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10年,是IT碼農的希望還是絕望?
現在,即使你工作再忙,不管線上線上,阿里巴巴總能提醒到你,雙十一又來了!!
雙十一的廣告無處不在。無論是瀏覽器主頁面,還是其他媒體資訊平臺,幾乎網際網路的每個角落,都在提醒你雙十一到了,快點進來啊!!
從電商品平臺淘寶,到今日頭條,再到微信朋友圈,這些平臺背後系統,總能根據你的興趣愛好、行為資料,精準推送。這就是網際網路世界,平臺、資料、流量被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壟斷的時代,在資料面前,我們是裸露的,除非我們不出現在這些平臺上。
不僅是在國內,在美國,資料寡頭依舊無處不在。如谷歌、Facebook、亞馬遜等等。
早期寄希望於網際網路烏托邦的創造者,意圖通過網際網路共享世界的美好,卻無奈網際網路發展至今,逃不出中心化、被壟斷的厄運。
顯然,網際網路是分享,不是共享!
不過有趣的是,世界總是在變化。財富也不會永遠停留在同一批人的手裡。區塊鏈的到來,開始試圖瓦解科技巨頭資料壟斷的壁壘。
通過區塊鏈技術,那些依附於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公司,不需要再向這些資料寡頭們,付錢購買使用者資訊,瞭解他們的客戶,或者獲得增加新客戶的渠道。
為何區塊鏈能夠撬動網際網路巨擘的城牆?
現在我們簡單回顧區塊鏈發展10年曆程。我們需要從區塊鏈第一個成功應用——比特幣開始,去認識這項富有劃時代意義的技術。
比特幣誕生,中本聰挖出第一批比特幣
2008年10月 31日,一個神祕的組織或個人用“中本聰”(SatoshiNakamoto)發表了一篇名為《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首次提出點對點交易的概念和工作模式,從而開啟了去中心、去第三方機構的新時代。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一個小型伺服器上挖出了第一批比特幣,伴隨這50個比特幣的出現,比特幣正式誕生。
任何貨幣,如果沒有流通,就沒有價值!很快名為“中本聰”的這個神祕組織,開始為他們的區塊鏈烏托邦理想,設計了巨集偉的藍圖。
同年10月份,比特幣在Sirius交易所發生第一次交易,獲得了0.1美分的價格。
但這樣的價格對世界的影響是微不足道的。他們要繼續擴大比特幣的影響力。
2010年5月22日,佛羅里達州的一名程式員Laszlo Hanyecz支付了1萬比特幣,購買兩個比薩餅,總價值25美元。這一趣事引起不少網友圍觀,有的人嘲諷,有的人看到商機!
不管人們怎麼看待比特幣,比特幣確實是成功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富有眼光的投資人、IT極客、遊戲玩家,看到了比特幣的潛在價值。
2017年7月,隨著第一個比特幣交易Mt.Gox創立,以及第一個採礦池Slush Pool成功開採出比特幣,比特幣的價格開始上漲。
比特幣價格飛漲,中本聰消失
2010年11月,比特幣的市值首次超過100萬美元。到了2011年2月,出現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1比特幣第一次價值1美元。
比特幣的快速上漲,引起了美國《時代週刊》的關注,2011年4月,《時代週刊》發表了關於比特幣的文章。至此,“中本聰”終於成功將比特幣推向世界。同月,中本聰發出最後一封郵件之後,徹底消失。
不出所料,比特幣經過7年的發展,2017年創造了歷史最高價——20000美元左右。幣圈無數一夜暴富的神話,頻頻被報道,被談論!
顯然,自帶金錢屬性誕生的區塊鏈,它誕生的意義不只是為了成為數字貨幣。它還要更重要的使命,就是成為信任的機器!
區塊鏈的使命
如果說人工智慧提升生產力,物聯網是拓展生產資料,那麼區塊鏈就是生產關係的革命。
網際網路時代,讓資訊傳遞和交易更加高效,人們致富的效率更高更快了,“蛋糕做大了”,但不代表“蛋糕”分配的好。像擁有上億級別使用者的資料寡頭——BAT,他們是互聯網遊戲規則制定者,在他們平臺上的企業和使用者,只能按照他們的規則來。
然而如何解決去中心化、去信任的問題呢?
區塊鏈技術給出了答案。
傳統,我們如果想一個國家,匯錢到另一個國家,我們必須經過第三方中介,也就是銀行,才能實現。但是通過第三方機構轉賬,不僅時間長,而且手續費高昂。現在,通過區塊鏈,我們無需那麼麻煩,幾分鐘就能實現點對點交易。
我們把信任交付於給區塊鏈,通過點對點、密碼學、演算法等技術,實現不經過第三方機構(銀行)實現跨國支付。
區塊鏈重塑世界
區塊鏈除了金融領域應用之外,還在多個領域,多個垂直場景中能夠應用。如支付、社交、物聯網、交易所、供應鏈金融、區塊鏈基礎設施、分散式計算與儲存、文化娛樂、醫療,物流供應鏈等等。
事實上,只要涉及信任問題、溯源問題等具體的場景中,都可以用到區塊鏈。區塊鏈作為一種底層技術,比人工智慧更容易穿透到各行各業當中。
目前,區塊鏈還處於發展才初期,主要展開的是一系列圍繞著平臺類的區塊鏈底層技術,及其延伸的產業,包括區塊鏈錢包、區塊鏈瀏覽器、節點競選、礦機、礦池、開發社群及專案社群等等,形成更具體的產業生態。
儘管區塊鏈專案眾多,但能實際落地的還是並不多。主要專案大概可以歸為五大類,即數字資產、全球支付、金融、平臺應用和底層技術。
然而隨著幣圈的涼涼,追求一夜暴富神話磨滅。與加密數字貨幣密切相關的區塊鏈技術,常受人們的質疑!
區塊鏈到底是“泡沫”,還是未來前途不可限量?相信懂區塊鏈的人,會堅信它的價值,相信它有劃時代意義。現在,我們只是缺一項“像電子郵件對網際網路的推動”殺手級應用。
不過,隨著全球網際網路科技巨頭悄然佈局區塊鏈,以及最近火熱的STO話題,讓區塊鏈的佈道者們擔憂,區塊鏈會不會隨著傳統行業巨頭們的介入,而失去它“去中心化”的精神?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麥酷資訊
本文由布洛克專欄作者釋出,代表作者觀點,版權歸作者所有,不代表布洛克科技觀點
——TheEnd——
關注“布洛克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