的資源,讓“差學校”的“有錢人家的孩子”在課堂上看成都七中的視訊,然後瘋狂練習,瘋狂做題,本質就是把應試教育做到極致。而那些學習差的孩子或者沒錢的孩子,還是“該幹嘛幹嘛”。
這種有錢人家的尖子生才有資格看的直播課堂,是少數人的遊戲。
但是,《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一文中,卻處處流露出東方聞道幫助貧困山區的窮孩子改變命運的味道,甚至還有單純的讀者看哭了……殊不知,這些土豪孩子根本不需要別人來改變命運。
現實很殘酷,中國現階段的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問題,不是一塊螢幕能拉平的,山區孩子的命運,也不是一塊螢幕能改變的。
東方聞道的生財之道
作為一家企業,東方聞道的目的必然很明確——賺錢。
在天眼查上可以看到,和東方聞道相關的企業有三家: 成都東方聞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成都實驗小學東方聞道網校、四川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校。
其中,可看到成都東方聞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股東資訊,可看出成都東方聞道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傢俬企。
截圖可以看到,這三家企業的法定代表人都是王紅接。
搜尋“東方聞道王紅接”,出現了下面這些新聞:
從兩年前開始,這個東方聞道公司已經在謀求資本運作了,而且深度參與了兩家大型國企之間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遊戲。
當時的故事國企中國華誼想要上市,買了一個叫“三愛富”的殼,結果這個殼的主業虧損越來越大,戴上了ST帽子,殼的質量越來越差。華誼方面就想把這個殼賣掉,但是垃圾股不好賣啊,於是就創造性的設計了“三元重組”模式: 三愛富分別用19億和3.6億的現金先收購奧威亞100%股權和51%東方聞道股權,然後再把三愛富20%的股份高溢價轉給中國文發集團。
由於奧威亞和東方聞道的股權都是100%由私人持有,這個方案至少可以造就6位億萬富翁,而且全部是現金交易,套現約束很少,所以當時就有說法:這不是國企之間左手倒右手買賣殼,卻富了個人嗎?大家就懷疑這裡面是不是有其他協議或者利益輸送,尤其是這兩家公司自己還不安分,被收購前,前者完成了突擊入股,後者則把鉅額留存利潤給提前分了。
奧威亞是幹嘛的呢?官網顯示的產品是AVA全高清互動錄播系統,其實就是高度整合的一體化錄播裝置。
東方聞道呢?其實就是專門用奧威亞的裝置錄成都七中東方聞道網校的網課,然後去賣給各個鄉村學校。沒有那個網課其實東方聞道就啥業務都沒有,所以上交所就對這筆交易產生了質疑發了個函:
上交所就曾在問詢函質疑“東方聞道對於上述網校的開辦是否存在重大依賴,相關網路教學服務費用支付是否公允,是否存在上述網校在報告期內向東方聞道輸送利益的行為”。
這顯然是問到了無法解答的核心,所以這筆交易最後的結果就是奧威亞的收購順利完成,但是東方聞道51%的股權收購流產了。
經通過天眼查查了一下東方聞道的股權結構,樟樹市博聞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下稱博聞投資)持有92%,章樹市明道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夥)(下稱明道投資)持有8%。王紅接和許曉霞夫婦每人持有博聞投資50%的股份,劉林和江鵬也是各自持有50%的明道投資股份。
一眼就看明白了,這個東方聞道公司的受益人全是個人。有人問,“這是商業還是公益的”?這麼說吧,成都七中的的確確是做公益的,收錢公司的股份一點都不沾。
最後,朋友圈流傳著一張截圖“網校去年出事負責人就被抓了”,“ 螢幕兩邊的師生皆貧,中間的人……富了。 ”
還記得《這塊螢幕可能改變命運》結尾,網校負責人,東方聞道大股東王紅接怎麼說的嗎?
“所有人都很開心。”
參考來源:
《這塊螢幕可能無法改變命運,但卻能造就億萬富豪夫妻》鹿鳴財經
《尖子生才有資格看的直播課堂,是少數人的命運遊戲》張3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