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小米估值爭議背後,缺失技術優勢的IoT如何撐起“互聯網之夢”?

小米估值爭議背後,缺失技術優勢的IoT如何撐起“互聯網之夢”?

小米

前不久,小米在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對此,各方輿論與分析者的解讀中似乎充滿了爭議,一時間吵得好不熱鬧。

而爭議的焦點就在於一句話:小米到底有多少估值?

小米的現象級商業成功當然不容抹殺。但獨特的商業模式和市場軌跡,似乎也讓大眾和資本市場難以斷定小米到底是一家什麽樣的公司,未來會按照哪種模式發展,而估值爭議也就相應誕生。

比如說,不少媒體和分析人士都認為,小米目前還是以智能手機等硬件為主,僅手機一項就占據了其70%以上的營業額,那麽小米當然是家硬件公司,其市值應該在600-700億美金。而小米則提出,自身是一家互聯網公司,應該用互聯網發展模式與軌跡來評判。按照這個邏輯,有媒體提出小米上市後市值應該過千億美金。

技術分享圖片

如此巨大的市場差異,似乎某種程度上集中在“硬件”與“互聯網”這兩個概念的不同上。因為互聯網更多可以連接服務、流量和新一代生活狀態,市場想象空間自然也就應該更大。

但到底如何理性看待想象空間這個概念呢?

這裏我們或許可以換個角度,切入小米產業生態內部來審視一下其與互聯網、技術叠代間的互動關系,從而我們或許能換個視角來看這個問題。

根據小米招股書中顯示,IoT與智能家居板塊在2017年已經占據了小米總營收的20%,是目前小米體系中增長最快,利潤率最高的板塊。

在實際支撐了小米產業指數之外,米家生態等IoT設備還被寄托了小米的“生態連接與互聯網服務”——即通過設備體系,衍生出家庭場景的互聯網增值效應。

但在IoT技術高速叠代的今天,小米真的能夠如願以償嗎?

消失的技術城池

毫無疑問,米家智能設備代表的小米IoT生態產品,雖然也有爭議,但絕對是目前市場上代表了口碑和銷售能力的智能硬件品牌。

可是當我們分析其增長點和用戶購買的價值驅動力,就會發現小米IoT設備的基本形態非常固定。主體是以輕家電為市場根基,例如電飯煲、空氣凈化器、凈水器、掃地機器人等。

而這些市場中小米成功的原因已經有過很多分析,總結起來我們可以發現,設計感、營銷能力和產品。

技術分享圖片

但在小米智能硬件一路上行的同時,我們卻能發現IoT設備本身正在發生一場深刻的技術叠代。

雖然我們也能看到小米推出了語音控制方案,以及小愛智能音箱。但就整個家用IoT產業來說,小米在節約方案上並沒有帶來質的突破。

我們知道,AI帶來的自然語言交互、知識圖譜、NLP能力,正在打開新的人機交互模式。雖然小米一直都習慣於站在風口上,但這次的家庭智能硬件迎來的AI風口,需要對自然語言交互、語義理解等技術進行深層積累。而就小米目前情況來看,很多關鍵AI技術都還需要購買以及合作。比如根據相關資料,在小愛音箱中ASR用了搜狗和思必弛的技術、TTS用了獵戶星空的解決方案。而這也導致其AI交互方案很難快速推進到更多智能設備品類裏。

無論我們願不願意承認,IoT的下一幕是多模態交互和自然交互,基本已經是毫無爭議的事實。而缺少技術城池的小米,真的能在這片高地的爭搶上一往無前嗎?

所以從未來市場預期的角度看,很多評論者認為缺乏底層AI技術積累、交互升級模塊以及開發生態的小米,很可能是在搭初級IoT的末班車。

下一代IoT交互,建立在立體開放的基礎上

究竟什麽模式能夠在AI時代的IoT產業中占據鰲頭,這在今天當然還是充滿變數的事情。但有些端倪已經出現在市場預期中。比如說,封閉與開放的新一輪對峙。

依靠嚴謹封閉的生態,小米在智能家居領域打出了一片天地。但面對必須更加互聯網化,符合未來市場需求的“重大使命”來說,封閉的小米智能硬件生態會否會遇到一些麻煩呢?

