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頭加持下風口漸起,新賦能時代的金融科技如何破局?

文/孟永輝
中國經濟在經歷了多年飛速發展後開始面臨新的轉型。以優化結構、節能降耗為突破口的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成為未來一個時期中國經濟發展的主旋律。以金融、旅遊、生活消費為代表的第三產業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推進劑”。在這種大趨勢下,如何對第三產業進行賦能,從而促使其更好更快地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正在成為一個全新風口。
作為第三產業當中的重中之重,金融行業一直被看作貫穿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毛細血管”。它的發展良性、高效和安全與否,直接決定著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質量。按照凱文-凱利的說法,未來的金融行業將會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在中國經濟發展面臨新需求的情況下,同樣為金融行業的優化和升級提出了挑戰。
我們都知道,在移動網際網路時代,通過將“網際網路”和“金融”兩種元素實現相加,降低了使用者參與金融活動的門檻,提升了金融行業的執行效率。然而,這種簡單粗暴的發展方式同樣讓金融行業開始面臨諸多挑戰,平臺跑路、信貸亂象、虛假專案等亂象不斷在金融行業出現。如何藉助以AI、大資料(Big Data)、雲端計算(Cloud Computing)為代表的新技術推動金融行業乃至整個第三產業的變革成為未來科技巨頭們新的“角力場”,以百度云為代表的ABC驅動模式正是這種現象的絕佳代表。
01
縱觀當下的金融市場,用“大調整”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傳統金融面臨轉型危機、網際網路金融遭遇政策監管都在讓金融行業的發展走到了迫切需要轉型的“十字路口”。蓬勃而生的新技術如何對傳統金融行業和網際網路金融行業進行深度賦能,最終實現其內在的蛻變和新生,在保證其良性發展的同時,如何更好地帶動相關產業的良性發展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相當棘手的難題。
愈加明晰的發展路徑開始讓越來越多的參與者們投身其中,他們試圖在紛繁複雜的市場中找到破解金融行業困境的解決方式。有人望而卻步,有人奮勇向前。在諸多試圖在金融行業的變局中有所作為的弄潮兒中,百度雲無疑是最引人注目的那一個。基於百度大腦110+AI能力,9+大資料能力的技術支援,百度雲正在將ABC能力以雲服務框架的形式開放給合作伙伴,以期找到破解當下金融行業面臨的監管層面、平臺層面和使用者層面的困境和問題。
監管層面: 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來臨在為我們開啟金融行業新世界大門的同時,同樣引發了諸多的問題。基於網際網路技術的去中間化,儘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金融行業的運作效率,但是同樣引發了諸多問題。為獲取海量使用者不斷以高收益、高回報作為誘餌來哄騙使用者的現象時有發生。
面對層出不窮的網際網路金融型別,監管層面如何快速高效地進行監管,成為未來一個時期發展的重點。藉助傳統的監管方式非但無法起到真正有效的作用,反而無法將金融行業的風險控制在萌芽狀態。這種監管方式不僅耗費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而且引發了由於強監管所引發的一系列的問題。如何藉助以AI、大資料、雲端計算為代表的新技術來提升監管質量成為擺在監管層面前的一個不可迴避的話題。
平臺層面: 不可否認的是,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的來臨造就了海量的金融平臺,這些平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使用者參與金融活動的門檻,激活了金融行業的執行活力。然而,僅僅只是將金融產品的售賣方式從線下轉移到線上,而不去從金融行業內在邏輯上進行改變的做法,頗有一番“換湯不換藥”的味道。
再加上網際網路金融平臺的平臺屬性和流量思維,最終所導致的一個結果是“網際網路金融”成了一個擴大自己“生態圈”的營銷噱頭,其實質非但沒有解決金融行業面臨的困境和難題,反而還在一定程度上將傳統金融的一些相當成熟的流程和環節削減,最終讓金融行業的風險開始進一步擴大。如何找到一個相對安全、穩健的發展方式成為所有網際網路金融平臺在大調整期必然要面對的難題。
使用者層面: 經歷了網際網路金融“過山車式”的洗禮之後,使用者開始變得成熟和理性。他們在藉助網際網路金融進行金融活動的時候,不再盲目地追求高收益,而是迴歸到一種更加理性的狀態。通過參與金融活動來提升自己的生活質量,甚至將金融活動變成自己生活的一部分,最終實現金融的生活化成為他們的新需求。
金融行業的支付環節、產品創新、投資理財環節變得更加智慧和安全,更加符合使用者在新科技引領下的生活狀態,成為未來一段時期發展的關鍵所在。如何藉助新技術更好地滿足使用者的金融行為和金融需求,找到金融與使用者之間的契合點決定著未來的金融行業走向。
