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燒錢的手遊
1993年,全國各地掀起了一陣期貨交易的熱潮,各類期貨交易所和經紀公司遍地開花,火熱程度一如這兩年的比特幣。
這一年,一個名叫易崢的工科男從浙大畢業。
面對時代熱潮,初出茅廬的工科男,鼓搗出了一套期貨行情分析軟體——龍虎榜。
顧名思義,主要功能就是看交易席位的頭寸。
作為新生事物的期貨,當時正處於野蠻生長階段,大戶們的動向常常左右市場,這個略顯灰色的功能在當時可以說是勘破天機,軟體一面世就供不應求。
1995年,易崢賺了100多萬。
風向突變,327國債事件讓監管趨嚴,易崢們的軟體也不復光彩,公司發展如墜冰窖。
彼時,陷入困頓的易崢滿腦子想的都是“活下去”,那時的他並不會想到,龍虎榜只是他人生的開胃小菜。
日後的他,做出了一款億萬股民人手一個的國民炒股軟體,深刻的影響了中國股票市場的發展程序。
這款軟體就是 同花順(300033) 。
1
同花順,是亂世中的英雄。
1994年,易崢和夥伴在杭州建立了同花順。
就在前後幾年, 巨靈資訊、乾隆軟體、金融界、港澳資訊 等一大批金融資料供應商成立。
競爭激烈、無錢可賺。
熬過了1995—1997年的困難時期,易崢開始轉向證券交易系統的開發,並於次年接到了江蘇省證券公司( 華泰證券 前身)的百萬級訂單,起死回生。
隨後開發業務紛至沓來,鄭商所的行情繫統、招商銀行的安全軟體等,2000年銷售額達到了3000萬的規模。
這一段時期,同花順是妥妥的2B業務為主,做的是 恆生電子 們的事,仍然本著工科男之前的鼓搗精神,靠開發能力吃飯。
典型的專案型軟體公司。
雖然看著營收規模不錯,但這一段時間其實是受益於金融行業資訊化的快速發展,持續到2001年的慢牛市讓券商業務需求很大,金融軟體服務商們訂單多到做不過來。
作為碼農的同花順,很平庸。
因牛市而導致的行業需求井噴固然好,會迅速帶動供給。
不過,一旦需求放緩,就會供過於求,迎來專案型軟體公司最怕的事:接不到活!
在大環境惡化這件事上,五行缺災的同花順總是快馬當先,從不缺席。
2001年中,同花順迎來了最大的敵人——熊市,整整五年,上證指數腰斬,跌破1000點。
券商大廳門可羅雀,自己都養不活,更別說採購。
禍不單行,同花順又迎來了第二個敵人—— 大智慧 。
在後來的十餘年裡,大智慧都牢牢壓制了已經轉型2C端軟體的同花順。
要說大智慧、同花順,其實都是金融界的學生。
話說當年金融界如日中天,仰仗的是其創辦的金融入口網站,聚集流量後,再將流量轉化為自己開發的金融軟體的付費使用者。
把炒股軟體賣給個人這門生意,在當時還是門新鮮事。
看在眼裡,記在心裡的大智慧、同花順迅速得了精要,此時不抄,更待何時。
兩者同時轉型2C軟體。
主攻券商營業部的大智慧,藉此拿下了PC端行情軟體的最大份額,直到後來多元化併購失敗,成了St智慧,不復輝煌。
牢牢鉗制PC端的大智慧,讓同花順只好另尋出路——移動端突破。
2005年,市場轉暖,同花順從一家專案型軟體公司向產品型公司轉型,主打就是移動端產品。
隨後幾年,同花順依託運營商,憑藉簡訊、彩信、WAP、GPRS等移動網際網路史前技術完成移動端原始積累。

