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與企業微信拓寬“企業社交”邊
2019微信公開課PRO又將如約而至。
2018年10月,馬化騰曾表示,伴隨數字化程序,移動網際網路的主戰場正在向下半場的產業網際網路方向發展。騰訊也將紮根消費網際網路,擁抱產業網際網路。
此前,騰訊進行了7年來最大的組織架構調整,下定決心全面To B。今年的微信公開課PRO,與微信打通後的企業微信成為騰訊To B的另一亮點。
與微信互通
企業微信的成績單十分耀眼——註冊企業數達150萬家,活躍使用者數3000萬,已經滲透到50多個行業,其中,中國500強企業裡已經有80%開通了企業微信。
而坐擁10億月活的微信,是個極其重要的流量重鎮。2018年,企業微信與微信訊息互通正式開放內測,相當於在微信上為企業打開了另一扇門。連線上了微信的生態,就是幫助企業連線更多的客戶、合作方、供應鏈條,這是帶有實質性的改變。
海大集團有1萬多名員工,目前已有89%的員工都在企業微信辦公。公司與員工實現了高效連線,比如回執資訊、一鍵審批等,可以實時檢視審批進度。集團的4000多名業務人員,使用企業微信後,他們就可以和130萬養殖戶發信息,快速提供飼料、養殖技術等服務,實現真正的“無感”切換。
而對海大集團本身而言,企業微信與微信的互通,可以保證大量的客戶資源都沉澱在企業微信中,不受員工流動性的影響,在他離職時,後臺許可權一關,也保護了企業資訊保安。
長安汽車通過企業微信接上千家經銷商,長安汽車將上下游的問題反饋處理時間從原來的平均2.13天縮短至0.13天,效率提升了15.38倍,直接解決了企業上下游溝通與協作的問題。
而企業微信也讓公司更“省錢了”。2018年11月,官方資料釋出:約半數的企業運營企業微信年成本只在1萬以下,71.31%的企業運營人數僅需不到5人,企業微信為企業降低了數字化成本,提供高效的計算能力。
如此低成本、更高效的數字化路徑,怕不是要搶了很多人的飯碗?
供應商不在企業微信上
在建立了企業和外部的強連線後,微信支付、小程式等關節隨之打通。企業號和企業微信連線只是第一步。而企業微信與微信和小程式的連線,才是真正的“核武器”。以網紅茶飲品牌喜茶為例,企業微信負責人描述了這樣一個場景:
“比如我是喜茶的CEO,我有個訂單系統。你是給我供‘珍珠’的,是我很重要的一個供貨商,你並沒有在企業微信裡。但是我可以把我訂單系統通過小程式發到你的個人微信裡頭,你在裡面可以去輸入,可以去追蹤物流,可以去做很多的事情,甚至可以完成最後的B2B的支付,這就是非常典型的數字化系統。”
微信與企業微信這一“強連線”,已經將企業內外的資訊孤島從內到外,從企業到員工,從TO C端的客戶到TO B端的上下游企業,真正連線了起來。
2018年4月,馬化騰曾在中國“網際網路+”數字峰會上,以“一個目標、三種角色、五個領域、七個工具”形容騰訊的定位,其中七個工具就包括公眾號、小程式、微信支付、社交廣告、企業微信、ABC(大資料、AI、雲端計算)還有安全工具。
“在這七個工具裡,企業微信屬於承上啟下的角色,我們希望將騰訊整個社會化的能力和工具,與大家的需求融合,一起來助力各個企業。”盧青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