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讀後感作文5000字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讀後感作文5000字

開發十年,就只剩下這套架構體系了! >>>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讀後感作文5000字:
本文較長,但是好看,需要您耐心讀完。這兩本書是我推薦給大家必讀的書,我本人也是從去年看到了今年,有些章節一遍又一遍的看,捨不得看完,作者尤瓦爾·赫拉利知識涉獵面之廣功力之深真的令我五體投地,翻譯的也非常到位,看著目錄又覆盤了一遍,覺得這樣的書不寫讀後感讓想法轉瞬即逝有點浪費,但是一篇讀後感又是遠遠不夠的,所以我打算從不同的角度切入;正好一週前看到美國記者DavidFaber對軟銀孫正義進行的訪談,孫正義表示未來30年一切將被重新定義,看完這本書再去聽聽他的預判,有另外的感覺。說來也慚愧,這兩本書出版中國也幾年了,我以前閱讀的大部分時間竟都在行業白皮書、財報等工具性型材料上,現在慢慢開始看所謂的非實用型書,竟然打開了另一個世界;還好不晚,不晚。
身邊的人都知道,我一直致力於研究兩性平等,社會融合等方面的問題,甚至於被貼了一些莫名奇妙的標籤;跟很多女孩子一樣,我對這沒由來的不平等一直不知道根源在哪裡,社會上充斥著各種解讀,沒有一種單方面的解讀讓我信服,這兩本書中縱向橫向各學科交叉貫橫的分析了智人的發展歷程,像一張巨大的網,你想找的答案,都藏在這張巨大的網下,以下文章中我會大量引入該書的文字和自己的解讀,讓沒有時間看這兩本書的朋友儘快get到一些點。

《人類簡史》《未來簡史》讀後感作文5000字

首先,我來丟擲一個問題,為什麼社會上有貧富差距?
有些人很有可能會告訴我,這正是客觀能力差異帶來的必然結果。這些人認為,有錢人之所以有錢,是因為他們能力更強,工作更認真。這樣一來,有錢人該有更好的醫療保健、更好的教育,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此處一個微笑臉,我們接著往下看。
一、階級是怎麼來的?——想象出來的。
當然,天生自然的能力也很可能影響社會階級差異,但是種種不同的能力和性格常常還是會受到想象階級的影響。關於這一事實主要有兩大方面。
第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多數的能力也需要培養和發展。就算某個人天生就有某種才能,如果不經過積極培養、磨鍊和運用,常常也就沒什麼表現的機會。綠野仙蹤好詞好句(http://www.simayi.net/dushubiji/6112.html)但這些機會絕非人人平等,常常都是要看他們在想象建構出的社會階級中身處何處而定。哈利·波特其實就是個很好的例子。他從小被迫與能力出色的巫師父母分離,而由對巫術一無所知的麻瓜帶大,所以等他到了霍格華茲的時候,對巫術可以說是一竅不通。於是,他的故事整整寫了七本書,他才真正掌握了這項獨特才能的力量和知識。
第二,就算身處不同階級的人發展出了完全一樣的能力,因為他們面對的遊戲規則不同,最後結果也可能天差地別。舉例來說,假設是在英國統治下的印度,有四個人都有完全相同的商業頭腦,但四個人分別是穢多、婆羅門、天主教愛爾蘭人和新教英國人,他們致富的概率就仍然大不相同。
就算是1776年的美國《獨立宣言》,儘管把人人生而平等喊得震天響,其實還是把人分成了上下等級。《獨立宣言》區分了男女,男性從中得利,但女性卻被剝奪了同樣的權利。《獨立宣言》也區分了白人、黑人和印第安人,讓白人享有自由民主,但卻認為黑人和印第安人是比較劣等的人類,不該享有平等的權利。
然而歷史的鐵則告訴我們,每一種由想象建構出來的秩序,都絕不會承認自己出於想象和虛構,而會大談自己是自然、必然的結果。
舉例來說,如果你問一個白人至上主義者為什麼贊成種族階級制度,他幾乎一定能跟你滔滔不絕地來場偽科學講座,告訴你不同種族之間本來就有生物學上的差異,比如說,白人的血液或基因就有什麼特殊之處,讓他們天生更聰明、更有道德感也更勤奮。至於贊成種姓製度的印度教徒則相信,是宇宙的力量劃分了種姓的階級。如果相信這種說法,那麼婆羅門和首陀羅的社會地位差異就再自然不過,就像太陽和月亮本來就該有所不同。而中國古代的《風俗通》也記載,女媧開天闢地的時候要造人,一開始用黃土仔細捏,但後來沒有時間餘力,便用繩子泡在泥裡再拉起來,飛起的泥點也化成一個一個的人,於是“富貴者,黃土人;貧賤者,引繩人也”。
