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產品經理的進階之路
這篇文章更多的是面對非初級的資料產品經理。產品經理過了初級的階段後,整個壓力,會變得完全不同,現有市場環境下,大部分中級的資料產品經理,幾乎就是公司裡最懂的那個人。
前幾天有一個pm和我交流了一些問題,她剛好完整的做了一年半的搜尋和推薦的pm,現在跳槽到另一家公司,在演算法策略優化層面,相對技巧成熟,但是希望能夠在複雜的團隊環境中,有更好的主導權,以及產品能力上有質的突破。
我覺得這些問題提問的都非常好,所以就把我的回答整理記錄下來。這裡面寫的每一條,背後都是產品的例子,但是不能在公開場合寫出來,做事方式和理論確實是真的。
問1、如何和演算法打交道,(並且更好的發揮自己產品經理的作用 )
這是工作幾年後的資料pm最主要的問題。我見過很多pm就是因為受不了演算法工程師的強勢而離職的。和演算法rd的團隊配合,要比和功能rd的團隊配合,難得多,因為演算法是黑盒的。
正常一個團隊最開始,都是演算法rd搭建起來的,而且演算法人員要更專注一些,更深入。這個時候配合就好,做好pm應該做的演算法評估和驗收即可。
但是單純的演算法優化,在最開始的時候,能翻幾倍,但是優化半年後,再翻倍就會很難。那個時候,流量變現效率,就要用到很多種手段。產品經理做事,建議從產品、資料、資源等多方面來考慮,需要提供更多的業務思維,才能共同把公司資源變現效率提升。特別是一箇中級以上的產品經理,能夠給專案的效果提升帶來非常大的影響。
舉個例子,初級的pm,對資料多維度分析,是希望看哪部分使用者有問題,可以做演算法或者規則上的優化,但是中高階的pm,看到問題後,解決方案不僅是演算法,也可能是產品形態,也可能是商業模式。比如 ofollow,noindex" target="_blank">推薦系統的產品設計--廣告系統也可以借鑑
如下幾點,都是我們親測有效的,對一個產品經理來說,階段是逐漸遞進的。
1、 人工標註。用人工去看資料,會得到非常多細緻的結論,可以校驗和輔助演算法。
2、比如要從不同的資料分析的維度去看,從使用者群體。最開始的時候,使用者群體可能是數值型的,點選率、pv等,慢慢的,就會變成場景型。在數值型的階段,可能各個部門的人都會看資料,但是 到了場景型的階段,就需要加進去很多業務的思維了,這個時候就進入了pm的主場 。
3、 比如平臺型的演算法,往精細做,可能會考慮分流量來做,除了基礎的市場容量資料外, 每一種流量背後,公司能拿到什麼樣的資源支援,競爭關係,都會影響先做哪一部分。
4、比如產品形態的變化,也會影響。淘寶當年對不同類目的搜尋結果頁的圖片都是處理過的,有的展示大圖片,有的類目展示小圖片。所以標紅加粗變大等,都是能夠直接影響使用者點選的。(見一篇老文章:)最近也發現頭條對資訊流的形式,也做了變化,
5、產品功能的變化。一個產品,有時候多加一兩個頁面,可能收入的整體效果就翻倍了。所以要對使用者流程研究,對每一種變現方式做計算, 才能知道究竟掙錢的地方在哪個環節。提前想的不一定對。最開始看到一個競品,會覺得為什麼要多做這麼一個頁面,對使用者體驗的提升沒有很大,可是當走訪了一段時間業內人士,才發現那就是最掙錢的頁面。
我們做的時候,錢是真的一筆一筆的算出來,才在最後確定了產品功能。
實際上產品經理優化演算法上的時候,只有一兩年,過了這一兩年,再看演算法,很容易發現問題,但是,公司也不會讓你花時間在這個方面了。畢竟,一個在公司兩年以上的產品經理,對各個部門的資源和能力都很瞭解,能夠串起來想事情,給公司帶來的效益會發生質的變化。
問2、如果在非資料產品團隊,比如在技術團隊、運營團隊、產品團隊,會有什麼影響。
答:非專業的團隊,做起來會累很多,而且很可能影響到晉升,因為領導不能非常瞭解你的每一步需要付出的成本。
所以需要跟領導的溝通要多,要經常講述專案的目標,得到的結果,團隊的成績。
另外就是跟其他的同事配合,實際上領導是什麼出身,那個方向的同事基本上就會更核心。
但是也有一個好處,就 是這塊地是空的,可以跑馬圈地。如果這個方向只有你自己,就可以挑一些收益更高,或者價效比更高的方向來做。
問3:我之前也經常會在產品設計上,提出意見,因為產品經理想聽資料的意見。但是他們都是聽一聽就好了,也不會去做。
答:如果你是私下給這個產品經理資料和建議,是對他的幫助,但是如果是在整個會上,會損傷他的權威。另外,一個產品經理要綜合考慮,基於資料的,只是一方面。 協調技術、運營、商務和上下級,都是相對可以講利益的。只有協調同級產品經理,是講人心的。所以會有一個專案onwer的概念。
如果像我在上面所說,一個pm會有很多辦法,去提升效果。那麼在產品形態上有什麼新的思路,而團隊中又沒有這個方向的pm,去跟你的leader講。
實際上每個做領導的,手上都有很多他看好事情,但是或者上級不看好他想推,或者下面的人能力不夠,之類的,所以如果有人冒出來,他會很開心。
在外界條件不變的情況下,leader肯定希望能夠分配給你你喜歡做的事情。
即使你這次講的不對,或者時機不成熟,你的leader也會知道你在這個方向做了準備。
最差的話,你可以得到一個好的印象。他會覺得你的思路很活,眼界很開闊,也會逐漸更信任你。
一個pm重要的是不斷的思考和深入討論,這個過程總歸有提升。
問4:我現在可以應對產品開發過程當中的優化,但是還是想進一步提升,可以做到更上一層,比如現在是我的領導告訴我要優化哪個方向,但是以後我想自己可以做決定。
答:自己多練習整套方案,然後如果覺得自己準備好了,就找機會拿出來跟leader溝通。
思維都需要不斷的練習,我覺得比較好一個工具,是產品畫布。
產品畫布能清楚的展示一個產品所需的全部考慮: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公司內外合作的資源、公司需要付出的成本和收益等。但是, 每個產品經理階段不同,考慮的畫布上的點是不同的。哪個模組你考慮的少,說明那個模組,是你現在的能力所欠缺的,也是你需要重點提升的。
其實產品畫布是很早之前接觸了。產品經理最開始之前考慮的更多是在核心競爭力上,那個時候可能用的更多是左上角。但是逐漸,可能會挪到右下角,作為產品,能否給公司掙到錢。也可能,是在中間,公司內部團隊、對外合作公司,哪些是可以用於借力的。

作者簡介:躍盟科技 資料產品經理。主攻人工智慧、計算廣告、品牌營銷、內容營銷;
微信:276982689.
有將近500人的資料產品經理的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