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的失業浪潮即將來臨
從 2007 年建部落格寫 SEO 知識,啟蒙了一批網路運營和推廣的從業者;到 2011 年建部落格寫產品經理知識,又啟蒙了一批產品經理的從業者。啟蒙了那麼多人入行,昨天的「教師節」卻沒人給我發個紅包。好傷心,不開森。所以我要報復大家,今天給大家送一波負能量。

左:一則十年前關於我的新聞
右:發到朋友圈之後收到的一位回覆
由於人們的生活、休閒的時間、社會的資源、投行的資本等等各個方面條件都在往科技行業傾斜,所以三百六十行,行行轉 IT 。但是現在對於新進入 IT 的新人來說,有個很不幸的訊息,就是線上紅利已經沒了。當然這個行業不會走下坡路,它會越來越牛逼,但沒有了紅利,前面又排了太多人,你是新人就機會很少了。IT 行業已經是個傳統行業了。
中途轉行進來?抱歉,沒戲了
現在一線網際網路公司的 Leader 基本上都是 90 後了,如果你三十多歲從傳統行業公司出來,想進網際網路公司但又當不上總監崗以上的話,基本就不會要你了。沒有人想要管理一個比自己大 8 歲的人,你的知識結構是落伍的。
表面上看你有十多年的工作經驗,實際上你的工作經驗完全來自一個更落後的體系,那這個經驗就是不值錢的,而且是時間越長越不值錢,因為時間越長越落後。這也是中年危機的原因。
年紀輕輕就進來?抱歉,也沒戲了
年輕人總覺得人定勝天,幹不成是因為不夠努力;到了中年你會發現,其實是你從能力到資源都真的不行。靠天賦吃飯比靠努力吃飯容易太多。有些事你努過力之後,才會知道天賦有多重要,因為有些事情不是你努力就能達到的,你沒這個天賦!
很多產品經理對“創新”有非常強的執念,致使他分不清什麼是“抄襲”,什麼是“創新”,外加上對自己的職業階段目標沒有明確規劃,一上手就什麼都想,間接的就導致了工作價值的失衡了。
95%的產品經理,工作內容就是“抄襲”,通過不斷地做大量相關瀏覽、梳理、歸納、總結,同時牢記自己的基本盤和核心價值,保證使用者的體驗鏈每一環都不被損害或忽視、且從頭到尾銜接自然,這樣才能把產品“抄襲”得省力、高效。
“什麼是抄襲、什麼是創新”這是另一個話題了,暫且不談。單從上一段話中就能看出,很多人搞不清自己的職業階段和當前階段應該掌握什麼,並且絕大多數人在職場中是遇不到好領導好導師的,你又不是天縱奇才,又沒有引路人,自己又看不清方向,瞎折騰幾年,你什麼積累都沒有,乾著急。著急沒關係,就怕著急的時候又有罪惡感,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什麼,總不能無所事事吧。可能也許你做點什麼比無所事事對世界的危害更大呢。
已經入行成功了?抱歉,還是沒戲了
人在進入社會後,應該至少每 5 年上一個臺階,如果沒上,肯定是方向出問題了。大部分人只能看到眼前的安逸,現在還有穩定的工作、有工資、有女朋友。你有的別人遲早也會有,比你的還好。人永遠不可能穩定。
且不說國家政策的影響(個稅、社保、投資稅等改革),經濟環境的影響(裁員潮 ),就是產業內的競爭也時刻在降低你的競爭力。每上一個臺階,相應的崗位數量就會成倍數減少,競爭人數成倍數增加。你在逐年下降競爭力,又在逐年增加不穩定風險,這是被動的環境,老天定的,你沒轍。
隨著年齡增長和家庭建立,很多人的作息也固化了,基本上就是早睡早起、健康作息,最好下班回來吃完了就睡覺。這樣你就沒有時間思考真正深度的東西了,你所有最好的青春和精力都獻給了白天的扯皮。我沒見過哪個優秀人才是早睡早起的。你的作息都如此平庸,怎麼可能傑出。
不進則退,你不上一個臺階,下面更年輕的人就上來了,逼著你下崗。你再勤勤懇懇的也沒用,你要不提升自己,升不上去就等著失業。你是領工資的,勤勤懇懇是你的本份,你要想升上去,就要提供額外價值!
不僅沒戲,家裡人還不理解
父母那代人其實很難理解你現在的“累”的,他們理解的累應該是幹農活、工廠做工,而不是你這種看不見的,身體上的、精神上的、人際關係上的、面對未來那種無力感。
我們這個時代的人,不能像上一個時代的人一樣,生活在單一指標裡,比如有房有錢。我們的幸福感來源於多維度、來源於更精細的體驗感。幸福感來源於我們感知能力的培養,而不是滿足貪婪和對於物質的佔有。
一旦你失業,經濟就失衡,原本的幸福組成元素也會失衡。年齡大了,再就業就更難了(崗位就那麼多,中國人口更多,你一箇中年人怎麼跟年輕人競爭,要體力沒體力,要活力沒活力)。你和伴侶組成的新家庭也會隨之出現危機,上有老下有小,看你怎麼辦?別說白頭偕老了,你可能白頭髮還沒長出來,就已經全禿了。
所以,你連最後的港灣“家”都沒法讓你安心。
產品經理的失業浪潮即將來臨
2011 年中國政府釋出“十二五”規劃,明確指出加快發展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同年中國成立了多家移動網際網路投資基金,從此中國移動網際網路開始快速發展。隨著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網際網路公司的崗位職責也越來越細化,於是催生和催促了“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
2011 年也是我建部落格開始寫“產品經理”職業知識的時候,距今也七年了。俗話說「三年之痛,七年之癢」,現在是時候迎來第一批產品經理失業浪潮了。
看完這些,今天還有心情上班嗎?