大多數人都會認為只有自己社會的階級是自然的,而其他社會的階級分法都實在是虛假又荒謬。現代的西方教育對種族階級制度嗤之以鼻,如果現在有法律禁止黑人住在白人小區、進入白人學校就讀或到白人醫院就醫,一定會引發軒然大波。但如果說的是貧富階級,有錢人住在獨立、豪華的住宅區,就讀專為有錢人提供的私立名校,能進到專為有錢人提供的高檔醫療機構,這一點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說,卻似乎再天經地義不過。但事實已經證明,大多數有錢人之所以有錢,只是因為他出生在有錢的家庭,而大多數窮人一輩子沒錢,也就只是因為他出生在貧窮的家庭而已。
雖然說所有社會的背後都是由想象建構出來的秩序,但種種秩序卻又各有不同。這些差異的原因為何?傳統的印度社會是用種姓製度來分階級,土耳其人用宗教,美國用種族,但為何如此?這些階級制度開始時多半隻是因為歷史上的偶發意外,但部分群體取得既得利益之後,世世代代不斷加以延續改良,才形成現在的樣子。(此處劃重點)
為了方便大家理解,接下來我們舉個例子來詳細說明一下:
二、這真的是一個意外
從16到18世紀,歐洲征服者引進數百萬名非洲奴隸到美洲做礦奴或農奴。之所以選擇非洲而非歐洲或東亞,環境因素有三:
第一,非洲與美洲地理接近,所以從塞內加爾進口奴隸比起到越南找人更為容易;
第二,當時非洲已經發展出成熟的奴隸貿易(主要將奴隸出口至中東地區);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當時美洲的殖民農莊多半位於弗吉尼亞、海地和巴西之類的地區,常有來自非洲的瘧疾和黃熱病侵擾。非洲人經過世世代代演化,對這些疾病已經發展出部分的免疫力,但歐洲人全無招架之力,一病便倒。因此,農莊主人如果有點聰明,就知道買奴隸或僱用工人的時候該挑非洲來的,而不是歐洲來的。諷刺的是,非洲人在基因上的優勢(免疫力)竟造成了他們在社會上的劣勢:正因為他們比歐洲人更能適應熱帶氣候,反讓他們成了遭到歐洲主人蹂躪的奴隸!由於這些環境因素,美洲的新興社會也出現了另一個種姓階級:歐洲白人的統治階級,以及非洲黑人的奴隸階級。
但是,沒有人會承認他們把某種種族或出身的人當作奴隸只是為了經濟利益,於是這時就要利用種種宗教和科學的虛構故事來找藉口。
神學家聲稱非洲人是諾亞的兒子含(Ham)的後代,而諾亞曾詛咒含的後代要做其他兄弟的奴隸。生物學家聲稱,黑人不如白人聰明,道德感也發展較差。醫生也聲稱,黑人居住環境骯髒,會傳播疾病,換句話說,就是種染的來源。
這些虛構的故事牽動著美洲文化,也影響整個西方文化。即使當初蓄奴的條件早已消失,故事卻依然存在。經過兩個世紀的奴役,大多數黑人家庭的經濟情況和受教育程度都遠遠不及白人,他的孩子出生了,還是得面對一樣的問題:家境貧寒、教育缺失。
當然,黑人要面對的問題還不只經濟弱勢一項。畢竟,並不是只有黑人窮,貧窮的白人家庭也不少,然而,真實的情況並非如此。在1865年,白人(甚至還有許多黑人)完全相信黑人就是比較笨、比較懶、比較暴力、比較放蕩,而且不在乎個人衛生,所以黑人就成了暴力、竊盜、強姦和疾病的代名詞,換句話說,他們就是汙染源。
於是,就算有個黑人在1895年的亞拉巴馬州奇蹟似的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想申請像是銀行職員這種受尊敬的職位,他錄取的機會仍然遠遠不及白人。“黑人”成了一種印記,人們覺得他們天生就不可靠、懶惰,而且愚笨。
你可能會認為,人們總會漸漸明白這些印記都是虛構的而非事實,隨著時間過去,黑人就能夠證明自己和白人一樣能幹、守法、乾淨。但情況卻正相反,隨著時間推移,這些偏見只會越來越深。正由於所有最好的工作都在白人手上,人們更容易相信黑人確實低人一等。一個普通的白人很可能會說:“你看,黑人都已經自由這麼久了,但幾乎所有的教授、律師、醫生,甚至是銀行出納員都沒什麼黑人。這豈不是明白告訴我們,黑人就是沒那麼聰明,沒那麼努力嗎?”於是,黑人被困在這個惡性迴圈裡,他們申請不到白領的工作,是因為別人以為他們笨,但證明他們笨的,又是因為白領中很少有黑人。
惡性迴圈:某個偶然歷史事件,成了僵化的社會制度常規。
