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機雲集團全方位賦能企業上雲
像人類歷史上其他重大技術革命一樣,“雲”的影響遠遠超過技術本身,還影響了商業模式和人的思維模式,引發了一系列商業創新的革命。隨著雲快速發展和迭代,未來企業是雲化的主角,各行各業將在雲中成長,發展壯大。
資料顯示,全球範圍內的“上雲”市場規模,在2016年達到654億美元,到2020年將達到1435億美元的規模。此外,全球“上雲”的企業比例,也將由2016年的33%上升到2020年的53%,使用雲的比例從三分之一上升到超過二分之一,這將是一個巨大的改變。
企業上雲的大幕已經拉開,一場企業服務的革命已經到來,雲作為企業數字化轉型和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手段,已邁過“奇點”,正式進入下半場。而傳統產業通過“上雲”推動新舊動能轉換和數字化轉型已成為當下熱點。“上雲”成為企業現在必須開始走的未來之路。
從政策導向看,近幾年國家先後釋出的《網際網路+行動計劃》、《雲計算髮展行動計劃》等一系列政策,以及河南、浙江、江蘇等各級省政府及地區,積極推動當地企業上雲的行動計劃,也印證了中國經濟進入新舊動能轉換的調整期,以及政府對推動數字化轉型實現新舊動能轉換、幫助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決心。
從使用者群體看,越來越多的大中型企業積極擁抱雲化,這對“上雲”市場無疑有著極強的示範效應和牽引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大中型企業開始把自身的一部分業務,甚至是核心業務往雲端遷移,加上對大資料的挖掘,以及對人工智慧應用的部署,這些新的應用都需要雲來做支撐。
從使用需求看,企業上雲與具體的資訊化應用相結合,諸如財務、人力、採購、營銷等。因此,企業上雲是個自然發生的過程,是隨著企業發展的需求不斷革新的。
由此可見,隨著全面雲化時代的到來,對諸多中國雲服務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即未來要建立競爭優勢不僅取決於其自身的產品、服務和商業模式,也取決於在生態系統的定位、與成員夥伴的關係,以及對外部資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等。
中機雲集團基於區塊鏈技術、網路協同、資料智慧的技術理念,採用“中機模式”為廣大客戶提供“企業上雲”的最佳解決方案,全方位賦能企業上雲。
中機雲集團打造的智慧十八大架構產品,將企業智慧裝置、智慧辦公、智慧外展等功能和資訊融合到雲驅動系統中,對企業進行全方面業務度量。
這樣,不僅能將企業各種應用在資料和業務層面完全打通,讓資料沉澱到統一的池子,還可以驅動資料推選擇優,助力企業和個人進行資料分析、科學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