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還在叫苦連天?這12家公司在2018年活得勇猛精進
作者:吳曉波
90%的人在埋怨巨集觀經濟,但是90%倒下去的企業跟巨集觀經濟一點關係都沒有。
——馬雲
剛剛過去的2018年,對於很多公司而言,無疑是艱難歲月。
但也有些公司,在2018年逆勢而起,大步向前。
都有誰呢?小巴將它們分成三類:1.頭角崢嶸型,2.更上層樓型,3.江湖傳說型。
頭角崢嶸是指,企業在2018年成為新晉獨角獸(估值超過10億美元)。
更上層樓是指,企業在2018年市值/估值翻倍。
江湖傳說,就是江湖傳說,“普通→稀有→史詩→傳說”的那個傳說。
讓我們依次來看看。
頭角崢嶸型
一家創業公司要走過多少路,才能成為獨角獸?
CBInsight持續追蹤了1119家拿到種子輪融資的美國創業公司,截至2018年9月,其中534家後來拿到了A輪融資,335家再後來拿到了B輪融資,172家拿到了C輪融資……
(點選放大觀看)
只有12家最終成為獨角獸,概率為1.07%。(那些沒往下走的企業倒不是都死了,有些停在某一規模上不再融資,有些被吞併了,等等)
注意,這還是從種子輪開始追蹤,如果把分母改成所有新註冊的創業公司,成為獨角獸的概率又有多小,大家可以估量一下。
然後,這個數字換在中國,換在2018年的中國,概率又有幾何,大家可以猜想一下。
——所以,能在2018年成為獨角獸的中國公司,哪怕有些曝出過負面新聞,相比於其他公司,也算活得很滋潤了。
據PitchBook統計,2018年全球共有97家新晉獨角獸,其中22家來自中國,它們分別是:
有6家企業在2018年融資不止一輪,有2家企業在躋身獨角獸不久後上市(然後市值雙雙跌破最後一輪融資時的估值),小巴挑選幾家來講講。
1.瑞幸咖啡
2017年10月,瑞幸咖啡誕生。2018年2月,瑞幸CEO錢治亞發話,要在5月底前開店500家,一時業界譁然。
彼時,行業老大星巴克在華擁有2936家門店,正以每年500家新店的速度擴張;行業老二Costa在華約有420家門店,計劃在2022年之前內達到700家……
瑞幸這是什麼打法?!
美國品牌和英國品牌沒見識過,但親歷過千團大戰、外賣大戰、打車大戰、單車大戰的中國消費者早已司空見慣。
到了5月,錢治亞宣佈525家門店將在月底前營業。9月初,瑞幸已開店1000家。聖誕節那天,第2000家門店營業……
於是,目前,江湖排行就成了這樣:
不僅如此,在星巴克和阿里宣佈戰略合作之後,瑞幸咖啡隨即與騰訊達成戰略合作,拉上巨頭,戰火從線下燒到線上。
2019年初,瑞幸又公佈了今年目標:新建2500家門店,年底總數超4500家,在門店和消費杯量上全面超越星巴克——換作一年之前,簡直痴人說夢,而如今看來,卻沒什麼不可能。
當然,如此神速的擴張不是沒有代價的。2018年前三季度,瑞幸咖啡銷售收入3.75億,淨虧損8.57億,引來不少擔憂。畢竟,在燒錢這條路上,小黃車前鑑不遠。
在星巴克早年,也有過一段快速擴張的時期,後來傳奇CEO舒爾茨如此回顧:“關於增長,我們體驗得太深刻了。這是一種策略。但當無紀律的增長成為星巴克的戰略時,我們迷失了方向。”
這句話送給瑞幸,希望他們走得既快且穩。
2.遊俠汽車、小鵬汽車
如吳老師在年終秀所說,汽車行業確實來到了拐點時期。
2018年,中國汽車產銷量整體停滯(全年資料未出,從1-11月資料來看,大概率是同比微降),卻有許多汽車相關行業的公司成了新獨角獸:
智慧電動汽車製造商——遊俠、小鵬;
新能源汽車出行服務企業——曹操專車;
汽車養護服務平臺——途虎養車;
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menta。
其中,造車新勢力遊俠和小鵬,分別在2018年收穫了2輪和3輪融資,資本寒冬中,它們仍然被看好。當然這也說明,網際網路汽車是一個更燒錢的行當。
然而量產還是難上加難。作為製造業的皇冠,汽車行業依舊是最難由外向內攻佔的一個堡壘——但所有人都盼著這一天。
3.位元大陸
2018年,比特幣跌幅接近80%,從最高點17000美元一直掉到年末的3700美元,成為全年敗家資產之首。
然而,礦機制造商位元大陸(市場佔有率74.5%)卻是營收、利潤、估值大漲,計劃上市。
資料來源:位元大陸招股書
2018年上半年,位元大陸售出礦機256萬臺——放到上半年國內手機銷量榜裡,都能排名第十;其中比特幣礦機平均售價767美元——略高於蘋果手機平均售價,其他貨幣礦機平均售價1553美元。
這似乎又是一個在淘金潮中賣牛仔褲致富的故事。
如此類比,位元大陸大概不太同意,他們自定義是一家晶片設計研發公司——加密貨幣礦機的核心技術是ASIC晶片。
同時,位元大陸自身也是最大的礦工,旗下兩大礦池BTC.com和螞蟻礦池的算力目前位列世界第一和第二,2018年佔據全網算力的36%。
不過,2018年下半年數字貨幣全線貶值,大量持幣的位元大陸恐怕損失慘重。根據招股書資訊,截至2018年3月底,位元大陸持有比特幣2.2萬枚,BCH102萬枚,萊特幣93萬枚等等;截至6月底,加密貨幣資產佔其總資產的28%。
但熊市對於位元大陸來說,也無非是“本來可以賺得更多”,他們在官網打出口號:不屯幣,何以跨熊牛?