安裝在史前磚頭機上的同花順
2009年6月,同花順手機移動端使用者註冊達到516萬,付費使用者達到65.4萬。
進入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同花順很順暢的將這些史前使用者轉化為app使用者,在移動端使用者規模方面遙遙領先。
同一時期, 萬得 的金融資訊終端稱霸機構客戶; 東方財富 也後來居上,成為了活躍的財經門戶。
同花順、東方財富、萬得,金融資訊江湖的三巨頭,格局初成。
而當年炙手可熱的金融界, 和訊網 卻隨著熊市一起,日漸式微。
三巨頭的崛起證明了 :
熊市不僅是投資者的佈局期,也是有心企業的蓄力期。
2
一波牛市,一步臺階。
05年到07年,是迄今為止A股規模最大的牛市。
上證指數漲了6倍,同花順、東方財富們大賺特賺的同時,也拉開了和競爭對手們的差距。
徹底讓從前以個人業務見長的金融界,以財經資訊見長的和訊們讓出了位置。
09年,同花順作為金融資訊服務第一股登陸資本市場,從使用者的交易軟體變成了交易標的,其間更是被貼上了無數標籤,網際網路金融概念、人工智慧、大資料等等不一而足。
這波牛市,讓同花順跨上第一階梯。
14年底,同花順和券商們一道,對熊市作了最後一戰,把A股帶入“槓桿牛”的狂熱中。
這波牛市,最幸福的股民大概就是用同花順、買同花順的了。
作為人盡皆知的“賣水人”,牛市中的同花順顯示了產品型軟體公司的巨大業績彈性:
邊際擴張幾乎無成本,利潤隨著收入直線上升,利潤漲了17倍,股價更是漲了35倍!
又是牛市,讓同花順再跨一大步。
往事不可追憶,看後視鏡開車會追尾。
儘管同花順牛市很有彈性,可現在是熊市啊,我為什麼要關注他?
投資,最重要的是搞懂why和why now,下面君臨一一為您拆解。
作為一家營收以交易軟體增值服務為主的公司,股市跌破股災最低點2638,同花順的日子必然不會好過,在微博上更是被調侃為最貴手遊。
可為什麼調侃的不是大智慧,不是東方財富?
以同花順代表股市,這是一個大問題。
在證券類APP裡,同花順是當之無愧的頭牌。
根據易觀千帆資料,2018年9月的APP月活排行,同花順以3689.8萬排在所有APP的83位,證券類APP第一位。
主要競爭對手的月活加起來也夠不到它。

資料來源於易觀千帆,圖片自行擷取部分
也許這83位在APP中不算什麼,但你要明白,這是一款細分領域的行業應用。
我們看看他在排行榜上的鄰居:
80位QQ空間——中國最大的社交網路;
82位是百度貼吧——全球最大的中文社群;
105位汽車之家——中國汽車第一門戶。
對比之前的資料,雖然環比有波動,但同花順的月活總體上是在持續增長的。
這說明,熊市期間,總體上賬戶活躍度下降情況下,同花順搶了券商們自家APP的使用者。

2016年9月移動AppTOP1000排行榜 資料來源:易觀千帆
從這裡可以看出,同花順在移動端的強勢不僅僅是因為其發力較早,更得益於本身的技術底子。
產品確實做得無可挑剔,迭代迅速,比各大券商的APP不知道強到哪裡去了。
況且,用慣同花順後,再切換另一個炒股軟體,有較高的轉換成本。
這是一個隱藏的馬太效應:軟體使用量越大,越容易獲取新使用者,越容易鞏固高轉換成本優勢。

