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第一次作業:我與CS的緣分

第一次作業:我與CS的緣分

有理 什麽 -s 階段 未來 相對 互聯 算法 玩遊戲

“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汪國真

一.結緣計算機

1.1初識計算機

當第一次看到這個作業題目的時候,我的思慮不禁回到了小時候那個對這個世界的一切充滿興趣的純真年代。記得那是2003年的一天,家裏添了第一臺臺式計算機,我還記得當時的那個計算機還是Windows XP的操作系統,面對色彩鮮艷的圖形界面和有著復雜功能的這個機器,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開始將一個個快捷方式打開,恨不得馬上知道計算機的所有功能。後來有通過家裏的寬帶接觸到了互聯網,學會了利用互聯網去查資料,去看新聞,看視屏,玩遊戲......逐漸地,計算機這個新時代的科技產品成了我生活裏必不可少的物品,在享受著計算機和互聯網帶來的便捷的同時,慢慢地也加深了我對計算機的理解和熱愛。

1.2痛恨計算機

後來上了初中,學校裏開設了有關計算機的課程,並且計算機也被列為了中考的必考科目。一開始,我抱著極大的興趣去學習,去了解計算機相關的內容,但是因為條件十分有限,不是每個人每節課都可以上機,尤其是在接觸到編程之後,因為編程是相對於其他Word文檔處理等操作題難度較大的一道題,在為了通過考試並且課時少的情況下,往往在不知道編程的思想和原理的時候去編程,不懂就背會,面對一堆毫無章法的英文字母和每次的錯誤結果,我變得心煩意亂,對計算機也失去了原來的興趣,相反,我開始厭惡計算機,厭惡這個讓我每一次都遭遇滑鐵盧的學科。後來上了高中,日益加重的學業是我無暇其他,對計算機也就日益疏遠了。

1.3重拾計算機

高考填報誌願時並沒有把和計算機有關的專業放在第一位,但後來還是被這個專業錄取了,也就是說完全是機緣巧合下我又一次接觸到了這個又愛又恨的專業,便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開始接觸這個專業,當時的我對於計算機技術尤其是 編程技術完全是一片空白,完全沒有計算機學習的基礎和條件,可以說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白,更是與這些博主,技術大咖等沒辦法比。後來重新燃起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是在學完了《數據結構》這門課之後。因為我從小就對數學比較感興趣,在大一的時候又對高等數學,線性代數,離散數學等一些列的數學課程產生了興趣,而《數據結構》這門課是我看到了數學知識和計算機知識之間的連接點,讓我可以有機會將現實生活中人們難以解決的問題利用 數學的思想去建模,在利用書本上的基礎數學理論知識去設計算法,最後再利用計算機語言去編寫程序,解決問題。慢慢地,我對計算機又有了興趣,雖然不能說計算機是我最感興趣的東西,但它也慢慢在我的生活裏占據了重要的地位,我同樣也有信心將計算機這門學科學好,將計算機作為以後主要從事的事業。

二.在計算機系裏學習

大學生活最值得吐槽的地方就是有一些老師的上課以及考試方式了,本來是操作性比較強的一些專業課卻要去考每一個概念的解釋等理論知識,不能說理論不重要,但這就會讓實踐能力得不到提高。還有就是大部分大學的教學模式都是“泛而不精”,不論是在考驗深造選擇專業方向上還是在就業應聘上都缺乏自己的優勢。這樣的技術不足的現狀和時間的緊迫使我變得茫然和矛盾。我個人覺得國外的一些大學的教學模式還是很可取的,註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將每一個人的特長無限倍的放大,讓每一個學生甚至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有發展的空間以及自我價值的實現。對於國內的教學模式來說,我認為也存在很多的有點以及可取之處,譬如高等數學等一系列數學的課程的開展,在開始學習的時候覺得這些課程並沒有什麽用處,但就像一次企業規劃講座上中軟國際的副總吳章勇先生所說的一樣,這些數學類的通識課程不是沒有用,而是現階段還不會去使用這些課程的知識,理論。我覺得,我們無法預知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也就沒有理由去否認任何一門課程的重要性,只要做到全面學習的同時鉆研一個方面就好。

三未來規劃

對於未來的職業規劃,我覺得就像《學會思考,而不只是編程》(http://kb.cnblogs.com/page/572854/)文章裏說的那樣,要學會思考問題而不只是學會編程,編程只是做為萬千手段中實現,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學會學習,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在讀了《寫給立誌做碼農的大學生》(http://kb.cnblogs.com/page/566880/)這篇文章後有了不少啟發,就像文章中所說選擇很重要,我可以在開發和算法中找到自己適合自己的發展路程,所以我決定了去考研究生,選擇再次深造,希望在研究生期間可以加強算法的功底,對於未來的工作,我更希望去從事有關算法或者是數據分析,處理相關的工作,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決定去國外深造,然後去企業或者其他一些工作崗位上將學到的知識實踐起來,積累實踐中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奠定基礎。

第一次作業:我與CS的緣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