更上層樓型
2018年,沒有哪塊資本市場能夠獨善其身。
上證綜指下跌24.59%,深圳成指下跌34.42%,創業板指下跌28.65%,香港恆生指數下跌13.61%,美股三大股指均下跌5%左右,成為2008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年。
2018年,共有17家獨角獸赴港或赴美上市,其中16家隨後破發,僅虎牙直播一家倖免;其中8家的年底市值,反而低於上市前最後一輪融資的估值。
雖說市值、估值無法代表一切,但在這樣的年景裡,能實現市值/估值翻倍的,都是異數。我們按不同市場逐一來看:
1. 中石科技
在A股,有且只有創業板中石科技一家,年度漲幅超過100%。(不算2018年年內上市的公司)
資料來源:Wind資訊
這是一家生產導熱材料、EMI遮蔽材料和電源濾波器的小企業,是華為、愛立信、諾基亞、中興的供應商,蘋果、三星的供應商的供應商。
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盈利增長215%-245%,業績不俗,加上5G概念助推,加上次新股因素,實現了這樣的A股罕見漲幅。
2. 恆大健康
在港股,漲幅最高的企業或是大家不熟悉,或是外國企業的香港預託證券,倒有一家值得一提——恆大健康。
2018年,恆大健康市值上升622.94億港元,在港股排名第二;漲幅233%,在港股排名第十二。
至於股價暴漲的核心原因,與其說是大健康產業佈局成功,不如說是賈躍亭FF(法拉第未來)的現實扭曲力場。
2018年6月25日,恆大健康宣佈入主FF,股票隨即步入上升通道。8月初,恆大法拉利未來正式揭牌,股價更是飆升,市值累積漲幅超過恆大投資金額的10倍。
而後風雲突變,雙方鬧翻,股價又時起時落。就在2018年最後一天,恆大健康與FF達成協議宣告和解,股價再次逆勢暴漲。
一時分不清誰為刀俎、誰為魚肉、誰為韭菜。
3. 能發偉業、安高盟、橡果國際
在美股,有三家中概股漲幅超過100%。
能發偉業,漲幅1427.30%。
安高盟,漲幅323.17%。
橡果國際,漲幅131.69%。
資料來源:騰訊證券整理
不是新股就是妖股,不做評論。
4. 螞蟻金服、位元組跳動
除了上市企業,2018年還有兩家超級獨角獸的估值翻了一番,它們既是中國最大的兩隻獨角獸,也是今年中國(乃至全球)融資金額最高的兩家公司。
資料來源:騰訊科技整理
螞蟻金服,支付寶母公司,完成融資140億美元,估值1500億美元,上一輪融資時估值750億美元。
位元組跳動,今日頭條、抖音母公司,完成融資40億美元,估值750億美元,上一輪融資時估值不到300億美元。
支付寶,一款已經而且仍將改變中國的金融應用。
抖音,可能是海外最受歡迎的一款中國應用。
顯然,這等體量的公司,已經不是一個國家、一款應用所能概括了。螞蟻金服在和東南亞多國的移動支付公司合作,而位元組跳動也將涉足金融與電商。
兩家公司,預計都將在2019年上市。
江湖傳說型
這一部分留給華為,它實在難以歸類,所以取了這麼個名字。
2018年末,華為遇到了一些小風波,高管被扣押,被“五眼聯盟”封殺,但這都不影響華為在去年的成績。
2018年,華為營收1085億美元,同比增長21%,而且已經至少拿下了26份5G商用合同,位居全球之首。
如果說前文提到的那些企業,是由於行業趨勢、資本運作、產品創新能力等原因在2018年順風順水的話,那麼華為的原因就是——強,技術實力支撐下的強大。
2017年,華為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裝置商。2018年,華為5G SEP專利(標準必要專利,意味著技術或商業上沒有其他可替代方案)數量全球第二,僅次於三星。
任何一家運營商想拒絕華為,都要掂量掂量可行性。
2019年初,歐盟公佈了一年一度的全球企業研發投入排行榜,前50名裡只有一家中國企業——華為,排名第五。
靠什麼跨越寒冬?華為給出了最令人信服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