2017年7月,鬧得沸沸揚揚的“券商關閉第三方客戶端軟體接入”,股民的吐槽很有代表性
資料不會說謊:
2016年9月,是“槓桿牛”結束後的中級反彈,人氣未散,同花順月活2425萬人;
2018年9月,是悽風慘雨的熊市,同花順月活反而達到了3689萬人。
同為平臺的大智慧,深陷虧損泥潭,兩年月活人數跌了一半,同花順幾乎沒有競爭對手。
上能以中立平臺角色對接全國絕大多數券商的賬戶,下能以最優質的使用者體驗吸引大部分投資者。
穩固的平臺定位,也是一條護城河。
護城河轉換為收益的途徑有二:
一是牛市來臨時激增的開戶業務。
基於口碑和曝光率,很多新股民會選擇同花順的手機開戶引導來完成證券賬戶的開立,這部分同花順是按開戶人數向券商收取推薦費用以及日後的交易佣金之類的彈性收費。
這體現為年報中的廣告及網際網路業務推廣服務。

資料來源:公司年報
二是轉化率的提升。
股市賺錢效應顯著時,是同花順的Level2行情、短線寶、神奇電波等“賭博助手”軟體大放異彩之時。
“賭博助手”對新韭菜的吸引力,就好像遊戲裡的極品裝備,是致命的誘惑!

同花順預收款科目,核算的就是為“賭博助手”充值的信仰。
這一塊體現為年報上的增值電信服務,基本上能佔據公司應收的60%以上,是公司牛市業績暴增的關鍵。
而且這塊業務最大的特點是邊際擴張成本幾乎為0,畢竟是虛擬產品,多賣一個使用者也就是多點銷售人員的提成罷了。
如果說收入在奔跑,那利潤就是在狂奔。
2C的業務,收的可都是實打實的人民幣。
剩餘的軟體銷售對標的是機構客戶,屬於公司的老本行,業務佔比較小,同花順在該領域也並沒有如移動端交易軟體般的壟斷性優勢;
至於基金代售業務,雖然也能受益於移動端的巨大流量,但本質上還是屬於靠天吃飯的行當,收入極不穩定。
就目前的市場狀況而言,相對於其能帶來的收益,可能這張近兩年幾乎不再發放的代售牌照本身更具有價值。
3
性格決定命運,放在一個公司身上也適用。
無論是人還是一個企業,發展都是有路徑依賴的。
回望同花順的發展歷史,他並不是以資源見長,工科男的優勢是以技術取勝。
要麼是先於競爭對手開發出產品,要麼是耐心打磨,讓產品體驗遠遠領先對手。
每逢發展的關鍵時刻,都是用產品救的命。
所以無論是之前的做專案階段,還是後來的爆款APP,本質都是走產品驅動的路子。
這種路子決定了業務發展的思路。
萬得所在機構金融資訊行業,高到離譜的毛利率吸引了一批後來者,同花順也是其一。
同花順Ifind 平臺於2012年推出,甫一亮相,就掀起了和萬得的價格戰。
七年過去了,相比於東方財富choice終端的風生水起,公司的ifind發展實在難言令人滿意,抄襲官司也以萬得勝訴收場。
這是路徑依賴的典型體現。
萬得所在的金融資訊終端市場,一靠資訊來源的質量,二靠銷售渠道,技術的意味並不是那麼濃。
而資訊和銷售,恰好是作為財經門戶和券商的東方財富的優勢,所以 choice 做起來了。
同花順進入這個市場,戰略上就顯得有點粗糙了。
首先就是資料。
同花順和萬得就抄襲還打過官司,萬得說同花順在資料來源上有copy的行為。
是是非非我們不予展開,但是相比於浸淫多年的萬得和本身就是以財經門戶起家的東財,同花順在資料上是要弱一點的。
其次是銷售。
同花順的主要武器是價格戰,在宣傳中一味強調的產業鏈上下游特色資料,試圖以產品特色驅動銷售,對渠道建設很忽視。
要知道,機構客戶和散戶是不同的,想做他們的生意,只靠價格戰是不夠的。
更何況後來者choice在產品強勢的同時,價格上還更便宜。
優勢整合的不夠,戰略失當,ifind前途難以高看。
而在智慧投顧上的開拓,由於業務本身的技術傾向,就做的順手多了。
比如大名鼎鼎的i問財:

