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峰會APP首推社交玩法,網際網路科技圈有了專屬的脈脈?| 鈦媒體直擊烏鎮
第五屆烏鎮網際網路大會開幕 圖/鈦媒體攝影師陳拯
以科技和創新為標籤的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每一年都要秀秀“科技範”。
2017年,“烏鎮峰會”APP正式在手機應用商店上線。起初,它是一款集智慧翻譯、地圖導航和新聞資訊功能為一身的APP。今年,這款APP實現了升級換代,可以為來賓提供一站式服務。在完成大會註冊後,來賓可通過人臉識別登入APP,查詢會議論壇資訊,定製個人議程。VIP嘉賓則可通過APP直接對接負責的志願者。
而今年,網際網路大會已走入第五個年頭,除了實現“賓客刷臉入住、觀眾刷臉看展”等智慧化玩法,還第一次把烏鎮峰會APP打上了社交屬性,網羅住了網際網路和科技圈的大咖。
這是大會首次採用無紙化模式發放論壇手冊,體現了議程管理的智慧化。特別的是,烏鎮峰會APP首次推出了社交模組,方便網際網路科技圈的大咖們通過這款APP建立聯結,實現交流。
據鈦媒體瞭解,目前,APP內的社交功能只針對參會嘉賓開放。

“烏鎮峰會”APP主頁
“烏鎮峰會”APP的社交功能集即時通訊和內容社群為一體。在APP主頁最下方設定了互動交流版塊,會更新來賓們釋出的狀態,同時兼具點贊和評論功能。

“烏鎮峰會”APP的交流板塊
在通訊錄中,來賓被分為嘉賓和機構兩類。網際網路巨頭馬雲、馬化騰和李彥巨集的名字也在其中。不過,想和來賓實現自如交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據悉,只有當對方處於線上狀態時才能關注並進行溝通。而雙方未互相關注時,使用者只能交談三句話。這種功能在設定上有些類似實名制職場社交平臺脈脈。脈脈可以幫助使用者建立職場人脈關係,拓展社交圈。其內容社群包括了好友動態、發現和職言欄目,主要為使用者提供資訊資訊。

“烏鎮峰會”APP的通訊錄列表
從使用者數量來看,截至2018年8月27日,脈脈已經坐擁5000萬用戶,而“烏鎮峰會”APP網羅的只有1500位中外嘉賓,但都是重量級嘉賓。
從功能上來看,這款APP的一切設定都圍繞著烏鎮峰會。雖然上線了社交模組,但限制十分嚴格,功能也並不完善。而且這是一個封閉社交圈,只有參會人員可以使用社交功能。
從使用場景來說,來賓在會後便沒有了使用這款APP的必要,因此它更像是專屬於峰會的“一次性”社交產品。
但是這的確是一次有益的嘗試。畢竟以前的大會中,參會嘉賓之間想進行交流往往缺少途徑。而現在有了這份網際網路科技圈的“大佬指南”,他們之間建立聯絡便有了可行的渠道。
不過在國外,大會論壇推出專屬APP,為來賓提供大會議程和社交聯絡已經成為常規操作。
像歐洲科技大會Web Summit和全球規模最大的創投科技大會Slush峰會,此前都推出了專屬會議APP。
鈦媒體駐海外記者Helen曾參加過上述兩場大會。據Helen介紹,Slush大會每年都會推出一款新的軟體,除了用作身份驗證標識,提供會議議程資訊,裡面的社交功更方便使用者在會前或會中約見想溝通的嘉賓。
“Slush大會的APP做的比較好,使用者通過軟體和嘉賓約定好時間後,約見議程也會同步在會議議程中,方便使用者對會議和私人安排有更為直觀的認識,”Helen表示。
她同時指出,這種大會APP和其他社交軟體並不連通,因此更像是“用完即丟”的產品。不過通過大會APP,能夠約見到嘉賓,再當面建立聯絡也不失為一種好途徑。
因此,從過往經驗來看,即便烏鎮峰會APP只是一次性產品,但只要能為嘉賓的參會和社交提供便利,就算完成了它的使命。 (本文首發鈦媒體,作者/蘆依)
更多精彩內容,關注鈦媒體微信號(ID:taimeiti),或者下載鈦媒體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