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貸行業再迎監管利好,真融寶嚴格風控保障平臺安全
近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釋出《打擊網貸惡意失信行為的公告》,將對惡意逃廢債網貸平臺借款人、出險平臺失聯跑路的高管人員等典型失信人實施信用懲戒,並逐步實現對所有失信人員的信用懲戒。這是監管部門繼八月份《關於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資訊的通知》之後,對於打擊老賴行為的又一記重拳。

其中,公告中特別指出,網貸平臺要不斷加強風險控制能力,擔負主體責任,配合監管共同打擊逃廢債行為。金融局還會將惡意逃廢債的失信借款人資訊納入徵信系統,通過網站公示。對此,真融寶積極響應、迅速梳理,堅決推進打擊惡意失信行為的行動。
眾所周知,惡意失信行為在這次暴雷潮中發揮了不小的破壞作用,老賴們心存僥倖,通過各種自媒體渠道集結,甚至不斷慫恿他人逾期不還,企圖拖到平臺現金流出現問題之後就不用還款,給網貸平臺和其他合法出借人造成了巨大了經濟損失。
這種行為嚴重危害網貸行業的健康發展,監管意識到此類行為的嚴重性之後,多次下達指令,嚴厲打擊惡意逃廢債行為,並不斷加強誠信體系建設,成立百行徵信,通過資訊共享的方式,解決互金行業徵信資料的資訊孤島問題,從源頭上打擊這種惡意逃廢債行為。據悉,10月中旬,首批P2P網貸惡意逃廢債借款人資訊已被納入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和百行徵信的系統,老賴從此無處遁形。
作為一家負責任的互金平臺,真融寶從成立之初就一直緊跟合規步伐,嚴格遵守誠實信用原則,在遭遇網貸“關鍵時刻”更是以身作則,嚴厲打擊老賴逃廢債、騙貸等不誠信行為。
八月份,真融寶(旗下網貸平臺真金服)就第一時間梳理逾期使用者名稱單,並將首批名單報送至北京市網貸工作小組,後續也在持續跟進,不斷推動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信用懲戒大格局。
2017年,真融寶率先加入“全國網際網路金融陽光計劃”,將資料接入國家網際網路應急中心,定期上報平臺的借款人相關資料,對惡意失信行為進行制約。
配合監管合規工作的同時,真融寶不斷鍛造內功,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的風控水平,自主研發大資料風控管理模式,以自有大資料為基礎,融合了複雜的關係圖譜,提高了反欺詐的效率以及精準程度,在源頭上控制風險;另一方面,真融寶建立專業的貸中貸後管理團隊和合規高效的催迴流程,最大限度的保護使用者的權益。
目前,真融寶的債權質量安全穩定,從創立到現在4年多的時間裡,使用者的資金和利息全部兌付,即使是在“人心惶惶”的七八月份,真融寶也做到了所有提款使用者按時回款的承諾。
正如真融寶董事長吳雅楠所言,金融風險向來都是不可避免的,唯有防範和始終敬畏風險,做好風控、持續還款才是對出借人最負責的體現,也是真融寶在當下一直堅持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