這樣的惡性迴圈可能持續幾百年甚至幾千年,讓原本只是歷史偶發事件形成的階級制度變得根深柢固。隨著時間流逝,不公不義的歧視常常只是加劇而不是改善。富者越富,而貧者越貧。教育帶來進一步的教育,而無知只會造成進一步的無知。歷史上過去的受害者,很可能會再次受害。而歷史上過去的特權分子,他們的特權也很可能依然存在。
大多數社會政治階級制度其實都沒有邏輯或生物學的基礎,不過就是由歷史的偶然事件引起,再用虛構的故事延續壯大。這正是歷史值得研究的一個很好的理由。不同智人群體之間的生物差異其實就是小到能夠忽略不計,所以單憑生物學就是無法解釋印度社會和美國各種族的互動為何如此複雜。想了解這些現象,我們只能靠著研究事件本身、環境、權力關係,看看人們是怎樣將虛構的想象變成了殘酷(而且再真實不過)的社會結構。   
三、他和她
終於來到我最感興趣的話題了,各位男孩女孩認真看:
不同的社會,想象出的階級制度也就相當不同。在中世紀印度,種姓是生死攸關的大事,但現代的歐洲根本毫不在意。只不過,有某種階級制度卻是在所有已知的人類社會裡都有著極高的重要性:性別的階級。世界各地的人都會區分男女,而且至少在農業革命以來,幾乎世界各地都是男人佔盡好處。
甲骨文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0年,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用來占卜。其中曾有一塊的卜辭寫著:“婦好娩,嘉?”(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即將臨盆,是否吉利?)而答覆是:“其唯丁娩,嘉;其唯庚娩,弘吉。”(若在丁日分娩,吉;若在庚日分娩,大吉。)然而,卜辭最後的驗辭語氣十分遺憾:“三旬又一日,甲寅娩,不嘉,唯女。”(31天之後,婦好在甲寅日分娩,不吉,只是個女孩。)過了三千多年,社會主義體制下的中國製定了計劃生育政策,而許多中國家庭仍然覺得生下女兒是種不幸。
那麼,將人類分成男女,是不是也像印度的種姓製度或是美國的種族階級,都是想象下的產物?這一點究竟是不是有深刻的生物學基礎,認定男女本來就應有所區分?而如果這確實是一個自然的不同,生物學上又是否能夠解釋為何男性的待遇優於女性? 
在男女之間,某些文化、法律和政治上的差異正反映著兩性明顯的生物學差異。例如男性沒有子宮,所以懷孕生子這件事一直只能是女性的工作。然而,就在這個核心差異上,每個社會又會不斷加上一層又一層的文化概念和規範,而這些就和生物學鮮有關聯。而各種社會上對於“男性化”和“女性化”特質的想法,多半也沒有確實的生物學基礎。
舉例來說,公元前5世紀的雅典實行民主,但有子宮的人就沒有獨立的法定地位,無法參加人民議會,也無法擔任審判。除了少數例外,這種人也無法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經商,也不能參加哲學討論。所有雅典的政治領袖、哲學家、演說家、藝術家、商人,沒有一個人有子宮。那麼,難道“有子宮”這件事,真有什麼生物學的根據,證明這些人不適合從事這些行業嗎?雖然古雅典人確實這麼認為,但現代雅典人可不會同意。在現今的雅典,婦女不僅能夠投票,能夠參選擔任公職,能夠發表演講,能夠從事從珠寶到建築到軟體等等一切設計,而且也能夠進入大學就讀。她們的子宮可沒讓她們做起這些事來輸給男人。確實,女性在政界和商界仍然處於弱勢(希臘議會只有12%是女性),但她們要參與政治已經沒有法律的阻礙,而且多數現代希臘人也認為女性擔任公職合情合理。 
我們究竟要如何才能判斷,什麼是真正在生物學上有所不同,而什麼又只是人類說得煞有介事、自找藉口?一項黃金法則就是“天生帶來允許,文化造成封閉”。天生自然的生物學,可能性幾乎無窮無盡。然而,文化卻要求必須實現某些可能性,而又封閉了其他可能性。例如女性天生能生小孩,但在某些文化裡,女性卻是非生不可。
文化總會說,它只是禁止“不自然的事”。但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這世界上根本沒有什麼是不自然的。只要有可能發生的事,就是自然。真正完全“不自然”的事,是指違背了自然規律,但這種事情根本就不會存在,所以也沒有禁止的必要。舉例來說,沒有任何一種文化會“禁止男性進行光合作用”,“禁止女性跑得比光速快”,或是“禁止帶負電荷的電子互相吸引”,就是因為這講了只是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