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者視角, 產品視角及商業視角區別的解析
在沒有成為一名產品經理的時候, 我一直停留在使用者視角, 那我是如何判斷自己是使用者視角的?
那麼就要從使用者視角, 產品視角及商業視角到底有什麼區別說起了.
下面的內容來自三節課產品經理P1課程中 [ 使用者視角, 產品視角及商業視角區別 ] 一節的內容:
使用者視角 = 體驗 : 最淺層的視角, 是感官的東西, 只是對錶明的理解;
產品視角 = 邏輯 : 透過產品可以看到產品形態, 關鍵業務邏輯, 功能流程, 互動體驗.
產品形態指: 產品是做什麼的, 與使用者之間是怎麼連線的.
關鍵業務邏輯: 關鍵功能的使用過程.
功能流程: 具體某個功能和功能迭代點是如何實現的
互動體驗 : 頁面原型 , 互動體驗是如何體現產品特點的
商業視角 = 利益 : 專業視角, 看到背後的本質, 並思考規模化複製的可能
如何從使用者視角轉化為產品視角?
碎片化的體驗並沒有用處, 我當初在做產品分析 以及 功能調研發現, 當從產品視角深入剖析產品時, 會發現很多碎片化體驗時並不能發現的東西.
所以要從產品視角去體驗產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法:
系列化 : 單點突破 , 同類延伸, 以點帶面.
深度體驗 : 多次重複認真完成主流使用者的任務.
追蹤式體驗: 跟蹤任務效果, 跟蹤版本迭代過程, 持續跟進, 關注中長期的結果
體驗競品: 看優缺點與差距
相關功能 : 看功能模組在大平臺中的意義與表現
希望我們都能擁有一雙產品的眼~
毛姆說的,閱讀能為自己築起一個避難所,幾乎可以避開生命中所有的災難。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LDYG2017,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 這裡會分享我的讀書筆記, 願你我共同進步.

祝讀書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