金融行業的監管層面、平臺層面和使用者層面所面臨的紛繁複雜的新問題在為金融從業者提出新要求的同時,同樣打開了一扇思考未來金融發展方向的窗戶。加入新的科技元素,為金融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推動力,實現金融行業更加良性的發展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風口。
風口之下必然有巨頭身影。百度、阿里、騰訊等網際網路巨頭早已看到了對金融行業進行新賦能的市場潛力,並且藉助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平臺優勢不斷加入到這一行列中來。以百度為例,基於百度18年的技術積累,藉助“天智”、“天算”、“天像”、“天工”等行業領先的解決方案,百度實現了在人工智慧、智慧大資料、智慧多媒體和智慧物聯網的全方位智慧服務佈局,從而可以對金融行業的新需求進行全新賦能。
02
無論是從巨頭的佈局,還是從金融行業本身的需求來看,當前金融行業僅僅藉助與網際網路技術的簡單相加,難以真正實現自我蛻變和優化升級,更加無法承擔起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重任。想要金融行業實現更加良性、快速的升級,金融行業必然需要藉助新的技術才能完成。
擁抱新風口,金融行業並非只能與網際網路融合。 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落幕造就的是紅利的結束,一味地擁抱網際網路而忽略了新風口只會讓金融行業科技化之路面臨波折。擁抱新風口才是未來金融行業獲得新發展的動力源泉所在。當下,區塊鏈技術、AI、大資料技術、雲端計算技術等新的風口不斷出現,金融行業與這些新風口的融合無疑能夠優化自我,實現新的突破。
以百度、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都非常重視新技術對金融行業的驅動作用,並且進行了擁抱新風口的一些嘗試。以百度為例,它不僅搭建了以百度能力、百度資源、行業解決方案為代表的百度雲作為對外一站式服務輸出視窗,基於ABC三位一體戰略,目前,ABC STACK開放百度110多項AI平臺能力,9個開源開放的大資料服務能力,以及基礎雲服務,而且將這些新風口成功落地到了以金融為代表的第三產業領域,通過與浦發銀行、民生銀行、銀聯商務、泰康保險等金融機構進行深度合作,實現了新技術風口對於傳統金融行業的深度賦能和再度驅動。
結合大資料技術,百度從海量的安全事件中進行深度關聯分析,識別出潛在的威脅,提升銀聯商務風控水準。此外,在雙方資料融合後,進一步挖掘有價值的資訊,推出高附加值的金融服務。銀聯商務與百度雲在武漢共同建設國內首家金融級的金融雲服務平臺。
金融科技才是終點,網際網路金融僅僅只是過客。 網際網路與金融兩種元素的簡單相加僅僅只能從渠道上為金融產品輸送流量,而無法真正改變金融行業本身。相對於網際網路金融的簡單和粗放,金融科技更加專注科技與金融結合的深度,更加在乎的是金融與科技結合之後產生的新產品和新服務。在經歷了網際網路金融的洗禮之後,人們未來的金融活動將會更多地集中在線上,而如何在細分化、碎片化的市場當中找到規律,必然需要藉助金融科技的力量。
通過將大資料、AI、雲端計算等技術與金融行業的深度融合,才是更加有效地幫助金融機構進行客戶識別、信用評價、資金管理、風險監控、智慧客服、精準營銷、聯合建模、品牌推廣等活動,從而讓科技與金融之間的融合不再是流量的輸送,而是變成了一個貫穿金融行業始終的存在。
以百度在大資料與金融行業上的結合為例,百度雲依託大規模分散式處理架構,在接入多型別海量資料的同時,結合大資料分析挖掘商品流、資訊流,例如在銀行業,根據流量分佈的歷史情況優化線下門店佈局,從而幫助企業更精準地捕捉使用者群。大資料在金融行業的融合所衍生出來的金融科技服務僅僅只是一個很小的方面,未來隨著金融科技影響的深入將會有更多新的產品和服務衍生出來,從而真正給金融行業帶來更加良性的發展。
深度參與行業之中,真正優化使用者體驗。 網際網路金融之所以會出現諸多的問題,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它僅僅只是將金融的投資理財的屬性進一步放大,而忽略了金融行業作為經濟生活的“毛細血管”的作用。或許,只有深度參與到金融行業當中,才能找到優化使用者體驗的方式和方法。
深度參與到行業當中,主要是找到新科技與金融行業每一個流程和環節的結合點,通過新科技的應用來找到優化使用者體驗的方式和方法。基於AI技術的語音識別,基於生物技術的人臉識別等新技術與金融行業的結合都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優化使用者體驗。這樣,金融不再僅僅只是傳統意義上的投資和理財,而是變成了一個能夠與使用者生活息息相關的存在。
可見,在網際網路金融遭遇發展困境的當下,人們開始尋找新的突破口來尋求金融行業未來更好的發展方式。而以百度云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賦能平臺則正在藉助自身的技術積累和平臺優勢,持續不斷地給金融行業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隨著這些技術在金融行業上應用的不斷成熟,未來或許將會延伸到更多的第三產業當中,從而經濟的良性轉型升級。
在國家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以金融為代表的第三產業的轉型升級正在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藉助新的科技力量對第三產業進行深度賦能無疑是一個全新的風口。以百度、阿里、騰訊為代表的網際網路巨頭不斷投身其中更加讓這種趨勢變得更加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