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正式進軍影視行業,所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必然選擇
近日,蘋果公司已獲得《大象女王》和《狼行者》兩部影片的全球版權,版權的買入標誌著蘋果公司正式跨入電影產業。早在這之前,就有訊息傳出蘋果計劃投入10億美元進入影視製作行業。其實在蘋果進軍影視之前,蘋果已經在Apple TV、Apple music、iTunes、iBooks、Texture等產品服務中涉及到電視劇、音樂、圖書、新聞等文化業務。
網際網路科技公司進入影視行業蘋果並不是先例,相反蘋果走的是最晚的。在此之前,亞馬遜自制電影開展線上音樂業務,谷歌整合了音樂、圖書、視訊、新聞、遊戲的Google Play和視訊平臺YouTube,而Facebook在2017年推出四部原創影視劇。
除了國外的這些企業外,國內的BAT三巨頭在影視行業也深耕了好幾年。騰訊旗下擁有企鵝影業、騰訊音樂、閱文集團、騰訊視訊、騰訊動漫等文化企業,百度有愛奇藝視訊、百度文學、PPS、百度視訊、百度音樂等,阿里巴巴大文娛版塊涵蓋了阿里影業、合一集團、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遊戲、阿里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
文化產業是目前前景最廣闊的產業之一,在滿足了物質享受以外,人們總是會去追求精神上愉悅。目前美國的文化產業已經佔到了GDP的25%,是目前美國的第二大產業。
目前美國的人均GDP已經突破56000萬美元。人們的文化娛樂支出佔比超過20%。我國目前的人均GDP為9000美元,馬上將要突破一萬美元大關,中國也正處於步入文化娛樂全面發展的階段。
硬體加上作業系統加上網路,然後加上應用和內容,這就是整個網際網路科技產業發展的產業邏輯。
在電腦端網際網路時代的時候,IBM、戴爾、惠普和聯想等硬體廠商獲得了空前的發展。後來微軟做出了作業系統,立刻把這些廠商甩在了後面。然後是電信大規模鋪設網路,接著出現了大量的網際網路網站和軟體。包括QQ人人網等。
而在手機端網際網路時代的時候,以為蘋果代表的手機廠商開始製造手機和平板電腦。蘋果研發了自己的ios系統,而谷歌則是推出了安卓系統。網路也從2G發展到3G,在到現在的4G和即將到來的5G。總之,更快的網速和更低的資費有利於更多內容的傳播和更多內容的製作。
對於網際網路科技公司來說,硬體、作業系統、網路、應用這些越來越成熟,天花板已經快達到,利潤率也不斷下降。這些基礎設施搭建好了之後,內容就成為決勝的關鍵,是差異化的核心。企業要繼續走下去,就必須佔據影視、音樂、文學、遊戲等文化內容的高地。
蘋果在這方面有著巨大的優勢,即蘋果的平臺模式是現有的企業中做的最好的,蘋果的生態圈通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早已經覆蓋了各個方面。
在蘋果所有業務板塊中,唯一一個連續8年銷售收入保持10%以上增長的是哪一項?答案不是iPhone手機,也不是Mac電腦,而是蘋果的服務業務(iTunes、App Store等)的銷售收入。
這麼多年來,蘋果早已經沉澱了數量相當龐大的使用者資料。能最大化的把資訊分發到它的蘋果使用者手中,這也是蘋果進入影視行業的優勢,通過對自己的電影資訊進行推廣,在龐大的蘋果使用者中。能有效的把這些人轉化為自己的電影觀看使用者。
蘋果進入影視行業,這並非偶然,而是所有網際網路科技公司的必然選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