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程式人生 > >漢諾威現場直擊 | 端到端的工業互聯網整合展示的七大看點

漢諾威現場直擊 | 端到端的工業互聯網整合展示的七大看點

enter 隨著 寶馬 解決 路線 被集成 所有 數字化 調整

本文作者:彭俊松博士

今天,SAP天天事繼續邀請到SAP中國區副總裁、首席數字官彭俊松博士,為大家帶來漢諾威現場速遞與展會觀察。

在工業互聯網紅透中國市場的當下,眾多的制造企業面臨著兩個問題:

從業務的角度:如何用工業互聯網的理念,幫助企業建立一個完整的業務系統。對於制造企業來說,通常要涵蓋從產品的設計一直到產品的銷售和服務的整個階段。

從 IT 的角度:如何為企業搭建一個工業互聯網系統,能夠不斷地根據外部市場和內部需求的變化,在企業可承受的成本範圍內,可持續地進行調整和優化?

對於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提供商來說,這兩個問題,前者考驗的是應用系統的總體設計能力和業務覆蓋的範圍和深度,後者考驗的是應用平臺的架構先進性、合理性,以及自身的商業模式可行性。

在本次漢諾威工博會上,SAP 用「設計到交付D2O」的一整套展示,在20多家合作夥伴的協助下,來試圖回答這兩個問題。為了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筆者總結了七個主要的特點。

技術分享圖片
▲SAP展臺的七大看點和觀看路線

夢寐以求的閉環研發

隨著越來越多的設備通過物聯網被連接起來,企業開始意識到這些數據對於改善研發和制造的價值。閉環研發(Closed-loop Engineering)雖然從理論上講非常誘人——通過采集產品在運行階段的數據,反哺給產品研發設計階段——但是在現實環境中,實現起來卻困難重重。最主要的難點是,企業從設計到運行D2O(Design to Operate)的各個階段,涉及到不同的業務環節和不同的業務系統。在如此之大的跨度上,實現數據貫通非常不容易。只有建立起貫穿產品全生命周期的數據主線,並將數據主線真正地直接應用到業務系統運行中,才能實現數據貫通的目標。建立一個「旁路」的數據主線,強制所有的業務系統與其對接的做法,從一開始就會埋下失敗的種子。

在漢諾威工博會 SAP 的展示現場,智能閥門閉環研發的起點,是需求管理和系統工程。SAP 展示了通過三種來源(產品現場大數據洞察、內部員工創意、對外部信息的機器學習),獲取新產品的開發需求,進入到系統工程的需求模型、功能模型和邏輯模型中,建立需求到功能的鏈接、功能鏈接到邏輯架構。接下來,通過與開發工具(軟件、電子和機械)的集成,以協同工作的方式,搭建出企業產品結構,並向制造和服務進行移交,形成數據主線的閉環。

在下圖中,無論是體驗管理、創新管理、產品生命周期成本,還是需求管理和系統工程、模擬和測試管理,或是產品結構和高級變量,都是 SAP 全新開發的產品和解決方案。熟悉 SAP 的同仁可以想見,SAP 在工業互聯網的數據主線技術上投入了大量的資源。

技術分享圖片
▲SAP圍繞產品全生命周期建立的數字化主線

協同的數字化供應鏈

產品移交到制造之後的第二步,就是計劃和供應。首先,我們需要將新的智能閥門納入到公司的銷售與運營計劃 S&OP 中。市場需求有多大?產能是多少?運輸方式是什麽?這些都需要在投產之前進行詳細的計劃。

SAP 的創新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提供了基於機器學習的方法,可以幫助企業進行更加準確的預測。

完全在雲端進行需求計劃和供應計劃,並與供應商進行互聯和協同。

對供應鏈執行過程進行全局跟蹤與追溯,並支持數據的實時交換,讓供應鏈各方都能掌握每個環節的最新情況。

技術分享圖片
▲SAP一體化的供應鏈需求計劃體系

未來數字化工廠的基礎架構:雲制造

毫無疑問,工業4.0對於未來數字化工廠的 IT 架構的設想,是建立在雲計算的基礎之上的。近年來,人們對於雲計算這個詞的邊界定義過於寬泛,以至於將托管,無論是公有雲托管,還是私有雲托管,統統納入到雲計算的範疇。一時之間,工廠上雲似乎已經唾手可得。

然而,工業4.0談到的雲制造,絕不是簡單的將傳統的車間系統放在公有雲或私有雲的托管,它的方向應該是基於公有雲的制造 SaaS。無疑,轉向公有雲制造 SaaS 的重心,就是 MES 的公有雲化。

SAP 的 MES 基因,源自2008年收購的 MES 專業廠家——Visiprise。經過整整十年的打磨,在2018年,SAP 推出了基於公有雲的「Digital Manufacturing Cloud」,其核心就是基於公有雲 SaaS 的 MES,在業界獨樹一幟。

在本次漢諾威工博會上,SAP 在智能閥門的零部件生產環節,使用了基於公有雲的 MES SaaS,來指導輪班計劃、機器人互動和現場操作規程。

技術分享圖片

▲SAP現場展示的基於雲制造的零部件生產

基於分布式制造構建的制造網絡

多年以來,人們一直習慣於集中式制造的模式。整個生產過程由總裝廠進行計劃和調度,將所需的材料、零件和總成從各家供應商運送到某個集中的地點,然後進行集中的生產與裝配,再根據客戶的交貨地點運送到客戶手中。這種大規模的集中式的生產方式,從第一次工業革命開始,已經持續了很多年,人們已經對它習以為常。

