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單車

不服哈羅,共享單車最新運營有“十論”

公共自行車的運維成本:“杭州市作為公共自行車推行比較成功的城市,每輛自行車的運維成本約為1000元,每輛新車的成本為740元。主城區的56300輛自行車,每年的維修保養率都在100萬次以上,平均每輛車維修保養在20次

哈囉出行想成為什麼

在“一地雞毛”的共享單車行業,哈囉為什麼能夠活下來,韓美認為得益於以下三點:戰略方向、技術投入和團隊的努力。 風口退去之後重新審視這個行業,智慧出行的戰略定位、“即使發不出工資依然毫不猶豫保持對技術的投入”

當資本退潮,共享單車真的就一無是處了嗎?

滿大街的共享單車正在用這種方式告訴你它們的存在,即使是橫七豎八的狀態,我們依然感受著共享單車曾經的輝煌。或許這種輝煌是資本給它的,或許這種輝煌是網際網路給它的,無論如何共享單車都曾經有過輝煌

捷安特:共享單車讓我們損失了65%銷售額

2018年被稱之為共享泡沫破滅的一年,摩拜/哈羅資本收購,ofo在破產的邊緣苟延殘喘。然而共享時代的風潮,帶來的卻不僅僅是堆積如山的廢棄單車,對於傳統自行車製造企業而言,噩夢才剛剛開始。 據媒體報道,知名

共享單車摧毀捷安特中國市場六成銷量

“共享單車對我們的衝擊很大,我們(中國大陸)65%的銷售額都不見了。”上週在溢達集團主辦的一年一度的“十如對話”中,自行車巨頭捷安特生產商臺灣巨大集團董事長杜繡珍接受第一財經記者專訪時透露。 巨大集團是全球

共享單車正走在覆盤與涅槃的十字路口

共享單車的熱風還是停了。看著滿大街橫七豎八躺倒在地上的共享單車,或許人們更加認識到共享單車真的是資本驅動的孿生體。缺少了資本的推動,共享單車最後只能淪為一堆又一堆的城市垃圾。然而,我們依然不

烏鎮“消失”的大佬們 他們都去哪兒了?

新浪科技 韓大鵬 李楠 張澤宇 屈瑞豪 編輯:楊雪梅 辛苓 張俊 周峰 一年一度的網際網路大會拉開帷幕,企業家們、各路大佬齊聚烏鎮。 新浪科技再赴現場,揭祕大佬“行蹤”。在此,我們試圖探究三個問題:

軟銀意欲投資哈羅出行,出行市場格局再迎新變化?

曾經的滴滴拿下快的、收購優步中國後成為國內最具實力的網約車平臺,之後其也是在行業上下游投資了不少實力派企業,進行業務佈局。隨後推出了自營的青桔單車、收購了小藍單車,同時還試運營外賣業務等,可以說其在積極推進平臺

1746051795.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