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3星|《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建國以來土地政策研究與分析,資料有點舊,觀點都見過

3星|《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建國以來土地政策研究與分析,資料有點舊,觀點都見過

土地制度與中國發展

關於我國建國以來土地制度的研究與分析。作者是經濟學教授。

文風比較枯燥。同樣是研究土地政策,同樣是經濟學家,周其仁、文貫中、華生前幾年關於土地政策的書,文風通俗易懂,比本書強不少。

書中的資料、資訊與觀點也基本在前幾位學者的書中見過,作者像周其仁一樣提倡給農民更多的土地權,也像華生一樣提倡土地漲價要歸公。

資料比較過時,大部分資料是截至到2010年前後的,最近的也是截至到2013年。

總體評價3星,有參考價值。

以下是書中一些內容的摘抄,【】中是我根據上下文補充的資訊:

1:遺憾的是,以錯誤理念推動的工業化就在提出過正確概念的經濟學家的國家發生了。中國通過重工業優先發展戰略建立完備的工業體系、實現從農業國到工業國的轉變,所付出的代價極其高昂。這套扭曲的政策導致農業增長速度下降,也造成農產品和農業生產要素市場的扭曲。P30

2:在中國農村的幾項土地制度安排中,宅基地制度是最落後的一項制度安排,中國鄉村的衰敗、無序等都與宅基地制度的缺陷與改革滯後有關。當中國農村歷經土地改革——合作化運動——人民公社——家庭承包制的頻繁制度變遷時,宅基地制度變遷經歷了與農地承包經營權制度變遷基本類似但制度安排相異的歷程,呈現出一副獨特和複雜的圖景。P38

3:為只有這些規則才是實實在在影響人們行為決策的因素。從這一角度來看,我們可以說,一個經濟增長績效較佳的社會,一定是所制定的制度規則能將人們更多地引向生產性活動的社會,反之,有些社會之所以經濟增長績效不佳,不在於這些社會資源不豐裕、人性懶惰、缺乏創新精神,而在於他們所設計的制度規則更多地將人們引向非生產性活動,P55

4:對於後一種言論,有兩點需要提醒注意。其一,農民心裡怎麼想的實際上不需要誰去代言,讓農民自己說出來就是了。研究者應該做的不過是把農民怎麼說的原封不動記錄下來,這就功莫大焉,再多一點也就是分析一下農民為什麼如此說、如此想而已。其二,對於主觀性議題的調查,怎麼問也很關鍵。P57

5:在現實中,完整產權如同完整競爭市場一樣是很少存在的,相反,產權殘缺似乎更為普遍。在完整產權與完全殘缺產權之間存在一個巨大的選擇空間。當實際的產權安排趨近於完整產權的內涵時,人們努力生產的成果為自己所有的預期就比較穩定,他們將更具有找尋更有利的方式來使資源得到更有效使用的激勵, P66

6:要實現農業國向工業國的轉變,一定程度上需要農業為工業服務,農村為城市服務。因此,中國土地制度選擇與改革實際上一直面臨兩個制約:一是土地制度是公有制的最主要實現形式,二是土地利益分配要服務於農業國變工業國的目標。這兩大約束也就決定了中國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邏輯。P73

7:土地制度改革實際上看三塊地:一是分給農民的承包地,二是農民蓋房子的宅基地,三是轉用的農地,即農用地變成的非農用地。這三塊地在制度改革中基本就是在鎖定所有制下,從"兩權分離"的邏輯出發來推動整個改革程序,P73

8:對“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的爭議一直很大。這是1987年中央政府在貴州省湄潭縣試點的基礎上形成的制度安排。當時面臨改革進行不下去的問題,杜潤生先生提出建立改革試驗區。農村土地削度方面有三個改革,其中就有貴州省湄潭縣的“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實際上是對整個集體所有制的一個根本改革。P75

9:到了2008年,中央政府提出“長久不變”政策。“長久不變”作為一種制度安排,是將"增人不增地、減人不減地"變成一個基礎性的制度安排。"長久不變"是什麼意思?用中央檔案的原話來說是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這意味著人跟土地完全對應上了。P75

10:依附於集體所長出來的東西說不清,道不明。這是現在農村治理中非常大的一件事。現在集體實力強的地方,主要靠先下手為強,集體強時人們自己把農地變成建設用地。華西村、北京周邊的村都是這樣。現在這些在集體上長出的東西由於先天沒有明晰的產權安排,所以後患無窮。P76

11:另外一個問題就是沒有繼承權,現在農村第一輪包地的農民有的已經老兩口都去世了,這些地是按承包發包關係交回集體,還是按財產權自動轉給下一代?即便給下一代,是繼續走家內均分制,還是像日本、歐洲那樣走長子繼承製?這些都沒有制度安排。P77

12:總的來說,支撐這套制度的最主要的理論基礎是:(1)公有制;(2)土地的特殊性;(3)用途管制制度;(4)土地增值收益主要歸地方政府。以兩權分離、不動所有權的制度安排對承包地、宅基地和農地轉用進行改革,我們不可謂不努力,但是制度績效不盡如人意是顯然的。P80

13:土地流轉形式在地區之間和個案之間呈現很大差異。在東部地區的蘇州和寧波,反租倒包是主要形式,其中蘇州以此形式流轉的土地佔86%,寧波為49.1%,北京以租賃和反租倒包形式流轉的土地佔82%,天津北辰區反租倒包的比例也很高。P120

14:反租倒包是由鄉鎮政府或村集體經濟組織將農民手中的責任田以一定的租金反租過來,再倒包給農業大戶或農業企業從事規模經營的土地流轉和農業經營行為。P123

15:【反租倒包】這種土地流轉形式容易造成農民失去土地承包經營權,造成土地收益權的流失。尤其是當新農業經營主體出現經營困難,無力支付租金時,村或鄉政府也無法支付農民的地租,形成農民與集體或政府的利益糾紛,侵犯農民土地承包經營權和收益權。P125

16:五是城郊村的出嫁女問題。在城郊村,出讓土地的收益很大,婦女出嫁後仍然住在孃家,這雖然符合分地的國家政策、但是城郊村的鄉規民約卻不給這些婦女土地承包經營權以及其他社會福利收益權。這種問題解決起來難度較大。P133

17:規模經營的“度”很重要。在湖南的調查表明,一戶2個勞動力經營規模為30~100畝較為適當,不但基本不用請工,還可以做到精耕細作,土地生產率和利用率大於100畝以上的大戶。P150

18:從表13-2可見,土地供應量與GDP增長率有很高的相關性,2003-2010年,土地供應量大的年份,該年的GDP增長率也較高土地供應量小的年份,該年的GDP增長率也較低。P182

19:正是在這套獨特的土地制度安排下,中國將稀缺土地大量配置於工業用途(見表13-4),保證了工業的快速發展。2003-2010年,中國工礦倉儲用地平均每年達127211.3公頃,佔這一時期供地量的41.3%。如此高的工業用地水平,不僅與主要市場經濟國家和地區的當期水平相比顯得奇高,而且高於這些國家和地區在高速丁業化階段的工業用地水平。P184

20:根據對400個城市的調查,城市建城區閒置土地佔建成區面積的1/4。協議出讓土地的低價格誘使企業多圈佔土地,還導致地區之間產業用地配置扭曲。P230

 

全文完


 2018左其盛好書榜(截至11月30日)

 2018左其盛差評榜(截至11月30日)

 2018讀過評過的400多本書(截至10月31日)

 本號近800篇書評的索引與書單

 想跟小編討論請移步知識星球

 

更多良心書評參見我的公眾號:左其盛經管新書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