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地飛行、以效果為導向,獲C輪投資的極客大資料進公立校
文|王上
4年前,極課大資料並不被資本看好,創始人曾吐露“融資難”。
而今,這家以大資料驅動精準教學的公司已經完成了C輪融資,投資方為好未來。截止目前,極課大資料的投資方包括:好未來、丹華資本(DHVC),XVC、萬豐友方投資、學大教育。
9月16日,在2018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智慧教育峰會上,極課大資料創始人、CEO李可佳宣佈公司已經完成C輪融資,融資額未披露。
極課大資料是一套基於影象識別和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保留紙質化批改痕跡的EI教育智慧系統,其切入方式是面向 B 端學校提供電子化的輔助教學系統,具體使用物件則是教學中的三類群體:教師、學生、家長。
極課大資料可以對學生試卷及練習題進行大批量、專業化的處理,生成成績計分電子表格、學生錯題本、學業診斷報告、個性化學習包、學科內容評價報告單等。
去年10月,極課大資料已常態化部署 1800 多所知名 K12 學校,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這個數字增加了近一倍,變成了3200多所學校,覆蓋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
為什麼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有如此突出的成績?李可佳歸結為“效果導向”,即在不改變老師教學習慣的前提下,幫助他們做教學與管理工作,為結果負責。“力保效果”也被寫進了公司價值觀。
(極課大資料創始人、CEO李可佳)
極課的DNA:為提升效果不改變使用者的習慣
極課大資料可以說就是一個為需求而生的公司。
在江蘇省無錫市梅村高中的百年校慶之際,學校希望畢業生能解決老師精準教學的問題——用計算機自動化的方式對學生的錯題進行統計;不希望改變老師們的教學習慣。
“學校是確確實實遇到了難題,我相信學校找了很多比我優秀的學長,但我當時就下定決心去做這件事情。”李可佳解釋,當時作出這個決定是因為他本人父母也都是老師,很早就瞭解老師在統計錯題的麻煩過程,“確實是非常大的痛點”。
此前,在接受多知網採訪時,輔仁高中副校長(原梅村高中副校長)沈志斌回憶,之前老師還用非常傳統的方法統計錯題,比如在黑板上“畫正統計”。
如要用計算機自動化統計錯題,Excel誰都可以做。但問題是如何在智慧的環境下,保留老師們的批改痕跡?這是李可佳團隊花了很長一段時間,耗費了很大的精力才攻克的難題。
李可佳將極課的產品理念用“貼地飛行”來形容,他的理解是,要用最好的技術去做最本質的事情, “更加強調要了解和尊重教育本身,因為老師不是革命的物件”,基於此,從一開始極課就決定“不改變老師的教學習慣”。
現在,“不改變老師的教學習慣”是極課資料的核心價值,但在創業之初,這是極課大資料最大的難點。
通過一臺掃描器和雲端服務來解決老師採集學生學業相關資料的問題。學生依然在紙上答題,老師依然在紙質試卷上批改。
根據李可佳的設想,“機器只需要把對勾和叉叉統計出來就行,應該會非常簡單。”
現實卻是,一兩張試卷可以,一個班可能就有紕漏。後來一個班可以,整個學校就不行。再到一個學校可以,另外一個學校可能就不行。
“坦率來講,我們低估了這件事情的難度。”李可佳指出當時有些“炸了”,產生了自我懷疑,“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走得通?”