在 3D 打印技術和眾包技術的推動下,分布式制造逐漸成為一種嶄新的生產模式。分布式制造可以通過在全球各地建立「按需 3D 打印中心(On-Demand 3D Printing Center)」的方式,在最靠近客戶交貨地點的位置進行生產,從而大大地減少了入廠物流和出廠物流的工作量,對客戶來說提高了生產的靈活性和柔性。

分布式制造背後需要有強大的系統進行支撐,並且需要整合不同環節、不同供應商的系統。在工博會現場,SAP 展示了 SAP 邁出的整合第一步——通過將 SAP 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和工業級的 3D 打印以及制造和物流網絡相結合,可支持從訂單到交付的無縫的分布式制造流程。

技術分享圖片
▲SAP的制造網絡概覽

引領時代的第三代數字化工廠

長期以來,人們對於工業4.0下的數字化工廠的技術期待,就是「水平集成」+「垂直集成」,也就是上下打通從 ERP 到 MES 再到設備層的鏈接,橫向鏈接上下遊的供應商和客戶,這其實也是 SAP 在前幾年提供的開放式集成工廠 OIF 1.0和2.0的水平。

自2018年開始,SAP 推出了基於模塊化裝配的 OIF 3.0數字化工廠,它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獨立:每一個工作站都是一個單獨的模塊,傳統生產線的物理先後順序上的限制不復存在。在需要的時候,模塊可以隨時加入和退出,不會相互影響。

可變:每個產品都可以有自己虛擬可變的加工流程順序,在離開每個工作站的時候,對下一個工作站目的地做出最優決策。

智能:所有的產品和物料通過 AGV 在車間內自動運輸,只有在需要的時候才會發出,從而將在制數量降到最低,並提高效率。

靈活:模塊化提高了生產系統的擴展性和適應性,並且對產品的形狀、尺寸具有更高的適應,可以按照需要方便地進行調整。

在本次漢諾威工博會上,SAP 展示了如何基於第三代數字化工廠技術,來實現智能閥門的總裝。

技術分享圖片
▲SAP在現場展示的第三代數字化工廠

落地的數字化雙胞胎網絡

人們對於 Digital Twin 的概念理解,處在一個不斷演化的過程中。早期對 Digital Twin 的理解,主要是從三維設計和仿真入手,強調數字模型與物理模型的「結伴出生」,所以將 Digital Twin翻譯為數字孿生。但是隨著對於數字化雙胞胎研究和應用的深入,人們發現,數字化雙胞胎不只是用在設計仿真,在更多的場合,如生產制造、供應鏈、資產管理等領域都可以發揮作用。很自然地問題就會浮現出來,如何確保數字化雙胞胎能夠適應跨系統、跨部門和跨企業之間的協同?對 Digital Twin 的理解,也不局限於一定要「孿生」,可以在有了物理模型之後,才建立它的數字模型,甚至無需考慮三維和仿真。因此,對 Digital Twin 的理解,翻譯為數字化雙胞胎則更為合適,強調數字模型與物理模型的「成對相似」。

數字化雙胞胎網絡是 SAP 在2018年漢諾威工博會提出的概念和方案,主要是針對企業應用數字化雙胞胎技術的協同需求。SAP 最開始開發的數字化雙胞胎網絡產品,是產品運營商、服務商和制造商協同的領域——資產智能網絡 AIN。SAP 接下來的開發路線,進一步向上遊擴展,進入到制造領域,實現與 MES 的對接。在這次漢諾威工博會上,SAP 展示了 AIN 與 MES 對接的能力。可以設想,下一步的擴展方向,將會是采購和研發。

技術分享圖片

支持智能化產品運行的數字化服務

在最後一個環節,SAP 展示了支持智能化產品運行的數字化服務。和傳統的服務不同,所有這些的數字化服務都是基於數字化雙胞胎展開。而數字化雙胞胎的建立,是來自於制造環節,根據設備的制造結果,創建對應的數字化雙胞胎。駐留設備的數字化雙胞胎的系統,稱之為資產智能網絡 AIN。

AIN 是一個集成化的雲端系統,保存了設備從設計到制造、銷售、安裝、維護的各個環節的數據和信息,並開放給不同的合作夥伴,提供不同的服務。此外,AIN 還集成了設備的監控與預測功能,可以對設備進行狀態監控,實現預測性維護的場景,並根據預警結果創建和發布維修工單,並調動供應鏈能力對資產進行備件采購、供應和資產的現場維護。最後,AIN 還可以根據對設備數據的分析及過程,對設備提出改進的意見。

所有的這些功能,都被集成在統一的服務門戶上,並通過每臺設備的二維碼掃描進行訪問。

技術分享圖片
▲SAP在現場展示的智能設備服務系統

SAP 的「面向工業互聯網的設計到交付 D2O」的這一整套展示,充分顯示了德國企業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最新進展和實踐落地。事實上,在所有的這些 SaaS 應用的背後,是 SAP 的工業互聯網 PaaS 平臺實現了不同 SaaS 應用的互通。正如即便買來所有的汽車零部件(奔馳的傳動、寶馬的發動機、日產的座椅、豐田的變速箱…),也不可能裝配成一臺汽車一樣,在工業軟件世界,統一的規劃設計、數據主線的打通、與不斷變化的業務的匹配,永遠是實驗室系統邁向實用階段不可逾越的關鍵。SAP 的端到端的業務系統和 PaaS 平臺,將為廣大企業快速建立實用的工業互聯網,以及與其他合作夥伴的合作,提供一個堅實可靠的骨幹。

最後感謝展臺上來自 SAP 中國和 SAP 研究院的四位專家的大力支持。

技術分享圖片

▲筆者和展臺上四位SAP方案介紹專家一起合影

漢諾威現場直擊 | 端到端的工業互聯網整合展示的七大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