在2017年的雲棲大會上,阿裏巴巴人工智能實驗室就發布了AliGenie語音開放平臺,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精靈技能市場、硬件開放平臺、行業解決方案,全面賦能智能家居、新制造、新零售、酒店、航空等服務場景。

而我們知道百度的DuerOS還可以提供給開發者完整的開發套件和API、數據集,從底層的支持所帶給開發者的是開闊的想象空間。於是我們見到DuerOS生態裏有各種各樣的硬件生態和技能解決方案。大到冰箱、電視甚至汽車,小到一個茶杯一個車牌,都可以被植入完整的AI語音交互解決方案。並且在開放的技能平臺下,開發者還可以提供獨屬的技能創新,帶給用戶以垂直的市場解決方案。

技術分享圖片

從開發平臺、技能平臺到搭載平臺的多層開放,讓DuerOS上可能誕生千奇百怪、無數垂直品類的產品和服務。而AliGenie開放平臺針對個人和行業應用開發者,則可提供包括語音喚醒、語音識別、聲紋識別、語意理解、語音合成五大核心語音能力的開發者套件,內容提供者使用內容接入套件、即可快速創建語音技能;應用開發者使用自定義技能組件,可定制各類技能。在互聯網的去中心化浪潮裏,這些意味著小眾市場的滲透和平臺模式整合。但對於封閉的小米來說,這些想象力還是奢望。

舉個例子,我們曾采訪過一位在用DuerOS給孩子做鋼鐵俠的父親,但用小米硬件,顯然這是無法完成的。千千萬萬個想象力疊加在一起,AI時代的開放和封閉差異就顯露出來了。

從這裏看,缺失AI底層技術和戰略選擇上導致的封閉性,或許正在等待著給小米制造一些障礙。在語音交互和多輪對話成為家庭設備想象力底層的今天,擁有深度技術壁壘的平臺級、全流程產品或許會有更多可以想象未來——以及市值的資本。

距離更大想象空間,小米IoT市場連接能力

還有一個擺在小米IoT品類面前的變數,是市場的狹窄性很可能觸達天花板效應。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小米智能產品,基本集中在小家電品類。但大家電品類的小米生態產品,顯然還無法與老牌家電產品相競爭。

畢竟大家電是一個門檻高昂,不僅對於制造能力有要求,更涉及售後維修等等相關領域的布局。那麽,被積壓在小家電和門鎖、網關、插座等領域上小米,如何撐起互聯網服務的邏輯閉環呢?

技術分享圖片

由於本身產品的封閉性,小米顯然缺乏快速鏈接大家電核心品類的市場能力。除了在家庭生活的智能設備場景中,展現出有說服力的未來商業圖景。小米IoT設備的另一個短板是缺乏跟駕駛等未來場景的聯系。我們能夠看到,谷歌和百度目前都在押註語音交互能力與駕駛場景的聯系,從而衍生出語音交互主導的新一代車聯網市場。今年4月23日,天貓精靈還發布了“AI+車”解決方案。而這個市場的未來難以估量,但卻是小米所無法涉足的。

當然小米可能也沒想涉足,但這對於市場回饋關於“互聯網公司”的期待,顯然還是有些影響的。

從目前公開披露的各方數據來看,小米連接的設備激活數、開發者活躍數量、數據體量等,對比百度、亞馬遜等家庭IoT巨頭來說都還有較大提升空間。

綜合來看,IoT並不那麽容易成為互聯網市值的核心支撐點,因為這背後隱含著著技術城池、商業開放度以及深度鏈接能力等多個因素。如果用智能硬件來暢想未來的互聯網服務,今天的小米或許還言之過早。


小米估值爭議背後,缺失技術優勢的IoT如何撐起“互聯網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