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通證經濟大局觀(三十二):民族意識的覺醒

通證經濟大局觀(三十二):民族意識的覺醒

首先說明一點,這裡的“民族”含義與“五十六個民族”裡的“民族”不太一樣,而是類似於“中華民族”裡的“民族”。

在典型的中世紀分封制下,一個人對於集體的歸屬感有兩種:一是對所依附的領主的效忠;二是對上帝和教會的虔誠。

但是,隨著貴族的沒落和教會的腐敗,產生這兩種歸屬感的根基開始動搖,取而代之的是民族意識的覺醒。

民族意識的覺醒,也是宗教改革的原因之一。德國人正是不滿教皇對德國的剝削,才引發宗教改革。這正是民族意識蓋過宗教意識的體現。

所以,最終宗教改革的一個結果,就是在集體歸屬感這一意識形態領域,民族意識開始佔得更加重要的地位,而宗教意識的地位開始下降。

那麼,什麼是民族意識呢?民族意識又是怎麼來的了?

民族意識,即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質。它是伴隨著戰爭和王權的崛起出現的。

一群人世世代代生活在一塊,長期下來,便會形成共同的習慣和習俗,進而產生共同的語言、文字、文化和文明。

如果有外敵入侵,人們會在國王和領主的帶領下,英勇抗敵。在抗敵的過程中,大家同仇敵愾,會把世界簡單地分為自己人和敵人,而這種自己人的認同,正是民族意識產生的源頭

同時,為了保土衛家,大家會積極自願地交出自己的錢財權利,這些交出去的錢財權利,大家會認為是交到了一個想象中的“社會公權力”手中。

起先,社會公權力的代表是領主,後來隨著領主的沒落,公權力的代表便是國王。若抗敵成功,領主或國王的威望大大上升,做為社會公權力的持有者,其合法性大大提高。而大家的自我認同感當然也會增強。

而中世紀結束前後的戰爭,恰恰特別多,而且持續時間還特別長。比如,英法百年戰爭、英國和義大利長達半個世紀的戰爭、宗教改革引發的三十年戰爭、荷蘭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獨立戰爭等等。

一場場的戰爭,促進了王權的崛起,界定了國與國之間的邊界,不同民族的不同特性也開始凸顯。

民族意識覺醒之初,王權得到了巨大的益處。比如,法國國王查理七世本人並非強人和偉人,但就是在他任上,幸虧聖女貞德的出現,使他帶領法國人民打贏了英法百年戰爭,進而贏得空前的人望和專制權。

之前,有些稅收只是戰時徵收,國王徵收前還會和貴族、市民們商量商量,但後來戰事愈來愈頻繁,國民的危機感愈來愈強,以至於國民們主動提出,讓查理七世把這些稅收常態化,以免開會延誤時間。這使得中央集權大大加強,從此法國國王有固定的稅收來供養一支常備軍。

在各種戰爭中,富有的市民階級常常扮演“錢袋子”的角色,國王們也投桃報李,選用一些市民充任宮廷侍從或顧問,也允許一些市民成為新的貴族,以此來對抗教會和舊貴族。

同時,國王們推行重商主義,大大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所以,國王與市民是有過一段蜜月期的。

但是,隨著王權越來越強大,集權化的劣勢便開始體現出來。因為權力沒有約束,國王們開始對內加大剝削,對外發起無謂的戰爭,惹得天怒人怨。

臣民們開始對這些社會公權力的持有者越來越不滿,而其中最不滿而且最有實力反抗王權的,便是羽翼漸豐的資產階級。

如若沒有資產階級,反抗王權的鬥爭可能會遭遇中國歷史上王朝迴圈的怪圈。但有了資產階級就不一樣了,革命之後,一個王權倒下了,起來的並不是另一個王權,而是全新的資本主義國家。從此,現代民族國家開始走上歷史舞臺。

而民族意識和公民意識的覺醒,正是現代民族國家得以成立的先決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