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物聯網聯盟的優劣?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物聯網事業也是。晶片、感測器、無線模組、網路運營、平臺、系統及軟體開發、智慧硬體、系統整合及應用服務……這般分散化、碎片化的產業鏈現狀,尤其讓很多物聯網中小型企業為之頭疼。為了實現突圍,合作伙伴,生態關係,變成了一門必修課。但聯盟有很多啊,怎麼選呢?
在10月30日於深圳舉行的ICA聯盟峰會上,阿里雲IoT事業部市場總監王雲詞就以“生態之美,產業共進”為題作出開場演講。在隨後上臺的演講嘉賓中,生態一詞仍然被反覆提及。

所以是時候了,峰會上ICA聯盟亮出了哪些技能優勢,一起來了解下。
1. 生態版圖大。 如同王雲詞先生在演講中所展示的,在雲管邊端以及城市、製造、農業、人居、園區等垂直領域,阿里雲IoT都已作出了佈局,形成了穩定全面的架構體系,背靠阿里體系的ICA聯盟亦將擁有這樣的資源。
2. 成員質量優。 阿里雲IoT標準化專家薛圓表示,截至目前,ICA聯盟成員超過360家,包括了信通院、高通、Intel、TI、博世、施耐德、松下、海爾、美的、慶科、金雅拓、鴻雁、三星半導體、埃森哲等知名企事業單位,涵蓋了晶片、感測器、模組、智慧硬體、雲平臺、軟體、安全、系統整合等各產業鏈環節。

3. 定位明確。 我們說ICA聯盟是生態聯盟,其實它本質上還是標準聯盟。聯盟設立了城市、製造、園區、人居、農業5大行業工作組,連線、低功耗廣域網、資料、測試、邊緣計算、安全、AI應用7大技術標準組,目的就是為了推動技術與標準的緊密結合,實現商業閉環。而標準的建設,對於物聯網行業來說是十分具備前瞻性的。

4. 目標明確,成果豐富。 在會上,我們獲取了兩項大披露,一項是成果,一項是計劃,體現的均是ICA聯盟明確的目標與切實的規劃。
安全標準組標準進展:物聯網絡卡身份認證指令集、智慧門鎖系列標準、物聯網終端資訊保安評估白皮書……
智慧製造工作組標準推進路徑:工業APP接入服務標準、工業APP全生命週期運營標準、行業工業網際網路整體標準……
5. 會員權益種類繁多。 薛圓提到,目前官網已經正式上線了聯盟成員單位積分權益。這將作為聯盟技術產業化服務、標準化服務、品牌推廣服務、業務助力服務之外的一項服務補充。並且在技術產業化服務中,薛圓也表示,近期將釋出物聯網安全、智慧建築和物聯網晶片等領域的多本白皮書,幫助會員企業緊抓風口趨勢、挖掘行業潛力。

綜上,我們從5個方面認識了ICA聯盟。評判的答案在每個人的心裡可能會有所不同。但不可否認的是,在ICA聯盟峰會深圳站上,聯盟所呈現的,是其成立一年半以來的各項成果,是其此次專注智慧製造、園區與安全的決心,更是其帶動產業鏈生態夥伴,共同走向物聯網繁榮的堅定願景。
以生態之美,促產業共進。這不僅是峰會的開頭,也是ICA聯盟未來持續奮鬥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