“教育是非常嚴肅的事情,有一張出錯就不行。後來,經過反覆驗證,覺得是可行的。我們認為,如果有大量資料,後臺是可以被訓練的。”對於創業歷程,李可佳覺得這個過程非常痛苦。
為有更多的資料,李可佳團隊進駐了梅村高中。“母校給了非常大的支援,也聯合其他學校將部分試卷給了極課。當時極課只有十幾個人,公司員工白天在學校採集資料,晚上開始工作。”
李可佳難忘那段“苦日子”,但又感恩那段時光,“那段時間是我們走出去的第一步,我們吃了很多苦,但正是那段時間吃苦奠定了極課的DNA與眾不同。在不改變老師教學習慣的前提下,幫助學校提升教學效果。”
錯題統計只是一個產出的功能,極課基於大資料演算法和學生訓練資料的人工智慧,通過從幫助教師電子批改作業、批改試卷入手,以極課智慧閱卷儀為資訊入口,通過影象識別、自然語言處理、計算機深度學習等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在不改變教師的傳統教學場景和習慣的前提下,極課大資料節省了使用者時間,平均每天可為每位教師節省 40-60 分鐘的時間。
極課大資料最後生成的資料是為精準教學服務的,沈志斌副校長認為,極課大資料在錯題統計之後,老師可以根據錯題評講,節省了回顧上節課內容的時間,做到了更精細化的教學,真正幫助提升了教學效果。
服務不是一刀切,“新進入的公司或沒有機會”
技術方面的最大難題攻克後,服務方面也存在挑戰。
在服務學校方面,不能有半點馬虎,但確實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同,甚至有時候卡在採集資料的過程中。
南方城市有些中學,老師最開始採集資料的時候經常卡紙,但是所有人不知道原因,這種情況在別的城市沒有出現過,後來極課團隊經過分析與研究,才知道是因為當地空氣潮溼所致,試卷太潮溼。
在這種情況下,極課給學校配備了吹風機,讓老師在採集資料之前先把試卷吹乾。
這種客觀所致的原因,極課也在盡全力去找到解決方案。
在創業之初,極課已經瞭解到,每個學校的環境不同,比如可能紙張大小不同,厚度不同,顏色不同,硬度不同,這些極課的後臺系統在早期已經收集了足夠的資料,可以根據不同的學校設定不同的引數。
但是,還會出現諸如上述各種問題。在極課首席營銷官兼合夥人趙暉告訴多知網,“這裡面有很多細節,我們的服務不是一刀切的,沒有統一的標準。”
現在的極課,北京、蘇州、無錫三地設有辦公室,總人數逾三百人,“人數擴充主要是做好每一個學校的售後服務”。
也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趙暉認為,剛剛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幾乎沒有機會了。
“除了技術之外,進校本身就沒有那麼簡單,更何況每個學校的情況不同,需求不同,剛進入這個行業的公司人手有限,不可能做到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服務。”
對於極課而言,仍然要進駐更多的學校。存在的挑戰是:有的地方教育資訊化程度不高,還需要時間去接受。
此前,極課是“農村包圍城市”的路線,線從比較開放的四五線開始,再到一二線城市。在李可佳看來,四五線城市本身資訊化程度較低,如果能開啟市場,那麼一二線不在話下。
當前,極課業務覆蓋北京、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福建等。未來,極課計劃在全國全面鋪開。
最初,接在江蘇省開啟局面之後,極課大多通過代理商這個渠道來拓展更多的學校,接下來,“極課還將保持代理商的合作,現在也有學校主動尋求合作”。
(極客無錫辦公大樓)
基於資料將延展出更多可能性
拿到C輪融資之後,李可佳表示,資金將更多用於核心戰略EI(Education Intelligence)部署,“超級教師”計劃。開拓更多區域,並促進教學相長。通過資料智慧驅動精準教學,實現“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踐行教育公平。
在產品方面,“EI超級教師”教育智慧系統是極課2018年的產品核心方向。通過海量學生資料訓練的自適應教與學引擎,極課將交付擁有教學能力的“超級教師”來輔助教師教學。
李可佳認為,在中國的教育體系下,最大的問題就是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尤其是優秀的教師資源。因此,極課希望培養“超級教師”。
為培養“超級教師”,極課正在打造基於演算法和海量資料訓練的自適應學習引擎。該系統將由知識點體系標準化,全量題庫標準化和基於關係和行為資料的知識圖譜構成。李可佳希望這樣一方面可以解放教師,讓他們做更有意義的創造性工作;另一方面,他希望可以從根本上解決“教育資源的不均衡”問題。
基於教學行為資料,極課大資料可以進行精準的使用者畫像,轉而供給家庭端,給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的自學輔導。值得注意的是,這部分對於延展C端業務有天然優勢,而對此,極課團隊未予置評。
未來或許有很多變化,但不變的是,極課團隊每一步將回歸到公司價值觀——力保效果,務實靠譜,團隊作戰。(多知網 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