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目標APP』 如何與BYOD擦出新火花?
BYOD的概念在幾年前就已經火了。
從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到智慧手機、平板電腦,移動裝置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到企業辦公當中。如今,BYOD的內涵也從Bring Your Own Device(攜帶自己的裝置辦公)轉變為Become Your Office Device(在你自己的裝置上安裝公司的軟體),以便可以讓你使用更多公司的資源。
BYOD時代:得資料者得天下。
正如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將「資料主義」定義為21世紀新的宗教,他提到宇宙由資料流組成,任何現象或實體價值就在於對資料處理的貢獻。“資訊”將取代人類意志成為一切權威和意義的本源,資料主義將徹底取代人文主義:資料要自由流動;要連線越來越多的媒體,資料流最大化;要將一切連線到系統;要不斷重複記錄、上傳、分享。
然而,僅僅依賴釘釘、企業微信為代表的OA辦公軟體顯然是不夠的,在銷售資料管理上,也就是企業的核心資料管理上,它們可以滿足一般的檔案傳輸需要,卻很難對資料做更深的分析。多數CRM軟體在打通PC與移動端業務資料上的可圈可點,業務資料移動化成為軟體廠商的共同焦點。
銷售會被AI替代嗎?
在資料面前,每個人都是渺小的,「資料主義」倡導:信資料者得永生。矛盾的是,人類最大的威脅也是資料。從卡車裝卸工人到法律研究工作者,無論是白領還是藍領,只要是重複性的勞動,都將被機器人和基於人工智慧的軟體取代。在未來,以大資料為基礎的人工智慧將逐漸取代重複性操作的工作崗位。
李開復曾做過“科學式”預判:未來十年,50%的人將面臨失業。他提到最容易受到AI衝擊、“名存實亡”的10種工作就包含了電話銷售。相比較面對面銷售,人工電話銷售員會提前被AI所替代,AI幾乎是零成本、不抱怨、績效高,與商業邏輯高度一致,必然更受歡迎。
而實際上,絕大多數的銷售行為並沒有太多差別,面臨客戶處在某個階段的跟單行動選擇時銷售可以做的事情,往往不超過三種可選項。這就意味著低端的銷售,極有可能會被智慧機器人,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先進技術所替代。未來會被保留下來的,肯定是高階的精英級別的銷售。
移動CRM『快目標APP』與銷售資料的碰撞
對於資料,我們要麼使用,要麼被替代。資訊化時代,企業之間的競爭落點在BYOD上,企業在挑選CRM軟體時,需要考慮軟體能否為銷售的BYOD帶來更多價值。XTools做為國內CRM廠商中的先行者,近兩年對CRM移動化做深入探索,並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快目標APP。
CRM作為客戶管理軟體,它在資料管理上首先是資訊的獲取。快目標擁有全通訊採集和客戶識別,讓記錄業務資料這一重複性的操作動作得以簡化。
一 銷售行動資料獲取,更快捷
5種方式加客戶
快目標從CRM客戶管理的第一步就為銷售省下了時間,加客戶就有5種方式:微信QQ好友加客戶、手機通訊錄加客戶、拍名片加客戶,點一點就完成,非常快捷,還有EXCEL批量加客戶。系統化管理自動識別公司名關鍵字,防撞單機制更靠譜。
2種獨特的語言記錄
快目標插入了兩種獨特的語言記錄:語音識別的自然語言記錄,點點速記的結構化語言記錄。點點速記就是,管理者可以根據行業經驗總結編輯模板,也可契合企業的實際業務需求做編輯更改。銷售拜訪客戶時,選用模板,根據客戶的實際回答,在模板中直接點選選擇回答內容即可。
8種屬性的快行動
銷售的行動記錄需要包含時間、地點、內容、執行人等,這些在快目標裡點一點就可以,快目標從待辦、費用、回款、定位、照片、錄影等實際資訊錄入上簡化操作,從手動打字轉化到選擇點選錄入,最大化實現快速記錄,支援形成待辦。
集信功能
此外,快目標的集信功能,支援固話錄音、手機錄音、簡訊、郵件等方式的客戶聯絡自動採集,連微信、QQ溝通記錄也能被導進系統。
二 客戶資料自動分析,更科學
前期獲取足夠多的業務資料,目的是為了後期覆盤,但是,覆盤在銷售管理中並非每單必須,而主要被用在:疑難客戶、異常業務、跟單範本等工作中。資料表明,有60%的資料除了業務人員自己,並沒有被其他人關注。不管是員工記錄,還是主管、Boss檢視,傳統軟體工具都很難把“有用”和“暫時沒用”的資料區分開。
銷售不必糾結於複雜的資料計算,快目標自動分析資料,直接幫你區分出有用的資料。
1自動客戶池
對於銷售來說,獲客後,只有通過客戶分類才能做更進一步的增效。
快目標可以讓銷售在日常業務推進中就自動觸發客戶分類,幫銷售跳出無邊的資料。快目標客戶池中,有需求培養池、成功池、失敗池、失效池等四大客池幫助銷售系統化瞭解客戶跟進。
以需求培養池為例,分類客戶後,銷售可以對不同階段的客戶採取不同的跟單手法:處在需求培養階段的客戶,批量跟;有需求的客戶,逐個細緻跟;上首屏的客戶,重點跟;加入目標的客戶,本月搞定!
2RFM分析
RFM模型是衡量客戶價值和客戶創利能力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復購價值分析的經典定義。該模型通過對一個客戶的最近一次消費的時間 (Recency)、消費頻率 (Frequency)、消費金額 (Monetary)3項指標來描述該客戶的價值狀況。
快目標幫銷售省去了做RFM分析的計算過程,只要在系統內設定相應的引數,就會對海量的客戶資料做出自動計算,將客戶在“一般客戶”與“價值客戶”中又分類出價值客戶、保持客戶、發展客戶、挽留客戶八類客戶。
3復購和流失預警
此外,快目標還可以自動計算每個客戶的最近三次消費間隔,自動計算最近購買的天數和消費間隔百分比值,從最近購買天數與平均購買間隔比值來區分出可能復購和存在流失風險的客戶。
以客戶A為例,計算得出消費間隔是35天:
1最後一次購買為33天,則可能出現在復購的模組中;
2如果最後一次購買為50天前,則出現在流失分險模組中。
RFM分析與客戶和流失預警都是針對老客戶做管理,快目標提供了強大的資料分析工具,為銷售人員篩選出需要關注的、可能會流失的老客戶,及時做維護和跟進。獲客成本越來越高,老客戶復購能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價值。
總結
現階段,多數企業在PC端已經積累以一套相對完整的辦公系統以及大量的業務資料,並在現有的資訊化基礎上開啟的移動化步伐。不受時間、地點、裝置、人員的限制,BYOD向人們展現了一個美好的辦公場景。
快目標作為移動SaaS應用,讓銷售資料獲取速度更快,維度更全面,擺脫頻繁的手動記錄,讓業務資料進系統不再是耗時耗力的重複性的工作。它的自動客戶池、RFM分析、復購與流失預警均是基於系統資料的自動分析,建立在資料基礎上做客戶分類,銷售打單更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