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盤銷售滑鐵盧:開發商10月單月銷售環比下滑10%
編者按:本文來自ofollow,noindex">第一財經,作者: 羅韜 ,36氪經授權轉載
儘管主流開發商依舊保持良好的規模增速,但是從10月的銷售資料看已經不那樂觀。銷售增幅乏力、銷售壓力越來越大成為主流開發商都面臨的問題。
根據克而瑞資料顯示,2018年10月,百強房企單月業績較9月環比降低10.5%,銷售減速較為明顯。
特別是國慶期間,樓市延續了“金九”不溫不火的走勢,市場降溫明顯。而與去年同期相比,百強房企單月業績的同比增速自三季度以來也持續放緩,從7月58.1%的高位回落至本月的26.1%。
事實上,在個別地方放鬆貸款政策之後,中央進一步強調了“房住不炒”與“堅決遏制房價上漲”,強化調控預期,導致很多樓盤銷售已經出現乏力。
不過,雖然單月銷售有所下降,但與去年相比,百強銷售仍然大幅增長。
2018年1-10月,TOP100房企整體銷售規模近7.8萬億元,同比增長38.5%。從銷售金額入榜門檻來看,百強房企各梯隊入榜門檻較去年同期繼續提升,TOP20至TOP50梯隊房企競爭更為激烈。
截至10月末,TOP20、TOP30和TOP50房企的門檻增幅均在50%左右。其中,TOP30房企門檻提升幅度最大。百強房企門檻則較去年同期增長31%至150.8億元。
這意味著,大型開發商有者更好的競爭能力,通過自己的多樓盤聯動、品牌營銷能力去獲取市場份額。
即便這樣,面對政策調控、預期變化、融資收緊等影響,開發商的銷售能力開始逐漸減退。
“我們四季度的工作重點就是全力保銷售和供貨,其他部門配合營銷。”一位房企高管告訴記者。
事實上,幾乎所有主流房企第四季度的目標是保銷售,如果是安全年初的預期,大部分主流房企很難完成年初的內部預期計劃。
而銷售的乏力,反應到土地市場,包括碧桂園、恆大、融創等龍頭房企明確表示要放緩投資節奏、持審慎態度謹慎拿地。上半年拿地較為積極的旭輝、中南、中海等房企也都表示要主動放緩拿地節奏、整體投資將趨於保守。
同期,銷售減緩背後,房價也出現下跌。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據初步測算,從環比看,9月份,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由上月上漲0.3%轉為下降0.1%,其中:上海和深圳分別下降0.1%和0.2%,北京持平,廣州上漲0.4%;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由上月持平轉為下降0.1%,其中:北京和上海均下降0.2%,深圳持平,廣州上漲0.2%。31個二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分別上漲1.1%和0.8%,漲幅比上月分別回落0.2和0.5個百分點。
第一財經記者採訪多位業內高管判斷,四季度很多房企為了完成自己銷售目標,將可能出現以價換量的操作。
面對市場低谷,房企如何從滑鐵盧中走出來,更考驗每家房企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