I問財的“自然語言”選股神器
如圖,只要簡單輸入查詢條件,很快就會彈出694支質押比例符合條件的股票表格,所見即所得。
輸入下週解禁,即可得到下週所有股票的解禁金額和比例,實在方便到難以置信。
整個網際網路,也挑不出如此智慧和傻瓜的選股方法。

I問財的TOP問句集錦,展現了韭菜們的勤學好問
再加上同花順已涉及的量化投資平臺—— mind go 。

可以預見,得益於技術優勢和如今已經頗具成果的智慧投顧產品,未來量化投資大行其道時,同花順絕對是A股中受益最大的標的。
量化投資雖然目前受制於政策限制和認識水平還處於發展階段,但平安解散主動權益投資部門的大新聞還歷歷在目。
誰也不敢確定未來五年會發生什麼。
業務上有得有失,充分體現了執著於技術所帶來的路徑依賴,而如今的深熊市,公司的策略變了嗎?
沒有,工科男還是那個工科男。

資料來源:定期報告
無論是研發佔營收的比重,還是絕對值,同花順都領先於主要競爭對手。
上一次押注幹翻了金融界等對手,這一次會怎樣?
4
易崢是一位工科生,也是一位奇男子。
在他的帶領下,同花順也是骨骼驚奇,仙氣撲鼻。
作為價值投資的信徒,君臨本不喜歡這類標籤太多,概念絢麗,一上市就炒上天的妖股。
此類波動性較大的股票,大股東很難忍住不去割韭菜,
例子太多,不勝列舉,讓人憂心。
道不同,不相為謀,同為熱門概念股,上市至今8年,易崢36%的持股一股未賣,滿倉穿越牛熊。
任爾牛市熊市猴市,巋然不動,雖千萬人吾往矣。
要知道,2015年可是上漲了35倍之多!
更難能可貴的是,同花順除了發行新股,從未配股、增發,累計分紅已經超過了上市融資,這種剋制的融資態度在A股並不多見。
以此來看,大股東靠譜,敬工科男是條漢子。


資料來源:choice
另外,相比於大智慧的四處出擊和東財的全產業鏈佈局,同花順充分顯示工科生的保守剋制。
賬上26億貨幣資金,有息負債只有一個億,且幾乎沒有應收賬款,資產流動性極好。
總結:這是一家手裡有錢,不搞多元化,埋頭研發的絕對優等生。
5
1911年,農曆辛亥年八月,武昌的一聲槍響讓整個清廷政權搖搖欲墜。
僅僅兩個月後,賦閒在家的袁世凱就被任命為湖廣總督,出山南下,聲勢日隆,後來更是被推舉為民國大總統。
要知道,僅僅三年前,袁世凱還差點被攝政王載灃殺掉,不得已才退隱漁村。
袁何以東山再起?
因為他手裡握著北洋六鎮的十萬官兵。
這些清廷最精銳的武裝力量只認袁宮保,不認大清朝, 所謂人走了,資源還在。

15年牛市著名電子裝置——股指拍拍機的啟示,其實上句話也可以這樣說: 股價跌了,賭民還在。
真正的權力,並不取決於你坐什麼位子,而在於多少人聽你的話。
跌跌不休的同花順看著沒落,但在最近的反彈中卻一馬當先,從底部生生拉起近40%。
3000萬月活的證券類第一APP不會死,海量使用者就是他獨一無二的權力。
君臨不知道牛市什麼時候回來,但我們知道,牛市一定會來。
讀到這裡,也許你會想,“這家公司我能投嗎”?
這不是一個拍拍腦袋就能輕易做出的決定,因為除了基本面的機會分析,還需要對財務風險、業績確定性、業務競爭格局等進行更深入的考察。
更多資訊可關注公號“君臨”獲取。
作者:君臨團隊.
更多成長股分析、行業解讀盡在“中國新一代投資研究服務機構”——君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